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职工队伍基本状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阶段论文,职工论文,队伍论文,状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0)09-0116-05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们将从业人员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薪劳动者队伍,界定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队伍,也叫职工队伍。这支队伍是与农民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处于同一层面上的社会集团。
在改革开放这场社会大变革中,我国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为1998年的79395.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33429.8亿元。同时,他们也经受了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的猛烈冲击,承受了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阵痛和压力,他们识大体、顾大局,坚定有力地参与、支持了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他们积极更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旧观念,以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中建立了历史功绩。
一、我国现阶段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国有、集体等经济单位职工数量在缩小,组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调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职工的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1978年,职工总数为12339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7%;1998年底,职工总人数已接近3.5亿,占全部从业人员6.99亿人的50%。其中国有、集体和其他所有制经济职工(包括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经济职工)12686万人,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不包括私营企业主及家庭从业人员)973万人,乡镇企业职工12573万人(不包括生产规模过小、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中的职工人数),个体工商户中的雇工、雇员2259万人,离开土地或在异地他乡务工的农民工(有别于国家按计划和有关政策,从农村招工、招生以及征地农民安置等“农转非”人员)6000万人左右。这个事实表明,工薪劳动者的数量即工人阶级数量大幅度增加,结构上却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国有、集体等经济单位职工的规模相对于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来说,呈现逐步缩小趋势;二是私营、乡镇等经济单位职工在工人阶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三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工人阶级数量的增加,职工队伍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有其必然和内在动因,表明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一,是人口增繁的必然结果。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增长失控,目前已成为世界人口大国,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而且劳动年龄人员增长率又超过总人口增长率,每年有1000多万新增劳动人口加入就业队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比重缩小,未来若干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劳动者在新型产业或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就业,这部分工人在工人阶级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第二,是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和耕地——人口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社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我国国情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人口众多,耕地不足。而实行了二十年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技术的提高,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而使耕地——人口矛盾凸现出来,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又从体制上和产业结构的发展上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是以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发展壮大。职工队伍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434.5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2918万人,增加了6.72倍。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较高,掌握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但他们是职工队伍中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紧密的群体,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阶级、阶层或群体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工人阶级将不断吸纳私营、乡镇等经济单位的职工而不断发展壮大,而产业工人在工人阶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会不会动摇党的阶级基础。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变化,将直接关系到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到如何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此,必须以对国情的深刻了解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为思想武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认识工人阶级发展壮大的重大意义。
二、职工队伍的政治社会地位更加法律化,但由于发展不平衡,有关法律、法规落不到实处,职工的弱者地位进一步显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1982年五届人大通过的我国现行宪法,为职工社会政治地位的法律保障奠定了基础,之后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如《企业法》、《公司法》,特别是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使职工在民主管理、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有了集中的体现。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职工群众的社会政治地位更加法律化。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职工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正进一步得到落实。
但在调查中反映出职工对自身的社会政治地位不尽满意,职工中的一些群体如产业工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以往曾经有过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他们参与社会与把握自我的能力大为减弱,特别是与那些拥有资本、权力的人相比,其弱者地位进一步显现。
其一,对主人翁地位的评价下降。近年来,虽然对工人阶级主人翁从未放松过宣传,但现实与理论的反差越来越大,职工从切身感受中对自己主人地位的认可度明显下降,一些职工对主人翁地位不仅产生了疑惑,甚至还有反感情绪。1997年全国职工状况调查,认为主人翁地位大有提高和有所提高的职工,比1992年下降12.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职工对其在基层单位主人翁地位的自我评价有显著下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给企业放权,但职工却认为自己作为企业主人的权利反倒不如从前,这说明企业经营者的自主权明显增强了,但职工的民主权利却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加强,企业内部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其二,职工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广大职工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和途径参加对企业真正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管理,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名符其实的人。如果职工只有劳动的权力,而没有参与管理的权利,那么,在企业中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就不是完整的或者是名不符实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职代会是提高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发挥职工当家作主积极性,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据调查,多数单位的职代会流于形式,走过场,广大职工对此极为不满和失望。使得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与生产工人之间存在矛盾。
