中国人是否有一个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_情绪和情感论文

中国人有没有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神经质论文,人格论文,独立论文,中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神经质这一术语原本反映的是神经症性的,疑病的、歇斯底里的疾病,其性质与原因是神经上的非正常状态,它们属于情绪障碍,在正常体质的人身上则没有或者很少[1]。H.J.Eysenck发现情绪性、稳定性,自我强度、焦虑,驱力等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都是同一种被称之为神经质(neuroticism)的东西,并认为这个维度与精神疾病没有必然的关系。Eysenck的神经质人格维度是三个“超级因素”之一(另外两个是外向性和精神质),包括焦虑、抑郁,罪恶感、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和喜怒无常等人格特质[2][3],主要由遗传决定,具有跨时间[3]与跨文化[4]的一致性。

R.B.Cattell考察了大量来自不同方面的关于人格的信息,确定了16种基本特质,并且于1949年发表了第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其中与神经质有关的因素包括:①稳定性,其特征是沉静、情绪稳定或不稳定、易激惹。得分低的人表现为情绪激动,易烦恼,称为低自我力量(low ego strength);得分高的人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称高自我力量(high ego strength);②敢为性,其特征是胆大冒险或退缩犹豫。得分低的人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称为威胁反应性(threctia,or threat reactivity);得分高的人冒险敢为,少有顾虑,称为副交感免疫性(parmic,orparasympatheticimmunity);③忧虑性,其特征是不安与焦虑或自信与满足。得分低的人通常安详沉着,称为信念把握(assurance);得分高的人忧虑抑郁,烦恼自忧,称为易于内疚(guilt-proneness)[5]。

人格大五因素模型对神经质的界定最系统,把神经质(N因素)看作是“人格量表中最具渗透性的维度”,反映个体适应、情绪稳定性或不适应、神经质的程度[6]。N因素的本质特征即体验消极情感(如恐惧、沮丧、困窘、愤怒、内疚及厌恶等)的一般倾向。高分者不仅更容易体验心理上的困扰,而且有更多非理性观念,难以控制冲动,并且对应激的应付能力较差。测量“大五”人格模型的量表-NEO PI-R所界定的N因素包括六个层面(facet),即:N1-焦虑(Anxiety),即担心、恐惧、紧张、敏感等;N2-愤怒/敌意(Anget/Hostitity),即愤怒及其相关情绪;N3-抑郁(Depression),即正常人体验的抑郁情感;N4-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即羞耻、困窘和不自然;N5-冲动(Compulsive),即对欲望的控制能力差;及N6-脆弱(——),即对应激的敏感和无助反应等[7]。

国内人格领域几乎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神经质”概念。然而,随着跨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文化与心理过程和人格维度的关系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8]。按照西方“大五”人格模型的建立程序,通过对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评定建构的中国人人格七因素结构,与西方的“大五”模型(人格结构由外向性、神经质、愉悦性、公正严谨性和开放性等五个维度构成)存在显著的差异[9][10][11][12]。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包括外向性(WX)、善良(SL)、行事风格(XF)、才干(CG)、情绪性(QX)、人际关系(RG)和处世态度(CT),每一个因素分别包括2~3个小因素,共18个小因素。与西方的N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情绪性”(QX)维度,包括耐性(QX1)和爽直(QX2)两个小因素。然而,“耐性”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事和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稳重、心平气和、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特点,而“爽直”则是心直口快、直来直去、难以控制情绪反应的特点。而NEO PI-R的N因素则主要反映的是个体一般性的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爽直”与“冲动”和“脆弱、敏感”这两个层面比较相似,而“耐性”与“焦虑”“抑郁”“愤怒、敌意”和“自我意识”也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同时,根据中国被试对NEO PI-R所有项目的评定进行的因素分析表明,NEO PI-R的项目没有再现西方文化中的“大五”因素结构,而是重新组合为类似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个维度,并且N因素中的项目也像其他四个维度一样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因素中去[13]。对EPQ-RS[14]项目的因素分析也没有重现其四因素结构(即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和社会赞许性),而是重新组合成为五个因素,原量表中属于神经质维度的绝大部分项目与外向性和精神质维度的项目共同组成了“忧虑紧张”因素,也有少部分项目与外向性和社会赞许性维度的项目组成了“主动热情”因素。而且忧虑紧张因素主要由N因素的项目组成,与N的相关也达到0.90,但与E的相关也达到-0.54[15]。CPAI[16][17]中情绪性(EMO)量表的分数与QZPS情绪性(QX)维度中的耐性小因素的相关很高(r=0.62),与爽直小因素的相关则比较低(r=0.26),但却与乐观(WX3)和严谨(XF1)的相关在0.40以上,与诚信(SL1)、决断(CG1)、坚韧(CG2)、机敏(CG3)、宽和(RG1)等小因素的相关在0.30以上。

