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本刊特约评论员 宣 宇
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更为复杂,为确保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逆周期调节效能。
第四,解放战争阶段,1946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需要变“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政策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47年9月13日,又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这就从法律上确认了农民土地所有权,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加快推动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运用,进一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机制,国务院部署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就是要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渠道,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提高LPR市场化程度,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促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考虑到本轮物价上涨的供给冲击因素(主要是猪肉主导的食品价格上涨),核心CPI和PPI持续下行,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的压力增大,实际利率有进一步下降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同时,完善宏观审慎评估、督促各银行尽快实现新发放贷款运用LPR定价,在确保完成30%、50%、80%三阶段目标要求基础上,强化正向激励和考核督导,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利率水平。
增强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意愿,进一步扩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投放。一方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破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和资本“双重约束”,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差异化信贷政策和激励相容的监管考核体系,完善和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征信和增信体系建设,疏通“宽货币”到“宽信用”渠道。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商业银行完善普惠性小微企业服务体系,改进经营理念和优化流程机制,增加有效信贷供给,进一步提升银行业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预期引导,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信息沟通是中央银行实现预期管理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出政策措施和实施政策工具时,注重加强市场沟通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提高了政策透明度和促进了公众对货币政策取向的正确理解。在当前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需要更加重视信息沟通渠道的预期引导功能,要更加积极地进行资产价格的预期管理,适时引导市场预期,为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和舆论环境。
加强政策协调,增强政策组合效应。一方面,持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继续深化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支箭”政策组合,拓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强化利率改革、信贷投放、减税降费、债券发行和产业支持等政策协调配合,发挥货币金融、财政和产业等宏观政策合力,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充分释放各项政策的组合叠加效应。
总之,“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共享,它是人们既担任“消费者”又充当“拥有者”,它把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并实现二者的相互转化,赢得更高的规模效益。它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分析进行资源配置和需求匹配,以最高的精度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发挥资源自身的价值。“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行是一个取代了传统中介机构,基于自身庞大的供给资源和需求客户实现再中介化的过程,它持续健康发展的成本收益性也是它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共享经济”的运行机制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标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操作环境论文; 支持力度论文; 小微企业论文; 国内外论文; 党中央论文; 国务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