其三,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比经济地位改善差,有的甚至出现下降情况。有些职工认为,与经济地位相比,近年来职工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都处在相对低的水平上,有的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下降幅度虽然没有经济地位的下降幅度大,但是其绝对地位水平一直低于经济地位,不少职工漠然于民主权利、政治荣誉、个性发展等,对社会参与行为冷漠,对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估计过低。这种不信任感往往会导致非正式参与替代正式参与的现象发生。近年来职工中的卧轨、绝食、恶性伤害、毁坏、哄抢围堵、暴力冲突等自发性事件有所增加,而这正是职工对正式参与缺乏信任所致。
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社会参与活动无论在深度与广度都还很不够,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这种状况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改革改变了工人阶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虚拟地位。工人阶级作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享有国家主人翁的政治地位。正是因为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惟一性、权威性使得国企职工不仅在政治上感到“至高无上”,“领导一切”,而且在经济上拥有铁饭碗,被社会视为天之骄子。改革带来多重所有制结构的建立,改变了工人阶级过去一大二公,“唯我独尊”的地位,加之,分配体制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一方面,原有至高无上的虚拟“政治地位”被动摇了,某些具体的和暂时经济利益还一定程度地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改革把过去处于至上地位的工人阶级拉回到现实社会中,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参与各种经济事务。实际上,这种改革是对国企职工政治地位由虚拟向现实的回归。
第二,基层民主参与中出现的问题,与我们思想中存在的认识偏差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少企业领导把民主参与当成计划经济的产物,属于当时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认为现在发展市场经济,这些理论过时了,民主参与也就无必要了。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对市场经济下民主参与的理论和形式缺乏进一步的研究、拓宽,以致于基层民主参与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但其理论还是保持着原来风貌,形式还是原汁原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旧的理论观念已不能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有的甚至成为基层民主参与健康发展的思想障碍。改革新形势要求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去正确审视旧的理论观念,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理论体系,用来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三,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渐进式地进行,相比之下,不能不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这是影响职工社会参与正常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参与渠道不畅对政治参与的制约。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参与的有效程度就主要取决于各种参与渠道是否畅通。参与渠道是否畅通应该有一套可以计量的指标。在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因此,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参与渠道不够畅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社会参与的质量。
三、职工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贫困职工问题开始出现。
总的来看,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就业容量的扩大,广大职工家庭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7年,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达405.25元,扣除物价因素,与1992年的月人均收入148.51元比较,有较大幅度增长。改革发展到今天,职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愿望更高了,但种种制约因素也更多了,这其中有的属于体制转换中不可避免的客观性因素,有的则是由于在决策、操作各层面上的主观行为所致。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到职工物质利益的实现,又影响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影响到职工队伍和全社会的稳定。
第一,下岗问题突出。下岗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成为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直接影响其劳动经济权益的一个重大问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1999年全国国有企业新增下岗职工564万人,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
从下岗职工的家庭收入状况看,下岗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79.2%,其中人均月收入在150元以下占36.7%。这个群体中相当多的人生活已经陷入绝对贫困化。
而在解困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救济面太窄,很多贫困职工得不到救济。二是救济金额太少,对一些赤贫家庭来说,救济金如杯水车薪。三是有些工作只能缓解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职工脱贫不起多大作用。
第二,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在行业、区域、所有制、职业等方面全部拉大。我国改革是从收入分配领域开始的,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我国职工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分化趋势更加明显。据有关报刊公布数字,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6万亿,其中75%以上的存款掌握在不到20%的人手里。被调查职工中认为目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的职工占46%,差距较大的占44.4%,适中的占7.0%,差距较小的2.0%,差距很小的占0.6%。对目前社会收入差距评价的综合均值是4.33分。说明职工队伍总体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且这种认识比较集中。
第三,社会保障滞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了防止竞争失败给个人和社会生活可能造成的巨大的冲击,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为社会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当前,政府在安全网即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上的投入严重不足,使社会保障体系迟迟不能建立,严重制约了宏观经济的发展。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是职工经济权益的主要内容,是当前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着重点和落脚点,其中劳动就业是实现职工经济权益最基础的方面。在劳动就业问题上,当前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突出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首先,当前下岗问题比较突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必然现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下岗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出现下岗分流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必然出现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分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国有经济到底占多大比重,这种抉择并不取决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美好理想和传统理解,而决定于来自实践并无法回避的这样两个制约:一是国家财政收入实力能够给多大规模的国有经济注资;二是国家能用国有经济方式解决多大比重和规模的人口就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儿去的两个问题。而现实的中国国情却是国家财力薄弱,就业压力大,国有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样,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流动就成为一种必然。