相对而言,N因素是相对比较综合但也是比较单一的人格维度,主要反映个体的情绪反应特点,属于个体比较稳定的和单纯的情绪性反应的倾向。虽然西方的其他人格维度中也包含一部分与情绪反应有关的内容(如NEO PI-R中外向性的“积极情绪”层面),但作为一般性的情绪稳定性特点主要集中在N因素。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则没有单独的情绪反应方面的维度。在QZPS中被命名为“情绪性”(QX)的维度从内容来看属于个体行事和为人方面的情绪特点,与N因素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仔细比较两个概念的内涵就可以发现,N因素所包含的内容与QZPS中其他人格维度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中国被试同时完成了测量“大五”人格结构的NEO PI-R和测量中国人人格结构的QZPS[11][12]量表,结果表明,“大五”中的N因素不仅与QZPS的情绪性(QX)存在明显的相关,而且与QZPS的WX,SL,XF,CG,RG以及CT等其余六个维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1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似乎中国人并没有独立的N因素,而且N因素的内容实际上是散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不同维度之中的。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N因素的内涵及其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关系。首先,通过对NEO PI-R中的N因素项目的因素分析,探讨中国人在对神经质维度的内容进行反应时的因素结构;其次,对中国人的N因素的维度与QZPS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合并因素分析,揭示N因素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方法

(一)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是中国人人格量表(OZPS)[12]和NEO PI-R[7]的中文译本。QZPS由180个项目组成,被试对每一个项目做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评定。NEO PI-R由240个项目组成,本研究中只选取了其中测量N因素的部分,共6个层面,48个项目。被试对项目的评定同QZPS。

(二)被试

被试共1332人,其中男性684人,女性620人,28人未注明性别。被试的年龄分布广泛,16岁到25岁之间472人,27到45岁之间580人,46到60岁之间209人,60岁以上65人,15人未注明年龄。其中大学生397人,非大学生875人,职业分布广泛,包括工人、农民、工商业者、军人等等,69人未注明职业。其中20人没有答完所有的问卷项目,全部完成QZPS和NEO PI-R的被试共有1312人。

