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身份证号码:44018119911109xxxx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钢管倾斜支护法,该方法为基坑支护大面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是整个地下工程部门,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关键词:钢管斜撑;分段方法支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地下室也越来越多。基坑支护技术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这是一种结合灌注桩和钢管支护的基坑支护形式,为大面积基坑支护的开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1.项目概述
本工程位于珠海市香洲区珠海保税区百家达国际中心。基坑程形似于长方形的多边形,东西长约204米,南北宽107米,地下一层。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00,场地标高-1.400。基坑底相对标高为-8.100,基坑实际开挖深度为6.70m。采用φ500mm水泥搅拌桩止水+施工压顶板+加钢管斜支撑作为围护结构。
基坑设一道斜支撑,支撑位置采用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作为支撑围囹,围囹中心标高-2.900,支撑底座位置于圈梁内侧17.20米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上,底座底面标高-7.000,钢支撑采用Ф529*12钢管。
2.支撑施工方法
支撑应根据钢支撑安装进度摆放支撑,原则上应贯通安装,每根支撑贯通后应及时施加预应力。首先在安装斜支撑位置以支撑管为中心挖开1.2M见方上下支座底端直线坡度方向平顺的沟槽,以便安装搁置点。支撑首先将钢支撑安装标高引到挖出的底座、混凝土圈梁预埋件,统一标高,所有同一道支撑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将搁置点按标高焊接在底座、混凝土圈梁预埋件上,再将支撑安装至预埋板上,安装超长的支撑应从基坑中心逐渐向外扩散边挖土边摆放支撑直至钢支撑安装完毕,并及时施加预应力。当第一道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复土。
3.施加预应力
3.1施加预应力
支撑系统钢支撑预应力施加采用活络头施加。按设计要求,为有效控制支撑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地面沉降,第一道支撑设计预应力为80KN,分两次施加预应力,第一次在单组支撑贯通时施加设计预应力30根,第二次支撑全部贯通时施加设计预应力80KN,支撑预应力应两头分别施加。
3.2复加预应力
支撑应力复加应以监测数据检查为主,以人工检查为辅(监测数据检查):1、基坑位移监测数据检查:基坑周边位移量报警。2、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的支撑轴力。监测单位应将整体支撑作小范围分段,以支撑道数分层布置轴力器作为监控点,还应每天提供以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为重点的所监测的数据给我方,使我方及时根据监测数据复加预应力。人工检查:人工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支撑每一单位控制范围内单根松动的支撑轴力。以榔头敲击无控制点的支撑活络头塞铁,视其松动与否决定是否复加。其复加位置应主要针对正在施加预应力的支撑之上的一道支撑及暴露时间过长的支撑,监测数据支撑轴力低于预加应力值的支撑应复加预应力。根据基坑位移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支撑设计轴力之内。根据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检查须复加应力的,复加应力的值应控制在预加应力值的110%之内,防止单组支撑复加应力影响到其纵向周边支撑及支撑轴力超过支撑承受力。
3.3预加应力使用工具
使用上海千斤顶厂制液压没泵操纵平台一只,QF100—20分离式千斤顶2只。
4.单根支撑安装施工程序
4.1支撑安装
①第一道支撑安装开槽前,将50t履带吊车沿预先留好的坡道下入开挖至-2.90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旁临时便道上,按开沟顺序逐根贯通安放支撑,并施加预应力。
②第一道钢支撑假设好后,吊车按原路开出基坑,按照设计值一次性加设好支撑预应力。
4.2支撑安装注意要点
①、钢支撑先在预装位置分2m—12m之内一节预拼装到设计长度,拼装连接。
③、支撑拼装完成后利用支座预埋钢板搁置点由50t履带吊采用二吊点吊遂根按轴线拼装到位,先安装固定端头支撑就位,后安装活洛端头撑。每一次吊装的支撑长度不应超过25m,支撑必须做到随装随撑,由总包方负责在安装支撑时与挖土单位的协调问题。
③、支撑的活络头封板与预埋铁件之间有缝,甲方应用高标号素水泥浆加早强剂将之间的缝填实。
4.3支撑拆除
