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高考论文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高考论文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是当代中国每年一次的举国大考,是一种盛大的社会活动和重大的民生议题。高考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社会,与千百万民众利益相关,实际上关系到每个人选择职业和未来生活的方式。对中国人来说,高考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2007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高考更是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在全国媒体对1977年高考的“集体性怀旧”时,我们更应关注对高考改革的学术探讨,以为高考改革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资源。

一、高考改革:从理论到实践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经过去了30个年头。30年来,时代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但高考在中国社会和多数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多少改变。尽管多年来出现许多对高考制度的质疑和批评,但高考依然是高校选拔新生的主流,成为一般人迈向高等教育殿堂的必经之途。

30年来,高考在许多方面都实行了改革,高考科目、内容、次数、招生录取体制、命题方式(分省)以及技术环节等都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是,这些探索有的经受住了考验,有的则无疾而终。总体来看,与考试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细节方面的高考时间调整,被普遍认为是高考更加人本化的努力,而考试标准化、网上录取、网上阅卷,都是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改革,也普遍得到肯定。但改革一旦涉及高考次数、科目、内容、招生考试主体,争议和反复就不断出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至少有14次改革。如果计量标准更细化,把各地的试验也加入的话,起码有22次(种)改革,具体而言可分成以下四类。①

一是那些留下的我们至今享受成果的,有9个:1984年开始的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1985年开始的高考标准化改革;1994年—1997年的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1999年开始的网上录取;1999年的高校扩招;1999年开始探索的“3+X”科目改革;1999年开始的英语加试听力;2001年的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2003年的高考时间由每年的7月提前到6月。

二是那些消逝的成为历史的过程的,有5个:1981年固定下来的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的“六七模式”;1977年部分省市高考预选改革;1991年的“三南”(湖南、云南和海南)科目改革;1985年开始实行会考,目前在多数省份已经名存实亡;从1994年开始的会考基础上的高考3+2科目改革。

三是那些曲折和反复的、从终点绕回到原点的,有4个:1984年开始实行保送生制度、1999年后规定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2000年开始的春季高考,目前多数省市已放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标准分记分办法;2002年广西的本、专科高考分考,但只实行了一年。

四是那些指向未来的、还在尝试中的,有5个:2003年开始实行的自主招生;1985年始于上海、2004年推广的分省命题;2005年上海开始实行的高职高专单独招考;2006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实行的面试录取;2007年四省区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方案。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被用作北京市2007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的这句唐朝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中的诗句,也可以用来形容30年来高考改革的变迁。其实,高考制度变化已经相当大了,只是有些人不了解而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许多改革从理论上说都没有错,但在实践中就是行不通,典型的如标准分的行废。标准分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用以说明考生的原始分在所属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是较为先进和科学的记分方法。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推动下,最多的时候有8个省区的高考采用标准分。但因中国民众不习惯标准分的办法,觉得原始分更简便明白,且单个分数改变不会影响所有考生的分数排列因而可以查分,许多高校也觉得用标准分无法比较各省市之间同一科目的水平,结果多数省份在实行几年之后纷纷放弃。2007年,最先实行标准分的广东省转为采用原始分,最后,只有海南省还在坚守。这有点像1986年—1991年实行的夏时制,从理论上说非常好,其他发达国家实行得也很好,但在当时的中国实行起来造成的纷扰远大于其益处。可见,理论正确的不一定是可行的,即使勉强实行,迟早也要败下阵来,只有在条件具备的时候,才能顺利推行。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西的二次高考改革。2002年,广西实行本、专科高考在时间和试题上的彻底分离,本科考完后再考专科。2002年7月,本科高考结束后,2002年9月,9万多名学生投入了专科高考,其中不少人是一年之内参加了两次高考。这项旨在改变“一张试卷从北大清华考到高职高专”,给考生和学校更多选择的分层考试改革,得到了学界高度评价,却在实践中遭遇阻滞。在2003年的广西“两会”中,11名政协委员提案要求取消这项改革。他们在参考了不少群众“呼声”后,开列了二次高考增加考生备考负担和心理压力等“劳民伤财”的五大罪状。此呼声和压力远比当时要求实行两次高考的呼声来得更大,于是,2003年,“二次高考”模式调整,本、专科高考采用了套题方式,必考科目同时同题考,选考科目不同试题不同时间考;2004年再调整,本、专科所有科目同时同题考,但标准分分开转化;2005年,本、专科统考合一,使用同一分数录取。至此,广西高考全面复辟。