再次,现阶段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决定了下岗问题一时难以缓解。我国劳动力供给在较长时期内是绝对过剩的格局,下岗现象是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必然反映。据我国人口统计资料反映,1962年至1970年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共增人口1.6亿,而20年后必然形成就业高峰。从每年的就业形势看,进入就业年龄期的新增劳动力较多,仅城镇自1996年—2005年就将新增4000余万劳动力(即使这样农业中还将剩余劳动力1.5亿之巨),每年要向城镇转移1000余万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积累了2000万富余职工,目前在企业中积累了结构性剩余劳动力约在1000万人左右,两项相加,每年需要再就业的压力为300万人。因此,世纪之交的10年期间,因新增城镇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动形成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平均每年为1700万人。
由于下岗职工的大量存在。因此也就出现了城市贫困阶层。据国家统计局对有关贫困户的统计结果,目前户主在国有单位工作的贫困家庭占53.9%,离退休人员占16.7%,在集体单位工作的占16.5%,三项合计为86.9%。即因体制转换因素造成的贫困职工已成为城镇贫困人口的主体。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他们中有人甚至连最基本的救济金也领不到,下岗期间的生活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四、职工队伍的思想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其自身能力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座谈中我们感到,职工既有对参与政治的强烈要求,又对现实的政治表现出冷漠心态。有26.1%的职工认为“与其参与政治活动,不如干点实事”,“随大流”的职工占23.6%,还有4.9%的职工对政治反感。
另外,职工对改革的认识还没有解决。职工总体上对改革是“赞成”和“比较赞成”的,但在一些具体改革政策上,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职工又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同时,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生活对职工的影响也比较严重,有些职工对外国影视片到了着迷的程度,认为“看外国电影、电视轻松、过瘾、有刺激”。有些职工在业余时间,搓麻将成为一种主要的活动方式,甚至发展到赌博,影响工作和学习,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次,观念滞后,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目前职工思想观念比较守旧,尤其是在就业、择业问题上,许多职工仍留恋于“固定工”和“铁饭碗”。在一些企业下岗职工中,“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职工认为,安排下岗职工重新就业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职工个人无关。有的下岗职工在选择新的职业时挑肥拣瘦,赚钱较少的不去,干活重的不去,管得严的不去,离家远的不去。
再次,文化技术素质偏低,“高职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职工队伍整体文化层次偏低。据调查,初中文化程度的职工占4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7.6%,而文盲半文盲职工还占4.1%。这与西方国家90%以上的就业人员具有大学和高中学历差距较大。二是职工的技术素质偏低。在全国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在1-3级的占71%。每10万名职工中仅有1名高级技师。三是职工的实际技术能力低于等级水平。在企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职工寥寥无几,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普遍不强。尤为严重的是,新、老职工之间的技术断层现象较为明显,高级技工青黄不接,能工巧匠严重匮乏,一些传统工艺、传统绝活濒临失传。
那么,影响职工队伍素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市场经济的两面性。目前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处在改革前沿的中国工人阶级必然而且正在发生着与之相应的巨大变化,由于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分配方式和各种经营模式,因而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对于任何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人们都会因为价值标准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从而导致了价值取向的紊乱。
发展市场经济,在看到它能活跃经济、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人们追求利益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看到它会引起人们追求目标的变化,评判是非标准的变化,相互关系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其主导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易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其他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滋长。
第二,社会舆论作用弱化。一个社会要有稳定的道德秩序,良好的社会风尚,健康的精神生活,必须有正确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而大众传播媒介则是实施这种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手段。但在一个时期,我们的传播媒体导向出现偏差,过多宣传报道一些“大腕”、“大款”、“大亨”花几万元吃一顿饭,花数千美元住一宿总统客房,花数万元点一支卡拉OK,刺激了一些人的高消费生活欲望,并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另外,随着开放的不断扩大,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也日渐渗入,严重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从而引发了绝迹多年的腐朽、颓废东西的死灰复燃,对职工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滞后。工人阶级之所以是当代最先进的阶级,之所以具有其他阶级所不能具有的先进性,除了同当代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联系外,还因为它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拥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武装。但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有的甚至出现了“空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不健全。不少企业反映,在政工人员工中,业务能力强的被选走了,自己有门路的调走了,经验多的到点了,剩下的多是没有单位愿意要,身体又不好,想走走不了的。另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简单,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真诚。而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最大的问题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职工队伍素质如何,不仅关系企业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也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从目前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看,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强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总之,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它的阶级意识、阶级觉悟,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起着启发、引导和带头作用。这就要求广大职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工人阶级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始终保持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收稿日期]2000-07-21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