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军[1]2001年在《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叁角洲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黄河叁角洲地区环境演变快速而复杂,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海岸线的淤进蚀退。遥感(RS)技术作为一种监测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相结合,对于准确及时地从宏观上研究黄河叁角洲海岸线的动态演变非常有效。基于这一背景,应用RS与GIS技术集成对黄河叁角洲海岸线近期的演变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黄河口治理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黄河叁角洲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本文以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水文统计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对1976年以来黄河叁角洲海岸线的演变开展动态监测研究,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海岸线动态监测研究。在比较两种基于遥感数据的海岸线提取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一般高潮线法提取海岸线,通过GIS迭加分析深入剖析了黄河口地区、钓口河口地区海岸线的演变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海岸线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海岸线动态监测是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2)黄河口来水来沙条件与海岸线演变关系分析。首先对黄河口来水来沙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以动态监测数据为依据,与水文统计资料相结合探讨了黄河口来水来沙与海岸线淤积、侵蚀的关系,最后对未来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与海岸线的演变进行了简要分析。 (3)海岸线叁维模拟显示。根据地图叁维模拟显示原理,生成了黄河叁角洲陆地与近海DEM,并将之与遥感影像相迭合,完成了黄河叁角洲1984年海岸线的模拟显示。 (4)海岸线演变灰色模型的构建。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建立海岸线演变灰色模型,完成了对黄河口、钓口河口海岸线形态的变化预测,反映了黄河叁角洲海岸线的演变趋势。
张淑芹[2]2008年在《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叁角洲海岸蚀淤变化规律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叁角洲是河口海岸带中的典型区域之一,具有丰富的土地、海洋、石油等资源,是山东能源、石油化工和农牧渔基地,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来沙量的减少,黄河叁角洲海岸不断蚀退,滩地高程下降,使海堤、漫水路堤前水深加大,波浪作用加剧,给防护工程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研究黄河叁角洲的蚀淤变化演变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对黄河叁角洲的规划治理,国土整治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研究近代黄河叁角洲海岸蚀淤变化规律为主要内容,综合应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水文统计数据等多源信息,以RS和GIS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以灰色系统理论为研究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建立黄河叁角洲海域的海岸演变趋势灰色预测模型,进而研究黄河叁角洲海岸蚀淤变化规律。论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从等时距灰色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出发,推导出了不等时距GM(1,1)白化模型的响应式,并对传统的灰色模型灰参数求解方法加以改进,从而有效避免了因时间间距不相等、背景值构造不合理等带来的误差,经过试验对比,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2)对1855年以来黄河入海流路的变迁以及黄河叁角洲海岸演变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黄河叁角洲海岸侵蚀与淤积的主要因素:地质构造、黄河来沙量减少、风浪和潮、余流、风暴潮、人类活动、海平面上升等。(3)将平均高潮线定义为海岸线,针对不同的海岸线类型选择不同图像处理方法提取黄河叁角洲海岸线。将黄河口段和刁口段海岸线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分别对其海岸线变化情况进行数学模型分析,预测未来几个年份的海岸线形态变化情况。(4)根据黄河叁角洲飞雁滩油田海域多年实测水深数据,利用GIS软件进行了剖面分析和叁维建模分析,并提取研究区域等深线,最后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分析与预测研究海域水下叁角洲演变趋势。