图1 N因素的五因素结构中项目的载荷量、共通性及其在NEO PI-R中的归属

题号 Ⅰ Ⅱ Ⅲ Ⅳ Ⅴ 共通性 项目归属

141 0.64 0.43

N5

冲动

236 0.58 0.44

N6

脆弱

36

0.57 0.43

N2愤怒/敌意

156 0.50 0.33

N2愤怒/敌意

231 0.42 -0.39

0.35

N5

冲动

96

0.37 0.26

N2愤怒/敌意

201 -0.46 0.37

N5

冲动

66 -0.60 0.42

N2愤怒/敌意

136 0.62

0.42

N4 自我意识

191 0.55

0.41

N3

抑郁

151 0.54

0.31

N1

焦虑

221 0.50

0.31

N3

抑郁

161 0.480.40

0.42

N3

抑郁

41 0.46

0.35

N3

抑郁

146 0.45

0.33

N6

脆弱

216 0.39

0.33

N2愤怒/敌意

186 -0.36

0.38

0.33

N2愤怒/敌意

16 0.47

0.25

N4 自我意识

31 0.46

0.33

N1

焦虑

26 0.45

0.33

N6

脆弱

86 0.42

0.44

N6

脆弱

76 0.41

0.32

N4 自我意识

166-0.41

0.19

N4 自我意识

106-0.42

0.20

N4 自我意识

181-0.45

0.25

N1

焦虑

61 -0.490.37

0.42

N1

焦虑

46 -0.56

0.34

N4 自我意识

101 0.53

0.38

N3

抑郁

171 0.53

0.31

N5

冲动

6

0.49

0.33

N2愤怒/敌意

196 0.38

0.27

N4 自我意识

131-0.38

0.22

N3抑郁

226-0.46

0.24

N4 自我意识

56 -0.50

0.36

N6脆弱

1

0.56

0.36

N1焦虑

11 0.55

0.45

N3抑郁

71 -0.390.47

0.42

N3抑郁

21 0.46

0.29

N5冲动

121 0.43

0.31

N1焦虑

三、结果

(一)NEO PI-R的Neuroticism维度的主成分分析

将被试对N因素的48个项目的评定转换成标准分数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应该取五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30.50%)进行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和共通性低的9个项目后,余下的39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大于0.35,共通性大于0.20。五个因素分别解释总方差的7.60%、7.48%、7.44%、6.64%和4.80%,共解释总方差的33.96%。表1列出了五个因素的载荷量、共通性以及各个项目在NEO PI-R中的归属。

表1的结果表明,N因素的结构在中国被试的反应中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的六个层面的结构基本上解体,项目重新组合为五个因素,与原来的六个层面也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因素一到因素五的项目分别来自原来的3个或5个层面。N因素的第一到第五个层面的项目都被分散到三个不同的因素中去,第六个层面的项目则被分散到四个不同的因素中去。

按照项目的内容将五个因素分别命名为:(1)急躁冲动(CN1),由8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体冲动、急躁、性情多变的特点;(2)抑郁自卑(CN2),由9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体自卑、绝望、因能力低而经常忧虑、怨恨的特点;(3)社交焦虑(CN3),由10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体在社交场合笨拙、退缩、无助以及担心和恐惧的特点;(4)愧疚敌意(CN4),由7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体自罪、自责甚至自我惩罚和对他人充满敌意的倾向;(5)忧心忡忡(CN5),由5个项目构成,反映个体寂寞忧郁、烦恼沮丧的特点。

(二)N因素的五个因素与QZPS各因素的相关

表2列出了N因素的五个因素及其总分与QZPS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总体上看,N因素五个因素的总分与QZPS的CG(才干)、WX(外向性)和RG(人际关系)存在很高的负相关,与另外四个人格维度也存在较高的相关,而且与QZPS中的QX(情绪性)维度的相关并不是最高的。CN1(急躁冲动)与SL1(利他)、XF1(严谨)、QX1(耐性)和RG1(宽和)存在较高的负相关,CN2(抑郁自卑)与WX3(乐观)和CGl(决断)存在较高的负相关,CN3(社交焦虑)与WX1(活跃)、WX3(乐观)、CG1(决断)和RG2(热情)存在较高的负相关,CN4(愧疚敌意)与WX2(合群)、WX3(乐观)、SL1(利他)、XF1(严谨)和RG1(宽和)存在较高的负相关,CN5(忧心忡忡)与WX3(乐观)存在较高的负相关。

回归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相关分析的结果。分别以N因素的五个因素及其总分为因变量,以QZPS的18个小因素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小因素(按进入方程的顺序)以及解释变异的百分比(校正)见表3。