很少有哪个国家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像中国这样变化频繁的。自1999年起,高考改革试验进入频密期。然而“许多试验,就是由民间呼声构成的社会大众的力量在推动。正向的推动足够多,带来的问题则是,‘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各种‘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②确实不是所有改变都可以称之为“改革”的,如果将原先好的东西改掉,最后没有办法支撑下去又不得不回来,那么这种改变只能叫“折腾”或者“倒退”。南方某省高考科目5年4变,让中学师生应接不暇。因此,有些中学教师说,他们最怕听到的就是又要推出“新一轮高考改革”了。

如果理论十分“美妙”但却脱离实际,没有可行性,那只能说是空头理论。只有那些既有理论研究作改革准备,又有小范围的实验,成功之后再逐步推开的改革,才能长久地保存下来。还有,就是高考改革要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顺应主流民意,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比较一下2007年与1997年前后关于高考的两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在高考恢复20周年和30周年的时候,《中国青年报》都进行了“回首话高考”的公开问卷调查。1997年7月19日至8月17日的调查,回收了6652份有效问卷。2007年5月22日至6月11日,《中国青年报》又联合教育部考试中心、ATA公司进行“恢复高考30年大型公众问卷调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这次调查可以通过中青在线、人民网或新浪网参与调查,结果尽管问题多达60个,还是有38 087名公众回答了问卷,这是历来关于高考的规模最大的问卷调查。这里仅列出其中几项调查结果(见表1)。

两次调查结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有88.3%的人认为当时的高考制度应该进行改革,认为“不必改革”的占3.6%。时隔10年之后,认为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有缺陷,但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应改进”的占77.4%,而认为这个制度“很好,应当维持”的占17.6%,两者相加达95%,认为“应当废除”的只占5.0%。也就是说,经过10年的不断改革,高考方式在变化,人们对高考的态度也因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前更好了。由此看来,2007年3月,个别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废止高考的提案,是一个脱离现实国情、违背多数民意的提案。

经历过“文革”的深痛巨创,经历过废止高考的混乱局面,经过最近十年的反复比较,中国人再也不会轻易废止高考了。虽然认为高考应该改进,但绝大多数人认为高考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因为全面考核、推荐保送的好处谁都知道,但其弊端谁也解决不了。自古以来,为了防止“人事因缘”和“嘱托之冀”,③中国人就发明了考试这种公平竞争的办法,来排除人际关系对选材的困扰。这种选材方式有利于平民百姓。农村中学师生与一些大城市的学者对高考的看法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高考经历和家世背景的人对高考的看法往往也很不一样。有从农村出来的学者指出:“农村人不会批评高考。对农村的孩子来说,不高考去哪里呢?这是我们向上攀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似乎是唯一的道路。”④山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古代中国有“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现在有些青年也有“无钱、无权,不能不靠分数”的想法。统一高考比单独招考给较低社会阶层子女实现上向流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对广大普通家庭子女来说,高考作为一个自致性因素,几乎成为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实现阶层上向流动的一座最为公平合理的“独木桥”。⑤

