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1]2000年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文中指出幼儿心理发展主要是指幼儿的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等能力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教育干预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本研究采用教育实验方法,以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吸收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制定出一套能够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教育指导方案,内容包括促进幼儿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等能力发展的教育指导理论和具体措施。方案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教育基础,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游戏、交往、基础知识、策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等因素,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本实验的重点是:制定教育干预的指导方案,指导实验班教师认识和接受指导方案并积极主动参与,将指导方案落实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实验结果显示:以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干预对提高幼儿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等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实验的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目的 为在幼儿园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采用科学的教育干预,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本实验拟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实验者和教师共同制定出一套符合幼儿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等能力发展特点的、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幼 儿主动作用的教育指导方案,教师根据这一指导方案形成具体 教案,通过实施具体教案提高幼儿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 作等能力。 2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豺理论分析 针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现状,结合国内外关于幼儿心理发展 规律的研究,提出开展本实验所依据的理论指导,包括:幼儿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幼儿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与教育向幼儿提出的 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 主导作用;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游戏、基础知识、策略以及教师的引导等因素促进幼儿认知发 展;符合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社会交往、游戏、榜样、训练和 各种视觉媒体等因素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与幼儿语言有关 的模仿、交往、游戏、生理器官、教师的语言训练等因素都不- 同程度地影响着幼儿语言的获得;幼儿的身体素质、语言、认 知、教师对幼儿的动作训练等因素影响着幼儿动作的发展。 3研究方法 3.l实验对象及被试分配 本实验选取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幼儿园为实验学校。实验开 始于 1997年9月,将刚入园的全部幼儿(90名)随机分为人数相 等的三个班,任选其中一班为实验班,另外两班为对照班,全“ 部被试的平均年龄为 3石岁。1999年门月实验结束时,由于少量。 幼儿中途转学,最后获得完整材料的被试76人,买验班26人, 对照班50人。 3.2实验变量及测试材料 32.且 自变量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一系列教育干预措施,包括:实验者对 -2. 实验班教师(以下简称教师)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指导;实验者和教 师一起共同研究、制定教育于预指导方案;教师根据这一指导 方案和每学期的具体教学目标写出教案,这一教案直接实施到 幼儿教学活动中;实验人员参与实验班的一些具体教学活动. 3.2.二控制变量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和 教材;教师相对稳定,实验期问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不变更教 师;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师不能进行有关干预方案内容的交流; 被试的分配也不做更改;实验班与对照班幼儿的正常作息时问 和膳食营养保持一致;所有测试内容和结果均对教师保密. 3.2.3结果变量 幼儿在小班(前测X 中班(中测)和大班(后测)时的心理 发展状况,包括幼儿的认知、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能力发展 状况,以及作为综合评价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总体状况。 3.2.4测试材料 测试材料是我国心理学家张厚菜教授在 1992年编制的《中 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手册(CDCC).该量表由认知、 社会认知、语言和动作发展量表及总体评价组成。 33实验具体步骤 第一步,实验前的测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进行前 测,以了解、分析幼儿实验前心理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步,教育干预过程。实验者与教师共同研究、制定教 育干预指导方案;教师依据教育干预指导方案和每学期的具体 培养目标写出教案,并把这一教案实施到教学活动中;实验者 定期参与实验班的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步,实验中期的测试。一年后门 年 11月),对实
周喆啸[2]2017年在《3-6岁幼儿身体功能性动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人的健康发展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而幼儿期是人健康发展的初期,也是培养健康习惯的重要时期。动作作为媒介,是幼儿交流和成长的方式,在练习中学习动作、在动作中获得生存,所以动作发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核心焦点。良好的动作技能发展和习得,对幼儿机能发育、素质增长、认知增强、行为良好及社会适应促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幼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心智及动作发展等方面规律进行总结,结合人类动作发展、动作学习与控制等相关理论,建立一套3-6岁幼儿身体功能性动作体系,从而重新对幼儿动作发展的脉络进行定义,并罗列各年龄段、各动作发展阶段所适合学习的内容和练习方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梳理;通过访谈法,对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动作发展及功能性训练方面专家进行访谈,以期对3-6岁幼儿身体功能性动作体系构建以及实证研究方案确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通过实验法,将所建立的身体功能性动作与不同年龄段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特点进行结合,对各年龄段幼儿进行干预研究,以实证研究方式观察所设计的身体功能性动作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幼儿粗大动作、身体素质、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准确、客观量化幼儿不同测试指标的意义与相关性,从而对所建立的3-6岁幼儿身体功能动作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优化和补充。