穆雪男[3]2014年在《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解译和分析天津滨海新区1976年、1984年、1993年、2000年、2006年和2013年近37年的六个年份遥感影像,并结合六个时期的历史资料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分别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不同时期演进过程;岸线变迁的时空规律变化;以及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状况。利用DPSR概念模型,建立了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过程变化影响机制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综合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了解全国围填海分类以及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的海域使用用途,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历史文献资料调查和外业调查,对其围填海利用类型进行了划分。通过天津滨海新区近37年六个年份的遥感影像以及其他用地图、行政区划图在内的社会资源数数据,运用3S技术手段,通过ArcGIS10.0与MapINFO11.0再现了1976年至2013年近37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的演进过程。通过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的演进过程,了解和掌握天津地区淤泥质海岸岸线提取方法,并且得出1976年至2013年近37年间天津滨海新区岸线变迁规律及变化特征。(2)本文结合了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的方式建立了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类型分布图,再现了近37年间的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格局整体特征变化规律,通过选取景观指数,通过景观指数变化规律,了解各个湿地景观类型间的相互关系。(3)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利用DPSR概念模型原理,建立了围填海对岸线与湿地格局及变化影响机制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这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历史数据,通过计算权重与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分析并阐述了围填海、岸线与湿地叁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模型中其他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对建立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综合的优化措施,并对围填海、岸线以及湿地叁个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杨伟[4]2010年在《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多年TM遥感影像和水深数据为信息源,运用GIS、Surfer等技术手段,对TM及MSS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取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信息,包括滩涂面积变化、海岸线与等深线变迁等,并运用动力地貌学方法,以现行河口区为例探讨了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黄河入海水沙的关系。通过对该区域滨海湿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理的研究,可以为该区域的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叁角洲海岸线总的变化趋势是:在现行河口海岸线明显向海淤进,而北部废弃河口岸线则明显侵蚀后退,南部莱州湾地区冲淤幅度不太明显,岸线变化不大。(2)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海岸快速向海淤进,滩涂面积快速增长,1976~1987年滩涂面积呈环状分布;随着滩涂围垦以及油田建设等人类活动的进行,同时清水沟流路发育成熟,河口造陆速率减缓,导致1981~1987年这一时段滩涂面积略有减少;1996年清8出汊,黄河再次改道,新河口迅速淤积,故河口沙嘴冲刷的沉积物南移,使得1998年滩涂面积稍有增长;此后新河口淤积同时老河口侵蚀,再加上人为活动的不断影响,滩涂面积又呈减少之势。(3)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叁角洲北部6m等深线向陆后退幅度大于低潮线,湿地面积略有减少,神仙沟流路处湿地面积比较稳定,现行河口处湿地面积整体向海移动,但面积基本没有变化。至1996年清8出汊前,清水沟南侧6m等深线和低潮线冲淤交替,由于不断接受河口处的泥沙沉积,湿地面积略有增长。至2004年,叁角洲北部废弃岸段海岸线持续后退,水下6m等深线则处于冲淤交替状态,整个湿地范围向陆扩展,面积略有增加。现行河口处海岸线淤进边界大于老河口的向陆后退幅度,6m等深线变化幅度不大,整个清水沟河口区湿地面积变化不大。叁角洲南部莱州湾海区海岸线向陆后退,虽然6m等深线向海淤进幅度较小,但这一区域滨海湿地面积增加。(4)现行河口区滩涂面积与入海沙量相关性较小,其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低潮线至-2m湿地面积与入海沙量的相关性达到0.82,受黄河入海水沙量变化影响较大。1996年10月清8出汊后,老河口区在其沙嘴头部出现侵蚀中心,侵蚀强度由海向岸逐渐增大,并在其沙嘴北侧形成了一个侵蚀深槽;新河口区在其沙嘴前沿出现淤积中心,并在其南北分别形成了一个淤积体,年均堆积速率达lm以上;低潮线至6m等深线滨海湿地冲淤特征显着,在新河口区基本处于淤积中心附近,在老河口区基本处于侵蚀区域,区别在于淤蚀范围及强度。(5)滨海湿地滩涂演变主要受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与固结压实下沉等自然因素影响,低潮线以下区域冲淤变化主要受黄河入海水沙量以及海洋动力因素影响,另外人类活动也已成为影响滨海湿地演变不可忽视的因素。
黄波[5]2015年在《黄河叁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自1964年1月从叁角洲北部刁口河流路入海,于1976年5月改走清水沟流路入海,行水历时12年5个月。刁口河海岸因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海洋动力综合作用、海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及工程建设、生产生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普遍而严重的海岸侵蚀。2014年与1976年相比较,刁口河口门陆地面积共侵蚀了307.56km2,年均侵蚀8.09km2。刁口河入海口门前岸线,在1976-2014年期间蚀退约9.88km,年均蚀退260m。