1997年问题百分比2007年问题百分比

目前的高考是否应该 你认为全国统一高考

进行改革制度

有缺陷,但仍是目前

应该

88.3 77.4

最好的办法,应改进

不必改革

3.6 很好,应当维持

17.6

应当废除 5.0

目前高考对于合理选 你觉得现行高考制度

拔人才 公平吗

利大于弊

53.2 比较公平 44

利弊参半

37.1 一般 23.4

有利无弊

5.4 不太公平 17.7

利小于弊或有弊无利 4.3 很不公平

9

很公平5.9

在你看来,全国统考

目前高考制度

之外,让高校自主招生

有利于发现特殊人

比较合理56.5才,应该有限制有选38.2

择地推进

不宜推行,高校招生

和学生报考的成本都

很合理 3.3 会增加,也为后门生36.7

开了口子

应当执行,高校可以

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25.1

的学生

你认为现在的保送生

对保送生的看法

制度(可多选)

容易给不正之风以可 后门生挤占保送名额

54.5现象严重,扭曲了保送 57.8

乘之机,应该废止

制度初衷,应该废除

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 应该加强改进,完善

35.0 49.0

生和特长生,应该坚持后执行

为争名校升学率,推

无所谓 10.5 21.68

良不推优

保证了一些特殊专业

(如农林地矿等艰苦21.48

专业)人员的招生

保证了优秀学生能升

入好学校,减轻了学生 18.96

负担,应该继续执行

注:1997年调查数据见《中国青年报》1997年9月26日社会调查版;2007年调查数据见《中国青年报》2007年6月28日公众调查版。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考是看学生本身的才学本事,推荐往往是看家长的关系本事。说到底,当今片面应试的根源,并不是高考制度太坏,而是习惯走后门的社会风气太坏;不是高考防止舞弊措施不得力,而是我们建立的诚信体系还不得力;不是高考制度仍然一成不变,而是民众的教育价值观几乎一成不变。

二、未来高考:从现实到理想

高考是牵动千家万户神经的大事,是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底层老百姓都关心的大事。因为每个家庭在一定时候都可能与高考有关,各有各的立场和视角。高考是谁都可以说上几句的事情。但是,不了解以往的研究情况,只凭感觉和激愤就发表一通“高见”,往往会闹出笑话。

近年来,一谈到高考制度,有些人总是刻意强调高考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有的人认为,“30岁的高考制度正由青壮年步入中老年,其局限性、弊病和负面价值已经暴露无遗”,并提出以多元评价代替“一考定终身”。⑥其实,考试制度的年龄与人的年龄不同。科举制度几经存废之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笔者认为,高考而立之后并非步入中老年,而是还处在年轻时期,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只要不断加以改革,与时俱进,肯定还有长远的生命力。人们看到围绕高考出现的许多现象和弊端,总想通过改革高考来加以解决。然而,有许多问题并非高考带来的,而是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后通过高考体现出来的,因此,无论高考如何改革都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高考制度导致“应试教育”的问题确实很大,但高考总的来看却是利大于弊,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从“文革”以后由乱到治,拨乱反正,对整个民族的复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的今天,许多人通过回顾与反思,对高考的正面功能看得更清楚了。高考最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通过奋斗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可以让人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关键的转折点往往只有几步,在社会上能够通过个人努力而改变命运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高考是难能可贵的一个。

在有关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面,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能够改的尽量改,另一种是能够不改的尽量别改,两者的方向正好相反。部分学者认为高考弊端太多,能够改的就尽量改。一些民众和中学教师认为频繁改作只会使教学无所适从,还是尽量别改为好。为什么高考有的方面总是“改不动”?实际上,那些“改不动”的恰恰是反映多数人希望保证高考公平性的部分,说明其间必有存在的合理性,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作为高考研究者和改革决策者,则应全面权衡,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因难度大而裹足不前,也不能迫于舆论压力盲目地为改革而改革。确实,将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指向“中庸之道”是较为理性的,即坚持改革的渐进原则,避免颠覆性的急风骤雨式的改革。⑦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我们既不能患“高考改革恐惧症”,也不要患“高考改革急躁症”,避免改革中的急躁情绪。如何制订兼顾时代需求与易于遵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公平与科学往往存在矛盾。高考改革如果不通盘考虑,极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大众对公平的注重与追求,使得高考追求科学性和效率性的努力受到制约。高考改革应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它公平和科学的选材原则,而“万变”的是考试形式与内容可以不断推陈出新。高考改革万变不离其宗,尽量兼顾公平与科学,在两者产生矛盾时,尽量在两者之间求得基本的平衡。

