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电力行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力行业更是得到了显著发展。在电力传输中需要借助配电线路,输配电线路在电力的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输配电线路常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会不可避免的遭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此外,电力系统虽然跟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了十分明显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输配电路使用时间较长,并且没有及时、有效的改良,所以这类输配电路就更容易出现问题或是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如何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维护工作,以期对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
0引言
现如今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进行维护工作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生产及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长期遭受到外界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输配电线路容易出现类似火用电灾、电击等安全事故。而一旦出现此类事故,会对日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及其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城镇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类似瘫痪这样的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用电的数量和安全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为了使用电客户的要求得到满足,把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维护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有关电力科技的必由之路。
1进行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的意义
输配电线路是电力公司将电力运输到用电客户的主要载体,一旦输配电线路出现破损等问题,则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会出现相当重大的故障。而输配电线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大多都会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因此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在建设初期就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因素影响。比如,雷电,雨雪、冰雹、大风等恶劣气候会严重影响到输配电线路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有效的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2.输配电线路的设计
2.1输配电线路基本知识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实现电能远距离传输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输配电线路按电压等级分类可以分为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按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按电能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
2.2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
国家电网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线路年运费低,符合总的经济利益;导线在运行中的温度不应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所选定的导线截面必须大于按机械强度所要求的最小截面;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导线截面应按电压条件进行验算。其中,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进行热稳定效验,保证所选导线的最大容许持续电流应该大于该线路在正常或者故障后运行方式下可能通过的最大持续电流;以及进行电压损耗效验,即对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如果电压调整问题不能或者不宜由别的措施解决时,可以按照允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
2.3避雷线的选择
为了保障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避免遭受雷电威胁,在设计初期应该对避雷线进行优化选择。其中,国家电网对于各级电压线路架设避雷线均由以下几项规定:(1)330-500KV应沿全线架设双避雷线;(2)220KV应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山区需架设双避雷线;(2)110KV线路一般应沿全线架设避雷线;(3)60KV线路,负荷重要且所经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0以上的地区宜沿全线架设避雷线;(4)35KV及以下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
2.4线路设计用气象条件
风速、覆冰厚度和气温分别为设计用气象条件的三要素,下面分别探讨不同因素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
2.4.1风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
风对输配电线路的影响具体如下:(1)风吹在导线、杆塔及其附件上,易增加导线和杆塔的荷载;(2)导线在由风引起的垂直线路方向的荷载作用下,将偏离无风时的铅锤直面,从而改变了带点导线与横担、杆塔等接地部件的距离,从而增加安全隐患;(3)导线在稳定微风作用下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振动,在稳定的中速风中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舞动,振动和舞动都会危及线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覆冰厚度
输电线路覆冰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有一定威胁,具体表现如下:(1)易导致荷载增大,从而引起断线、连接金属遭受破坏、甚至是倒杆等事故;(2)若覆冰严重,会使导线弧垂明显增大,最终致使导线与被跨物或对地距离过小,从而引起放点闪络事故;(3)不同时脱冰易引起导线跳跃,易引起导线间以及导线与避雷线闪络,从而烧伤导线或避雷线。
2.5气温
气温的变化会引起导线的热胀冷缩,从而影响线路的弧垂和应力。气温越高,导线由于热胀引起的伸长越大,此时,应考虑导线对被交叉跨越物和对地距离需满足一定的要求,反之,气温越低,线长缩短越多,应力增加越多,所以需要考虑导线强度需要满足要求。
3.输配线路的安全施工
为了保证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在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应该保证施工安全。具体要求如下:(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输电干线,采用电缆埋或局部架空敷设。(2)电缆敷设时,其要求如下:1)电缆穿越施工现场建筑物、道路等处,以及引出地面2m或引至地下0.2m处,必须设内壁光滑无毛刺的保护管套,关口应密封;2)电缆与其附近的热力管道的平行距离不得小于2m,交叉距离不得小于1m;3)电缆接头应在保护管内,做到防水、防尘、牢固可靠;4)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采用绝缘可靠固定,严禁用金属落线绑扎,两固定点间距应保证该电缆所承受的荷重,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3)施工现场临时配电干线,架空敷设时,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架设在专用线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或其他易造成电线破损或导电的物体上。(4)现场临时线路架设,应该明确其使用期限,期满必须立即拆除。(5)高层建筑物的临时供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传观引入。垂直敷设的电缆应利用所建工程的竖井、垂直空洞等采用钢制套管保护上,并尽量靠近用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处。水平敷设应沿墙固定,距楼层平面不得少于1.8m。
4.输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的监视与预防
为了保障电缆供电不受外力破坏,需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监视与防护,目前防外力破坏措施主要有巡视监督、居民协助监督、外破交底、宣传等,但是这些措施防外力破坏效果甚微,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不能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外力破坏的潜在因素和行为并实时上报给上级单位,让相关工作者立刻赶赴现场进行补救;不能在外力破坏输电线缆后,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确保国家电力设施的高效安全营运,严厉打击和处理危害国家电力设施安全的外部隐患,我们需要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开巧思维,打造安全、稳定的电力设施保护系统,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新模式。为此,提出外力破坏在线篮视系统,探索可行的输配电线路在线防外力破坏系统技术方法,提供一套高效的监视系统,科学的监督手段。随着电网的发展,除了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电网设备运行管理还需要有一个大格局管理模式,结合输配电网的外破特点,各部口间协调合作,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当地部口的地理区位优势,力争快速有效的保护电力设施,减少相关维护工作者缺乏、外力破坏事件不断发生、部口间沟通不畅等问题,建立可行的输配电线防破坏系统,提供一套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相关单位处理外破事故的执行力,做到在线监控,及时对外事件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外力破坏事件可能存在的安全因素,减少因为外力破坏而产生的事故,进行安全高效的提供电力,对危害电力线路安全的外部损害因素做到 “及时发现、实时监视、限时消除”,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贡献。
5.防止自然因素
一般情况下,输配线电路均建设在自然环境中,相对而言,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输配电线路对安全运行。具体自然因素如下:暴雨、雷击、冰雹、暴雪、大风等。据有效数据显示,外界自然灾害是影响输配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雷电对线路有巨大的破坏力,虽然企业采取了措施,但也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地区。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解决雷电问题。首先,应该适当减小线路杆塔接电阻。大部分电力杆路一般建立在条件艰苦的野外地区,杆塔接地电阻超过了100Ω,严重降低和影响了线路的防雷效果,容易产生雷电绕击和反击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当减小接地电阻,例如采取电路外延接地,降阻剂等方式,从而来实现防止雷击的效果。综上所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工作,因此,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升防范自然灾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有效确保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及后维修保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直接影响我国电网运行的质量。所有供电企业应该积极研究如何有效确保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应该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素质,督促其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当前发展状况,对公司现存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解决。最终得到完善的输配电线路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利用多种防范自然因素措施保证其安全有效运行,从而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并推动国家电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伟.对于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6(09).
[2]李新辉.供电系统配电线路故障识别与检测[J].科技资讯,2015(36)
论文作者:范军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输配电论文; 避雷线论文; 外力论文; 截面论文; 电缆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