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经济发展、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以三、四级公路为主的低等级公路近几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加强对低等级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意义,之后结合现实情况总结出低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建设
伴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令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其中就包括我国的公路建设[1]。再加上近几年政府、社会大众与媒体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令公路的建设质量也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过,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导致以三、四级公路为主的低等级公路建设也先后出现了公路投入差距大、施工管理水平有高有低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本身的质量[2]。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于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一、加强对低等级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低等级公路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由于城市不断发展,功能逐渐强化,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为了能够为市民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低等级公路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低等级公路的建设问题多次被媒体曝光,甚至还引发了诸多的交通安全事故,为个人、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威胁了人的生命安全,最终造成低等级公路建设出现停滞、荒废的情况[3]。因此,加强对于低等级公路的建设则完全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低等级公路建设符合以人为本原则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造成城市人口膨胀,对低等级公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低等级公路的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前期的规划还是后期的技术运用等都必须将“人”放到第一位,除了注重道路的实用性以外,也给予了不同人群较强的人性关怀,既要为市民提供便利,又要确保市民能做到安全出行。因此,加强对于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便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当前低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忽略工程质量
目前我国低等级公路在建设时,普遍存在着管理人员对质量概念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设定的创优目标不明确,对工程的质量也未能做出明确的要求[4]。上头不重视,下面自然也就难关注,导致施工人员也并未对工程的质量时刻关注。
(二)、建设机制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低等级公路的建设还存在机制、体制不健全的情况,导致在出现问题时无法根据体制流程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解决,最终影响到了工期,甚至是公路本身的质量。
(三)、公路建设技术水平低
虽然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个领域都加大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但是在公路建设方面的技术水平与国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我国有些公路的质量不能与国际接轨[5]。
三、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对策
(一)、制定明确项目建设目标计划
本文提到的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有施工人员的建设目标,另一个则是建设单位需要明确的目标。
在道路建设的初期,需要通过动员大会等形式宣传目前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化发展,帮助全体施工人员明确目标。通过明确目标,提出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做出质量保证,保证工程质量一定符合国家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实际的建设情况来调整工程施工建设的进程,最终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而对于建设单位而言,也需要明确自身的建设目标与计划,成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各部门职权分工明确,以免出现“多头治水,水不治”的情况。建设单位还应该大力宣传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令施工人员能够做到铭记于心,时刻注意安全,最终在工地上营造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注重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提高低等级公路建设技术水平
在明确了建设目标之后,则需要提高低等级公路的建设技术水平,来确保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等。首先,建设单位应该与国际接轨,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在提高建设项目的信息化水平,并且通过高科技技术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其次,国内的相关部门也应该要加强创新,提高我国低等级公路的建设技术水平,从而确保低等级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例如很多高速公路以及铁路会使用的隔离栅,其实它还有防腐、防老化的作用,因此在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中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立隔离栅。
(三)、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如果只有先进技术而材料质量不过关的话,同样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在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中,对建设材料也要做到层层把关。在购买材料时,应该要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一些信誉度高、材料质量过关的厂商。并且,还要对材料进行抽查,以确保有低劣混入。不仅如此,在建筑场地还需要对于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所有工程项目使用的都是优质的材料。如果一旦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要第一时间与厂商联络,立刻停工将材料返回厂商,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惩罚。
(四)、完善机制体制
本文提到的完善机制体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完善建设监督体制
无论是任何一个项目或是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监督。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要建立质量保障机制,成立专门的专家监理小组。监理小组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完善相关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施工项目进行定期的质量监督考核以及不定期的质量抽查,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施工项目,对建设单位进行追责。例如,监理单位可以每天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每十天进行一次小范围的抽查活动,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检查,如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从中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以避免在之后的工程施工中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监理单位还可以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走访,了解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做到公平公正、按照合同形式监督管理责任,及时解决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出现冲突的情况时,无论是建设方还是监理方都应该以质量安全为首要任务,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因为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既会出现工程返工的情况,更加浪费时间,也会给日后公路的使用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反倒得不偿失。因此,一定要协调好工程进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低等级公路的建设。
2.完善法规制度
除了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之外,还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低等级公路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而言,相关的法规制度同样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因此,为了能够规范建设管理中各环节的工作,相关部门应该要完全法规制度,令工作人员们在建设与管理中同样能够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罚”,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低等级公路建设管理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总而言之,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它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为了真正确保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技术、规章、意识等方面加大力度,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够确保低等级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更好发展,发挥其自身具有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瑶,李燕敏,岳军红.低等级公路网布局规划的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7).
[2]乐建元.低等级公路改建工程的路线设计[J].交通世界,2018(10).
[3]段莉生.如何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8(11).
[4]苏斌,王伟.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设计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4).
[5]廖世波.合理线形指标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5).
论文作者:屈新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等级论文; 公路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目标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