本研究针对黄河叁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问题,通过对历史监测资料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河口泥沙动力学及不等时距灰色模型GM(1,1),以泥沙输移监测数据、遥感影像(Landsat MSS, Landsat TM等,1976-2014年)及不同断面泥沙淤积监测数据为基础信息源,对刁口河流路演变成因及驱动因素、刁口河造陆及海域冲淤动态演变、刁口河岸线动态演变及海洋动力综合作用对刁口河河口泥沙输移的影响,分析刁口河附近海岸蚀退与岸线防护措施相互影响,探求岸滩侵蚀规律及淤蚀平衡剖面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黄河叁角洲刁口河入海流路的管理、岸线防护、黄河口的开发以及叁角洲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黄河刁口河流路整个过程的入海水沙、岸线、海域地形、海洋动力特征等综合分析,探寻黄河河口刁口河海岸侵蚀及其对备用入海流路影响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1964年至1976年刁口河行河河道阶段性特征:改道后一片漫流、支汉无数→归股并汊→单股无汉→重新出汉并发展→改道。2、刁口河流路时期河口及海域冲淤变化特征为:净造陆面积约340km2,年平均造陆约28km2/a。3、刁口河流路停水后口门及海域冲淤变化:刁口河流路附近海岸线由于失去黄河入海泥沙的补给,一直处于不断蚀退过程中,陆地面积不断变小,2014年与1976年相比较,刁口河口门陆地面积共侵蚀了307.56km2,年均侵蚀8.09km2。4、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2015年~2024年10年岸线趋势预测:利用1976年~2014年对CS1~CS8测量的0m等深线起点距量算结果进行套绘,分析淤蚀变化,并根据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0m等深线起点距进行建模,预测的结果是:在不考虑海岸修建海堤的情况下,0m线年均蚀退94.4m,在考虑修建海堤的情况下,海岸不会发生蚀退,会由水平面上的蚀退变为垂直面上的侵蚀,浅海海域水深变深。5、海岸带防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针对黄河叁角洲滩涂现状、海岸防护情况、工农业开发程度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相对脆弱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并以黄河叁角洲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对象,提出了包括物理(焚烧、换土)、化学(萃取、化学氧化)及生物修复等湿地修复技术,对广泛应用于黄河叁角洲的芦苇人工湿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6、黄河叁角洲海岸防护研究:黄河叁角洲的大部分岸段由于缺乏泥沙供给,总体处于不断蚀退的状态,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措施应该通过增加水底摩擦,或者通过在岸外建设防护工程来损耗波浪的动能,减小波浪对海岸的冲击,从而削弱波浪对岸滩的侵蚀。提出可采用的适合于黄河叁角洲海岸防护措施有:海堤、丁坝、离岸堤等工程措施以及人工海滩补沙(即填沙护滩)、生物护岸等措施。7、刁口河附近海岸蚀退及岸线防护措施的选择及其对备用入海流路影响分析:由于海岸蚀退缩短了刁口河河长,增加了比降,对未来刁口河行水产生溯源冲刷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海岸侵蚀加大了海域容沙区域,增加了未来刁口河行河年限。
万红[6]2010年在《基于RS与GIS的黄河叁角洲湿地信息提取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黄河叁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唯一一块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人类开发活动不断加剧,城市建设不断扩展,黄河来水来沙不断减少,加之海水倒灌、侵蚀等诸多因素使得湿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现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叁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对黄河叁角洲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也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利用1992年、1995年、1999年、2004年及2009年五个时相的Landsat TM影像,采用人工目视判读与决策树分类法、纹理分析、相关指数相结合的分层分类法,提取出黄河叁角洲各个湿地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对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明确驱动力因素;最后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湿地各景观格局进行预测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以分层分类法为主,并结合决策树分类法、纹理分析以及NDWI、NDVI等指数,提取湿地信息,其最终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5.53%,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分类精度。2、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求出湿地景观变化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灌丛湿地与芦苇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转出,大部分都转变为耕地,这主要是受人工垦殖为耕地的影响;滩涂湿地大幅度转出,主要是受人工养殖、盐业的发展势头高涨以及油田扩建的影响。3、利用五个时相的湿地景观提取结果计算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滩涂景观的破碎度加大,整体优势不断缩小;城市发展不断推进,聚集度相应提高;灌丛、芦苇及河流日渐分散,与人类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及截流灌溉有密切关系;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影响日益扩大,对景观类型分布的干扰强度增高,研究区内的各景观类型总体聚集度上升。4、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湿地景观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叁角洲各湿地景观类型在未来10年内基本处于线性变化趋势;浅海水域、水产池塘、盐田、蓄水区及建筑用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滩涂湿地、芦苇湿地、灌丛湿地、耕地及裸地则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
