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_失业率论文

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失业率论文,相关性论文,人口论文,年龄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0)04-0040-04

20多年的人口控制政策,使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根本转变,人口增长过快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初步得到缓解,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象发达国家一样,人口迁移将成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人口现象,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1.理论分析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从政府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收入差异这三种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上进行分析,应该说,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从这几方面分析是不够的,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一切人口现象都是经济发展决定的,人口迁移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现象。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也有同样看法。库滋涅茨(Kuznets)认为:人口迁移是互相关联的。即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决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城镇中第二、第三产业职工也会有工作岗位的不断改变,同时,城乡间、城市间、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异,都是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但是这些基本条件都只给人口迁移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决定人口迁移率的大小,决定人口迁移率大小的是失业率或就业率。因为即使迁移者的居住地与迁移目的地确实存在着巨大收入差异,但从实际迁移上讲,个人迁移总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在迁入地找不到工作,就意味巨大收入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就业机会的多少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多少是迁移成败的关键,从而决定了人口迁移规模,如果经济增长幅度大,经济规模扩大的幅度大,就业机会就多,迁移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人口迁移规模就大。如果社会政治因素没有重大的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技术或劳动生产率在一定时间里没有较大提高,人口迁移率应与经济增长幅度成正比,与失业率成反比。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有关,更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联系密切。19世纪80年代雷文斯坦(Ravenstein)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关于人口迁移的七条法则,此后关于人口迁移的经济理论有著名的刘易斯的发展模式,费景汉和拉尼斯涯又对此模式进行发展。这种模式从经济学意义上将人口迁移概念重新界定为个人寻求利益最大化及最少成本的过程,个人迁移的动力是人口迁移过程中对成本和利益的追求。因此,人口迁移是一种投资,只有迁移成功,收益大于投资时,迁移才能进行。因而人口迁移与劳动力市场或失业率有重要关系,可以说失业率大小是人口迁移率的决定因素。但是人口迁移率并只有失业率一种因素决定,因为某一时期人口失业率还与此时期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如果劳动力人口特别是20-24岁人口占比重大,即使就业机会很多,就业率也不会增大,人口迁移率仍会保持原来的规模因此一定社会人口的迁移率与一定社会的人口失业率、人口年龄构成有很强的相关性,它们是决定人口迁移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2.美国人口迁移率与失业率、人口年龄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美国是一个由国际移民建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频率很高的国家,据专家研究美国人一生平均迁移3-4次,每年跨州迁移的人口占其总人的1/5,当然,我国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迥然不同,但人口迁移作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人口现象,各国之间应具有一些共性。

2.1 失业率对人口迁移率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率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对人口迁移率的影响通过失业率表现出来。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低,就业机会多,寻找工作容易,为此付出的迁移代价低,此时人口迁移率高,相反,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高,迁移成本高,效益低,迁移率低。50年代,特别是50年代末期至整个60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0-195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1%,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6.6%,1954-1960年由于经济危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与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2.5%和2.7%的水平上,1961年到1969年是被美国称为“六十年代高度繁荣”的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34%,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5.98%,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就业机会增加,失业率下降,50年代美国失业率平均为4.5%,60年代为4.8%,这是战后美国失业率最低的时期(见表1),同时也是美国人口迁移率最高的时期,从表上看1952-1970年,人口迁移率保持在平均9%的高水平,有的年份高达10%,最低不低于7%。

表1 1950-1969年美国20-24岁人口所占比重、失业率、迁移率

单位%

年份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失业率 4.7 4.03.6 3.7 4.4 4.5 4.8 5.1 5.6 6.0

占比重 7.9 7.46.6 6.4 6.2 6.1 6.2 6.1 6.2 6.1

迁移率 6.4 5.76.6 8.110.2 9.4 8.910.3 8.4 9.1

年份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失业率 6.2 6.26.0 5.1 5.6 4.6 4.6 3.8 3.7 4.2