图2 N因素五个因素与QZPS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

CN1 CN2 CN3

CN4

CN5

CN 急躁 抑郁 社交 愧疚 忧心

总分 冲动 自卑 焦虑 敌意 忡忡

WX1 活跃 -0.28 0.06-0.21-0.48 -0.02 -0.18

WX2 合群 -0.47-0.32-0.20-0.32 -0.42 -0.31

WX3 乐观 -0.62-0.25-0.41-0.50 -0.44 -0.40

SL1 利他 -0.42-0.45-0.08-0.11 -0.55 -0.31

SL2 诚信 -0.35-0.30-0.14-0.14 -0.39 -0.23

SL3 重感情-0.01-0.06 0.03 0.16 -0.25 0.01

XF1 严谨 -0.45-0.48-0.18-0.17 -0.51 -0.22

XF2 自制 -0.14-0.34 0.08 0.10 -0.27 -0.14

XF3 沉稳 -0.09-0.31 0.08 0.08 -0.18 -0.07

CG1 决断 -0.54-0.11-0.47-0.54 -0.25 -0.22

CG2 坚韧 -0.46-0.30-0.20-0.29 -0.33 -0.31

CG3 机敏 -0.45-0.32-0.15-0.32 -0.34 -0.39

QX1 耐性 -0.55-0.65-0.27-0.27 -0.38 -0.20

QX2 爽直

0.04 0.28 0.05-0.12 -0.04 -0.09

RG1 宽和 -0.44-0.54-0.12-0.09 -0.52 -0.28

RG2 热情 -0.36-0.13-0.22-0.40 -0.14 -0.24

CT1 自信 -0.37-0.27-0.07-0.22 -0.35 -0.36

CT2 淡泊

0.14-0.01 0.13 0.11 0.16 0.07

WX 外向性-0.55-0.18-0.33-0.55 -0.32 -0.35

SL 善良 -0.37-0.39-0.08-0.06 -0.53 -0.26

XF 行事风格 -0.34-0.48-0.05-0.04 -0.45 -0.20

CG 才干 -0.61-0.32-0.38-0.50 -0.30 -0.37

QX 情绪性 0.43 0.60 0.22 0.15 0.27 0.11

RG 人际关系 -0.55-0.52-0.21-0.27 -0.51 -0.35

CT 处世态度 -0.32-0.18-0.11-0.21 -0.32 -0.29

(三)N因素的五个因素与QZPS小因素的合并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N因素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对应关系,将N因素的五个因素与QZPS的18个小因素转换成标准分数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六个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根据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取六个因素进行正交旋转。六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64.18%,因素一到因素六分别解释总方差的14.38%、12.65%、10.96%、9.83%、9.02%和7.38%。表4是六个因素的构成及其载荷量和共通性。

在合并因素分析的六因素结构中,N因素的五个因素分布在第一、第二和第五等三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主要反映个体人际交往中所表现的积极或消极的特点,由QZPS的7个小因素与CN4(愧疚敌意)组成,其中SL1(利他)、SL2(诚信)、SL3(重感情)和RG1(宽和)组成正极,RG2(热情)、CG1(决断)、WX1(活跃)和CN4组成负极,反映的是对他人平静、深厚或表面、活跃的情感和态度,而CN4也就构成了对他人态度的深层和消极的倾向。第二个因素主要反映个体一般性的情.绪状态,由QZPS的WX3(乐观)与CN2(抑郁自卑)和CN3(社交焦虑)分别构成正、负极,反映的是个体积极、乐观或自卑、抑郁、焦虑的特点。第五个因素主要反映个体做事的风格,由QZPS的CG2(坚韧)与CN1(急躁冲动)和CN5(忧心忡忡)分别构成正、负极,反映的是个体做事目标明确、坚持原则,有始有终且持之以恒或容易冲动和放弃目标、忧虑多变的特点。合并因素分析六因素结构中的第三、四、六个因素完全由QZPS的小因素构成,涉及QZPS的情绪性、处世态度和行事风格等三个维度。

图4 N因素的新维度与QZPS的合并因素分析的载荷量和共通性

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六 共通性

SL1 利他 0.720.64

SL2 诚信 0.580.430.63

SL3 重感情0.570.57

RG1 宽和 0.560.50

RG2 热情 -0.500.55

CN4 愧疚敌意 -0.51

-0.480.59

CG1 决断 -0.540.520.66

WX1 活跃 -0.740.77

WX3 乐观 0.650.57

CN3 社交焦虑 -0.71-0.42

0.72

CN2 抑郁自卑 -0.830.73

QX1 耐性 0.800.76

XF3 沉稳 0.570.52

QX2 爽直 -0.860.75

CT1 自信 0.810.69

CG3 机敏 0.590.63

CT2 淡泊 -0.730.59

CG2 坚韧

0.520.43

0.56

CN1 急躁冲动 -0.54-0.57

0.77

CN5 忧心忡忡 -0.79

0.67

XF1 严谨

0.60

0.64

XF2 自制

0.42

0.64

WX2 合群 -0.72

0.62

四、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NEO PI-R的N因素项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该人格维度的内容可以由五个因素(CN1-CN5)进行解释,原来的六个层面在项目归属方面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CN1-CN5不仅与QZPS的情绪性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与其他六个维度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合并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CN1-CN5分别与QZPS的外向性(WX1、WX3),善良(SL1、SL2、SL3)、才干(CG1、CG2)和人际关系(RG1、RG2)等四个维度共同组成了三个因素,分别反映的是个体与人相处,做人和做事方面积极或消极情绪的特点。因此,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西方的神经质并非独立的反映情绪稳定性特点的人格维度,它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涉及中国人人格的所有方面,而且,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没有单独的情绪稳定性或神经质维度,这方面的特点被分散到几乎所有的人格维度中。