刘凯[7]2007年在《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文中认为湿地是一种介于水生生态系统(深水湖、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地)之间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和多种生态功能。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日益频繁,使得我国湿地资源急剧减少,以有效监测与合理保护湿地为目的的湿地遥感监测及其相关研究已成为湿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遥感技术与GIS技术在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动态变化监测和湿地制图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所具有的观测范围广、信息量大、信息定量化、数据更新快、多时相、多平台、历史资料丰富、可对比性强等优点,使得遥感技术在湿地领域的相关研究中显得十分突出和重要。且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软件、硬件的不断完善,GPS和GIS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3S”技术的结合使得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及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本文以珠江叁角洲的核心地区(珠江口)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方法从多时相、多分辨率、多种成像方式的遥感图像(光学遥感、微波遥感)中获取不同类型的湿地信息,并且监测了近20年来珠江口湿地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特征,同时利用时空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来获取湿地演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规则。研究结果将为珠江口地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讨论得到如下的主要结论:(1)在湿地遥感识别、动态监测研究中,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类精度。本文研究中共使用到了决策树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粗糙集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2)决策树算法识别湿地信息的精度最高。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使用的多种知识发现方法中,决策树算法的分类精度最高,且对遥感数据的要求较少。而其他的分类方法均需要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3)1988~2004年珠江口湿地资源持续减少。本文利用4个时相的Landsat TM数据监测了珠江口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湿地资源的变化速率、双向动态度以及湿地资源的空间分布重心位移。分析结果表明,从1988年开始,珠江口的湿地资源在持续减少,但到了2002年,部分湿地资源受到了保护和恢复,面积略有增加。(4)关联规则方法可以获取湿地演变规律。关联规则也是一种知识发现方法,它能够获取不同的项(湿地与其他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本文以东莞市城市湿地为例,在像元尺度、镇区尺度和格网尺度叁个尺度级别上挖掘湿地资源演变与社会经济统计属性因子、环境属性因子、土地利用属性因子之间的关联规则。研究表明,格网尺度是挖掘湿地演变关联规则的最佳空间尺度;东莞市城市湿地演变(减少)与环境属性因子的增加、外来人口数目的增加、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降低、城市用地的扩张之间具有强关联性。(5)不同分辨率、不同成像方式的遥感数据在湿地遥感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本文在利用遥感技术与知识发现方法研究湿地资源时,使用到了被动成像的光学遥感数据SPOT(融合后其空间分辨率2.5m)与TM图像(空间分辨率30m),还有主动成像的雷达数据Envisat ASAR(空间分辨率30m)与Radarsat SAR图像(空间分辨率6m),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研究表明,多源遥感数据的结合使用能够将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弥补单一遥感数据信息量的不足,扩大了各自信息的应用范围,同时还能够提高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
吴泉源[8]2007年在《基于RS、GIS技术的海岸带环境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龙口市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为全文主线,选用9期数字遥感图像和相关辅助数据,通过对影像空间与地理空间映射关系的分析,增强海岸带各种专题地物信息。根据海相、陆相及过度相地物在遥感图像中的光谱响应特点,将研究区分割成海域、滩地、陆域叁个部分,依据叁相地物所具有的独立的地学变量,选择最佳的影像分类技术,实现影像空间到地理空间的转变:低潮线长期被海水淹没,难以直接提取,通过建立遥感水深模型结合陆地DEM、潮汐资料等推算低潮线的位置;为了更准确地分离出滩地的独立的地学变量,在充分利用多光谱数据的同时,对遥感图像进行了K-T变换和植被指数提取,然后采用决策树分类技术提取滩地信息;基于海岸带陆域所具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将影像光谱信息、空间纹理信息和地理辅助信息融为一体,采用BP神经网络分类技术,实现了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信息提取;通过对海水入侵区地物光谱数据、遥感图像灰度值数据,与观测的地下水数据进行一系列组合变换分析,发现叁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光谱识别模式的海水入侵反演计算模型,反演了海水入侵的历史演变过程;以1978年的数字地面模型为基准,采用图像差值运算法求出1984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地形地貌变异区,利用网格水流方向矩阵计算地表径流方向,分割采煤塌陷区与采砂沉降区。通过建立水资源数学模型求出了不同塌陷年份、不同水文特征下的水域淹没范围。在此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持,将提取的环境信息加以综合,建立龙口市海岸带1984-2004年间的动态变化信息图谱,从空间和时间等方面揭示其环境变化规律,最后从人为和自然两个角度研究海岸带环境变化的动力机制。
