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苏 靖江 214500)
【摘要】 目的:讨论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急救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12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患者的病情信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期间,采取急救护理模式将有利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心跳呼吸骤停;临床观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277-02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跳突然停止,收缩、供血功能丧失,各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的最紧急病症。为提升存活率,应在呼吸骤停初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并且在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展开全面化、规范化的专业护理。为此,本文采集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12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患者的病情信息,着重探讨急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急救护理的干预效果。现做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2月12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首先确认患者为心跳呼吸骤停,如确认无误,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急救治疗,具体急救措施如下:
通过患者的口腔进行气管插管供氧,如若患者的呼吸道内有痰液,采用机械吸痰,以保证气管通畅,同时伴随胸部按压,频率为每分钟大于100次,按压深度为大于5cm;在肘窝或颈部大动脉血管搭建3条静脉通路,以便用药及时;在药物使用上,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直至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急救同时,作为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体征记录,并针对具体情况展开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判断患者通气是否顺畅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急救护理:无论患者已处于心跳呼吸骤停或者有呼吸骤停趋势,作为护理人员,要立即胸外心脏按压,护理人员可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2/3处,另一只手掌叠放压于其上,两臂伸直,身体前倾,向患者脊柱方向作垂直而有规律的按压,控制挤压深度,并适当用力,可略带冲击性;当患者的胸骨下陷大于5cm后,然后放松,以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以大于100次/min为标准反复挤压,每两分钟更换一次,直至患者恢复心跳,必要时可同时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如有两人抢救,另一人则解开患者的衣物,清理口腔,有舌后坠现象用镊子将舌头拉出;调整患者的姿势,以四肢平卧为宜,头略后仰;行气管插管,呼吸囊辅助呼吸,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持续的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心理护理:在抢救前、中、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防备其家属产生焦虑、无望等悲观心理,继而抗拒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宣传工作,促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地面对疾病,接受治疗,以便早日康复。
观察病情: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心电功能变化情况;如若患者出现头晕、眼花、呕吐、四肢乏力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总有效为显效+有效;显效:心跳完全恢复正常,供血功能正常,组织器官缺氧和代谢障碍症状消失;有效:心跳频率趋于稳定,供血功能有显著改善,组织器官缺氧和代谢障碍缓和;无效:患者无生命迹象,判定死亡。
1.4 统计分析
对全部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患者干预治疗状况采用t检验,质量评分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效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肺功能的正常运转关乎人体的生命安全。心跳呼吸骤停将导致供血功能丧失,各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等病症。由于该病的突发性,往往给抢救过程造成巨大困难,此时快速的评估、有效的措施、开通绿色通道、持续动态评估,展开进一步救治在急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能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治疗期间,采取急救护理模式将有利于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玉芳.术中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与护理[J].河南医药信息,2000,12(05):15-16.
[2]林爱玉,肖义荣.6例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的急救配合[J].哈尔滨医药,2003,24(02):28-29.
[3]丁芬芳.8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35(04):101-102.
[4]张军根,黄伟彩.院外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易被忽视的法律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30(10):135-136.
论文作者:沈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急诊论文; 措施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