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高考改革是从理论出发,从理想出发,还是从实践出发,从现实出发,所得见解会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各方面提出的详略不同的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十几种,但是,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案却很少。提出“应该如何如何”之类的理念和原则不难,提出如何实施设想的具体办法却很难;提出一个符合教育原理的高考改革方案容易,提出一个既有创意又具有可行性的高考改革方案却谈何容易。一旦考虑到实验或试行,许多看似有道理的方案便显出其太理想化。要想真正为高考改革提供参考,非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建立在对招生考试历史与现实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不可。

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社会诚信不足,导致不得不以考试成绩一决高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就没有过度重视高考的情况?因为不同阶层收入差别不是很大,只有分工不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走哪条路,生活差别会很大。只有社会发展到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实现深层改革之后,人们才会接受“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的观念。在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旋律。这里既有高考本身“法久终弊”的原因,也有改革受到各方面制约,难有所谓“大突破”而使社会产生焦虑的因素,更因为有些人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问题,简单地全部归因于高考,以为只要改革高考,其他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从而对高考改革期望值过高。⑧

高考是现代中国每年出现一次的举国大考,是一种盛大的社会活动。高考不仅是一种考试,也不仅仅是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高考还是一种文化。高考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悠久考试历史和特殊的传统文化下出现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高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不仅以文化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而且高考形式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或者说高考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和文化意蕴。教育决策要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大学招考改革只有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制约,才能使改革不致引发更大的社会和教育问题。不全面考虑文化国情而全盘移植外国的大学入学制度,可能会因“水土不服”而难以为继。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的社会现实,而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厚土壤。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才不至于流于空谈。

改革应该选择与社会物质和文明水平相适应的方式和进度,这是目前高考改革应当遵从的现实理性。“高考必须改革,但改革必须理性健全。如果脱离现实,初衷再好,都只能是一种自说自话的浪漫理性。实践证明,浪漫理性主导的改革,很容易因为时机、条件或环境的原因发生扭曲和变异,而以善始,以恶终。”⑨

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有人动辄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作为衡量标准,抨击和全盘否定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俨然把美国高校招考模式当做“国际惯例”。实际上,同是高校入学选拔,美、法、日、韩、澳、俄等国方法各不相同,不存在统一的招考模式。所谓招生考试“与国际接轨”,只不过是以“西化”标准评价中国高考改革的代名词。⑩

理想的招生考试制度,是使所有的高校挑选最合适的生源,使所有的学生选择最合适的高校,体现双向选择原则的制度。但考虑现实中国的国情,要建立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还需要认真研究,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注释:

①周珣,原春琳.30年风雨:我们见证的改革和试验[N].中国青年报,2007-6-27.

②周珣,等.高考变革30年成败检讨[N].中国青年报,2007-6 27.

③葛洪.抱朴子(外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9.

④原春琳,周珣.高考:阶层流动第一步[N].中国青年报,2007-6-25.

⑤郑若玲.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J].教育研究,2007,(3).

⑥赵琳琳.高考首份民间改革方案解密[N].广州日报,2007-8-2.

⑦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3.

⑧宋晓梦.理性对待高考改革[N].光明日报,2007-4-18.

⑨本报评论员.为了未来的纪念[N].中国青年报,2007-6-25.

⑩张亚群.高考的“改”与“不改”[J].社会观察,2006,(9).

标签:;  ;  ;  

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