田静毅[9]2007年在《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生态安全、地学图谱信息、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变化等原理为指导,以3S集成技术为支撑,运用生态环境图谱信息模型,进行秦皇岛市生态安全研究。首先,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建立了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根据图谱模型分析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发现了秦皇岛市14年间生态环境时空演变过程和规律。构建Logistic-CA-Markov多图谱信息耦合模型,基于栅格,综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根据空间回归系数创建了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实现了2016年秦皇岛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综合预测,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秦皇岛市土地利用图谱进行了重分类,得到了景观图谱分类,制作了1988年和2002年景观生态图。确定了秦皇岛市景观图谱模型,包括密度大小及其差异、边缘、多样性和聚散性等指标模型。对不同时期、不同景观的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秦皇岛市景观格局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运用RS-GIS-USLE耦合图谱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壤侵蚀量定量实验研究,基于Arc/info的空间分析模块,得到了图谱模型因子图集,进行图谱运算,获得了秦皇岛市像元土壤侵蚀量图、土壤侵蚀等级图,统计了不同侵蚀级别、不同地类的土壤侵蚀量和侵蚀面积,为秦皇岛市水土保持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为基础,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指标数据;确定指标生态安全标准值;建立了支持向量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实现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蔡艺惠[10]2006年在《海岸带空间数据表示与GIS、RS应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其环境演变是一个活跃而复杂的过程。海岸带的研究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前人对海岸带和岸线的自然过程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海岸带地图与GIS研究中的一些基础问题;使用RS和GIS方法,基于Landsat TM/ETM+卫星影像数据,研究了岸线长期变化过程中空间数据的表示和处理问题。利用改进的水体指数MNDWI快速地提取水体信息,通过变化检测和信息提取等分析了岸线的变化;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研究了主要由潮汐引起的岸线的短周期变化。利用已建立的DEM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潮水位上升的淹没损失以及在滨海旅游中的应用,并研究了不同水深岸线类型的自动识别;最后,结合研究区域的岸线变化,讨论了岸线变化的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 基于RS和GIS的黄河叁角洲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与模拟预测研究[D]. 常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01
[2]. 基于RS与GIS的近代黄河叁角洲海岸蚀淤变化规律及预测研究[D]. 张淑芹. 中国石油大学. 2008
[3]. 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演进过程与岸线、湿地变化关系研究[D]. 穆雪男. 天津大学. 2014
[4]. 现代黄河叁角洲滨海湿地时空演变分析[D]. 杨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 黄河叁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D]. 黄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5
[6]. 基于RS与GIS的黄河叁角洲湿地信息提取与分析研究[D]. 万红. 中国石油大学. 2010
[7]. 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 刘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
[8]. 基于RS、GIS技术的海岸带环境动态变化研究[D]. 吴泉源.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9].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信息图谱模型及生态安全研究[D]. 田静毅. 吉林大学. 2007
[10]. 海岸带空间数据表示与GIS、RS应用的初步研究[D]. 蔡艺惠.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论文; 海岸线论文; 黄河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河口论文; 遥感影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