占比重 6.2 6.26.3 6.4 6.7 6.9 7.0 7.2 7.6 8.6

迁移率 7.9 9.29.1 8.6 9.4 8.2 8.7 9.3 9.4 9.2

1969年底,美国又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从而结束了长达近十年的经济的持续增长,在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夹击下,进入70年代“滞涨”阶段,经济“滞涨”引起了失业增加,失业率从60年代的4.8%增至70年代6.2%,1975年高达8.5%,高失业率和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对工作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因而70年代人口迁移率急剧下降,到本世纪末1980年降到最低点5.5%(见表4)。

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虽比70年代有所增加,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失业率进一步升高,70年代6.2%升至80年代7.4%,1982年1983年曾达8.8%。虽然80年代20-2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下降,但这并没有缓解由于高失业率给美国带来的对就业机会的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种状态在整个80年代至90年代都没有很大变化(见表4)。如果以各年失业率为自变量,以各年人口迁移率为因变量,经计算1950-1990年美国人口迁移率20-24岁人口所占比重及失业率的相关系见表2。

表2 美国20-24岁人口失业率与迁移相关系数

年份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1950-1990

相关系数

-0.02 -0.43 -0.78 -0.15 -1

检验 0.02 0.01

0.01 0.02 0.01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人口迁移率与失业率1950-1990年呈绝对负相关,各年代相关系数虽大小不一,但均呈负相关。

2.2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迁移率的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之所以影响人口迁移率是因为人一生中迁移偏好不同。17-15岁是人一生中迁移率较高的时期,最高峰是20-24岁。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的探索时期,中学毕业后,为了学习或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迁移,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年青人“地方性”观念比较淡漠,没有任何家庭负担,这种思想状态为不短地迁移活动提供了条件。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年轻人工作时间短,资历浅、职位低,在工作、社会付出的时间、精力、资金比起年龄大的人要少得多,因而他们更有勇气为了理想和目标舍弃现有的工作或职位进行迁移。35岁以后,由于家庭、事业已稳定,迁移率随年龄递增呈下降趋势。这种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不同偏好使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有很强烈的相关性,表3可以看出,美国1950-1990年20-24岁人口所占比重与迁移率的相关系数为-1,呈绝对负相关。这就说明: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17-25岁的人口所占比重大,人口迁移率应趋向增加,相反,如果人口结构中处于迁移高峰的人口在总人口占比重小,人口迁移率趋向减少。

表3 美国20-24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人口迁移率

年份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1950-1990

相关系数

-0.52 -0.35 -0.72 -0.2-1

检验 0.02

0.02 0.01 0.010.01

由于20-24岁是人一生中迁移的高峰时期,因而此年龄段人口的迁移率基本上代表了美国全部人口迁移率的变化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美1950年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8.2%,比重较高,人口迁移率却只有5.4%,属战后人口迁移率最低的时期。1950年以后,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直线下降,到1954年降到最低点5.9%,从此以后一直到1969年,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维持在6%左右的较低水平上,而此时正是美国人口迁移率最高的时期,人口迁移率始终维持在9%左右,50年代中期高达9%-10%。

由于战后美国“婴儿激增”,70年代这些婴儿都成为20-24岁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此时20-24岁人口迁移率从历史最高点很快下降到最低点5.5%。80年代后美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但由于高失业率,导致人口迁移率没有明显上升,相关系数很小,仍呈负相关。

表4 1970-1990年美国20-24岁人口所占比重、失业率、迁移率

单位:%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失业率 5.0 5.45.6 5.8 6.4 7.2 7.6 7.6 6.6 6.5

占比重 8.4 8.68.9 9.2 9.4 9.6 9.7 9.8 9.9 10

迁移率 9.3 8.88.1 7.8 7.4 7.0 6.8 6.4 6.2 6.0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失业率 7.0 8.09.8 8.7 8.1 7.4 6.6 6.2 5.8 5.7