尽管神经质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格维度,但它所涉及的内容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却都有所体现,只是分属于不同的人格维度而已。相关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神经质主要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外向(WX)、善良(SL)、才干(CG)和人际关系(RG)维度有关。而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这四个维度既有单纯的情绪反应特点(如外向性中的乐观和善良中的重感情小因素),又有本身的修养水平和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如善良中的利他小因素)以及人际交往层面的内容(如人际关系维度),同时还包括个体由于个人才能方面的特点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如才干维度中的决断、坚韧、机敏小因素)。本研究的结果对于科学理解中国人的情绪反应特点,廓清西方的神经质人格维度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人对西方神经质维度项目的反应模式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其原来的结构与含义。从表1可以看出,NEO PI-R的项目重新组合为五个因素(CN1-CN5)后,因素的含义比原来的六个层面在单独的情绪性特点方面有所缓和,有了更多的情境性特点,而且带有更明显的评价色彩,而不仅仅是对情绪状态的描述。相关分析的结果也表明,CN1-CN5不仅与QZPS的情绪性维度有显著的相关,与其他六个维度的相关也是显著的。这说明西方的神经质人格维度在中国人的人格中并没有单独出现,对它们的反应已经被融合到各个人格维度中去。

其次,中国人一向不重视,甚至压制情绪反应,这可能是难以形成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绪反应的限制甚至压制是非常突出的,从养生和道德层面都对情绪反应做出了明确的限制。中医把人的主要情感与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恐五志,分属于心、肝、脾、肺、肾五脏,而人的健康是五志平和或五脏平和的状态。任何强烈的情绪反应都会对五脏产生伤害,需要尽快让情绪回复平和。

情绪平和也是个体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庸的显著特点之一。中庸哲学作为儒学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既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即中庸之道,“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因此应该贯穿于人的情感意志、言行举止以及人我关系之中。儒家哲学把人的情感直接纳入了中庸的规范之中,要求君子要达到忘情(绪),无情(绪)的境界,无论“物情之顺逆,所遇之穷通”,皆应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8]。《尚书,皋陶谟》中所谓的“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父)也是对情绪平和的总体要求。

第三,当一个人做出情绪反应时,人们往往会从情绪的社会和伦理意义上进行解释,而很少从单独的情绪进行解释,于是就出现了同样的情绪反应出现于不同的场合时会被解释为不同的内涵,即中国人的情绪反应实际上会涉及很多的人格维度,而不是单一的维度。传统文化中对情绪的描述更多的是从情绪反应的社会意义,而不是从情绪的直接意义进行的。如《周易》对人情绪反应的描述主要集中在“震卦”和“兑卦”之中,前者描述的是人们对待打雷(可以引申为强烈的、威胁性的刺激)的情绪反应特点,分为“震苏苏”(即全身发抖)“笑言哑哑”(即依旧谈笑自如,嘎嘎不止)和“镇定自若”(用勺子舀酒都不会洒出一滴)三种类型。这种纯粹的情绪反应特点实际上在描述过程中也体现了相当明显的综合评价色彩,把人的自然情绪反应与行事、态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兑卦”对情绪反应的描述就有了更明显的综合评价特点。兑通悦,根据喜悦产生的不同情境分为“和兑”(即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达到的喜悦)“孚兑”(以役使人达到自悦)“来兑”(用胁迫的手段,强迫他人来取悦自己)“商兑”(在商讨问题的过程中,不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一定要他们服从自己以达到喜悦)和“引兑”(认为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引导大家共同追求和谐喜悦)等五种。可以看出,“兑卦”对喜悦的描述并非其体验,而是侧重于其产生的背景,因而其综合评价性是非常突出的。

综上所述,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没有独立的神经质维度,西方神经质人格维度的内容重要分布在中国人人格的外向性(WX),善良(SL)、才干(CG)和人际关系(RG)等四个维度中,其含义也由单纯的对消极情绪的体验“转换”为对个体与人相处,做人和做事方面积极或消极情绪的特点的描述。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及文化对人格结构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必要性。

标签:;  ;  ;  ;  ;  

中国人是否有一个独立的“神经质”人格维度?_情绪和情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