支撑拆除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定,待底板及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除支撑需搭简易脚手,以便施工人员能顺利操作。
4.4施工监测
为了指导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应加强施工监测,随时预报、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监测项目包括周围地下管线移位坑周地表沉降,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周围建筑物的倾斜、墙体水平移位、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墙顶沉降、柱的沉降、坑底隆起。
2、监测警戒值:
①、最大变形>30㎜;沉降带率>3㎜/day,地下水位变化500㎜/day。
②、支撑轴力:不得超过80%的容许最大值,不得低于预加应力的最大值。
所有监测数据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并定期将监测结果报告建设、监理、设计单位。
上述监测应能反映围护结构变形和受力情况,对于监测单位要求保持监测的连续性,在开始进入关键施工工序时应增加监测的频率,并及时将原始数据整理分析,一旦出现危害工程安全的趋势,必须及时预报,以便及时处理隐患。
5.确保钢支撑稳定的技术措施
(1)钢支撑装配工艺:钢支架装配时,轴距在2cm以内,支撑接头的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在钢支撑安装前必须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然后,钢支架安装在腿上并固定。所有的钢支撑装配件钢板加工和钢管焊接过程必须进行全焊接。
(2)基坑开挖过程:采用中心开挖方法或小型挖掘机挖掘钢材,支撑附近土方,防止机械碰撞支护;严禁利用小型机床对钢筋和边坡防护桩进行挖掘。
1、准备:
开挖前需备齐检验合格的带有活络接头的支撑、支撑配件、施加支撑预应力的油泵装置(带有观测预应力值的仪表)等安装支撑所必须的器材。
2、在地面按数量及质量要求配置支撑:
地面上有专人负责检查和及时提供开挖面上所需的支撑及其配件,试装配支撑,以保证支撑长度适当、支撑轴线偏差不大于50mm,每根支撑在全长范围内的弯曲不超过15㎜,并保证支撑、土体及接头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度,严禁出现某一块土方开挖完毕却不能提供合格支撑的现象。
3、安装:
钢支撑安装按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支撑拼接必须顺直,每次安装前先复核水平标高,以支撑的轴线拉麻线检验支撑的位置。斜面撑支撑轴线要确保与钢牛腿端板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大于2%。
4、准确施加支撑预应力:
每道支撑安装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至设计要求加钢楔块顶紧后,方可拆除千斤顶。支撑下方的土在支撑未加预应力前不得开挖。考虑所加预应力损失10%,对施加预应力的油泵装置要经常检查,使之运行正常,所量出预应力值准确。每根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要记录备查。
施加预应力时,要及时检查每个接点的连接情况,并做好施加预应力的记录;严禁支撑在施加预应力后由于和预埋件不能均匀接触而导致偏心受压;在支撑受力后,必须严格检查并杜绝因支撑和受压面不垂直而发生徐变,从而导致基坑挡墙水平位移持续增大乃至支撑失稳等现象发生。
结论
深基坑厚壁钢管基坑施工是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法,为砂岩和黄土地区基坑施工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施工和低成本。在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与其他支持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基坑开挖施工、水和土壤,可以随开挖支持的增加,和支持桩——水平相比,支持系统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限制为一个项目;施工过程简单,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钢材料易于拉伸,使用更少,在去除后可重复使用,节省了传统钢管或钢筋混凝土梁水平支撑系统成本的30%以上。
参考文献
[1]尹建峰,杨德健,韩燕.浅析软土深基坑支护中支护体的受力问题及影响因素[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
[2]刁桂桓.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及配套软件开发[D].南昌大学,2009.
论文作者:卢捷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预应力论文; 基坑论文; 标高论文; 应力论文; 钢管论文; 圈梁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