占比重 10

10 9.9 9.8 9.6 9.2 8.8 8.3 7.9 7.4

迁移率 5.8 5.66.4 5.8 5.6 5.5 5.7 6.5 5.6 6.4

总之,美国人口迁移率在50年代、60年代处于高水平,70年代直线下降,80年代低水平上徘徊不前是人口年龄结构、失业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两种因素是人口迁移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3.对我国人口迁移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对90年代以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率因素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以计划体制为主的国家,在人口迁移上有极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迁移率被政府严格地有计划地实施管理,政策因素特别是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但是任何政策都是适应当时经济情况制定的。60年代、70年代实施的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是基于建国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业成为重工业所需资本的积累来源,而资金从农业到重工业的转移是以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实现的,这就造成了50年代后期的粮食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对农产品统一收购和定量供应的办法来保证工业和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城市的人口数量,限制人口迁移率。改革开放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缺乏的问题,同时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需要劳动力的流动,因此政府开始放松对人口迁移的控制,因此政策因素对我国人口迁移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但其内在因素是经济因素。这一点可以用我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来说明。以工农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的增加幅度X为自变量,各年乡—城人口迁移人数Y为因变量,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经计算,50、60、70、80年代—城人口迁移与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50年代、80年代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率与经济增长幅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接进1,成正相关,这说明了这两个时期我国乡—城人口迁移率几乎完全是由经济因素造成的,受政策影响很小。事实上,50年代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还没有实施,80年代虽然户籍制度没有改变,但已明确表示农民进城不受限制。60年代、70年代是我国实施限制农民进城政策的年代,因而乡—城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虽然如此其相关系数仍大于零,这说明这两个年代乡—城人口迁移虽受政策的严格控制,但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表5 我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系数

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相关系数  0.78

 0.24

  0.55

 0.93

检验

0.02 0.110.1 0.01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迁移率大小虽受政府政策的严格控制,但经济发展状况仍是其决定因素,因而失业率与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人口迁移率最根本的因素。

3.2建国后我国人口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这个时期,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政府用严格的户籍制度来控制人口迁移,迁移率一直很低,1979年是人口迁移率最高的年份,当年人口迁移率也只有2.%。其形成原因:虽然60年代、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结构,同时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但由于经济增长太小,工作岗位增长有限,再加上这一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人口结构属于年轻型,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占60%,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人口迁移率不会很大。虽然当时公开失业率很低,但隐性失业人口却大量存在。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是为了缓解城市里的就业压力而采取的措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虽然政府放松了对人口迁移的控制,但人口迁移率一直保持在3%-4%的水平上,而且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户籍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失业率和人口的年龄结构。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幅度很大,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此时我国人口仍然增长很快,人口结构处于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的时期,这就预示着劳动力特别是20-30岁的劳动力大量存在,对劳动岗位的激烈竞争使人口迁移率在放开户籍管理制度的情况下也不会增加,事实上,整个80年代9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率虽比历史时期有所增加,但始终在3%-4%之间徘徊。

因此我国人口迁移率的高低不完全由户籍管理制度决定,失业率及人口年龄结构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政府的人口迁移政策。

3.3 目前及21世纪我国人口失业率、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

80年代初我国劳动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失业率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征。80年代初,由于知青返城造成的就业压力,我国城镇失业率达到4.9%,当时劳动就业矛盾在于如何安置700万进城知青,而国有和集体企业富余人员的矛盾还不是很突出,8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公开失业率一直在1.8%-2%之间徘徊,隐性失业仍处于隐蔽的积累状态。80年代末期,我国政治经济产生了较大波动,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了6.9%,当年公开失业率上升到4%,人口迁移率也由88年的3.6%降到3.2%其矛盾集中在城镇新增加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上。

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高失业阶段,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开失业率仅3%,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距,据胡鞍钢分析1998年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为8%,加上农村隐形失业人口,城乡合计为20%。据陈宗胜等预测: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处于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时期,新增劳动力数量多,到2000年劳动力供给量为69063万人,2010年为78035,2020年为77574万人,劳动力总需求:2000年68130万人,2010年74143,2020年74143万人。实际失业率分别为:2000年19.27%,2010年5.81%,2020年4.42%。其原因是2010年后,我国人口结构将完全老化,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劳动力供给将逐年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转换,就业渠道的拓宽,劳动力供求将趋于平衡,失业率才会明显下降,人口迁移率才可能明显上升。

收稿日期:2000-03-29

标签:;  ;  ;  ;  

失业率、年龄结构与人口迁移率的相关性研究_失业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