本文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3-6岁幼儿各方面发展规律梳理和归纳,与人类动作发展理论、动作学习与控制等相关理论相结合,建立3-6岁幼儿身体功能性动作发展金字塔模型,分为功能性动作模式、动作模式、功能性动作技能和基本动作技能四个方面,共由338种动作分类与练习方式构成,其中:功能性动作模式,分为9类、16种动作;动作模式,分为8类、49种动作;功能性动作技能,分为105种练习方式;基本动作技能,分为3类、27种、168个练习方式。2、粗大动作发展方面,园本体育活动和身体功能性动作,都可对3-6岁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均衡发展三个年龄段男女生位移类动作和控制类动作的学习效果方面,身体功能性动作练习要优于园本体育活动内容。但仍需对侧滑步、前滑步、前跨跳和踢球技能的身体功能性动作练习内容进行完善。两种练习内容在促进各年龄段幼儿粗大动作发展方面没有显著性别差异。3、身体素质方面,园本体育活动和身体功能性动作都能对3-6岁男女幼儿产生影响。前者对中班和小班幼儿影响较大,集中体现在平衡、灵敏和爆发方面,但多数测试指标较实验前无显著变化;而身体功能性动作练习可以较为全面发展各年龄段幼儿灵敏、速度和平衡等身体素质,在干预效果上要优于园本体育活动内容,但仍需完善男女生在功能性速度模块、功能性灵敏模块和功能性力量模块方面的练习内容。4、行为表现方面,园本体育活动仅能使4-6岁对照组幼儿行为问题得分略低于实验前,无法使中班和小班男女生行为表现问题出现显著性变化。身体功能性动作,可以较为显著改善4-6岁实验组幼儿行为表现问题,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幼儿,其中实验组男生较女生在内向性行为问题改善方面要显著。5、感觉统合方面,园本体育活动内容对5-6岁对照组幼儿前庭功能与本体感觉方面影响较为显著,而触觉防御和学习能力方面改变则不显著。功能性动作练习能对5-6岁实验组男女生感觉统合的四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且效果优于园本体育活动内容。并且,对照组和实验组男女生幼儿,在感觉统合能力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李正云[3]2007年在《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心理辅导(或简称“学校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专业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确立合适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行为,增强社会适应,做出明智的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和明确的区别,它既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某些成分,又具有心理教育的某些功能,但亦有起独特的性质、功能和要求。学校心理辅导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相对发展比较成熟。对我国而言,香港台湾的起步较早,经验丰富,为心理辅导在大陆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大陆的心理辅导起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由大学和中学发轫,自90年代开始逐步渗入小学、甚至幼儿园,伴随着传统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引入,再加上世纪之交的社会大变革给人们心理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学校心理辅导的全面引入和开展理所必然。学校心理辅导的逐步推广必然要求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在理论建设和操作思路上能够提供某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系。学校心理辅导模式即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理念、目标定向、辅导过程、辅导原则和方法的、促进心理辅导功能发挥的一整套操作思路。学校心理辅导模式主要应该回答三个问题:谁应接受辅导;为什么要进行辅导;怎样进行辅导?学校心理辅导模式应该符合三个标准:一要涵盖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二要包括规定着辅导的基本属性的组成要素;三要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或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梳理国内外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在总结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基础上,笔者以我国小学、幼儿园为对象的儿童心理辅导为题,构建适合我国儿童心理辅导的教育渗透·自我成长的儿童心理辅导模式。该模式以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和发展动力理论为哲学基础,以现代教育追求人本化的价值取向要求发展人,特别是发展人的潜能和人格、提高人的价值为教育学基础,以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心理学基础。该模式以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为主旨,回应学校心理辅导和现代教育的双重要求,又与学校教育本质相容,因而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且在实践上也具有可行性。其主要内容有: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融入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健康发展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上,吸取心理辅导的技术,讲究自然渗透于融入,教学要求具体,重视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影响;在教学策略上,强调渗透的有机性、适当性、灵活性;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强调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建立有效的规划,加强反馈,以肯定为主,奖惩得当;在对特定学生、特定问题的处理上,既机智又尊重学生。该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技能,相应领导及组织机构的支持,改变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关教育渗透·自我成长的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理论上可行,实践上的效果与可行性有待研究。笔者以教育实验为主,辅之以录像观察法、测量法、个案法选择上海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做实验试点,采取教师培训(共10个主题、13次以上的活动)和教师心理支持两大途径,以教师教育教学策略及水平、学生个案处理、教师专业成长、儿童行为量表(CBCL)、学生全方位成长等为依据检测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变化水平。结果显示,实施该模式的教育干预实践是有效的,显著降低儿童问题行为发生水平,个案学生亦获得显著。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水平有效提高,教师亦获得专业成长。同时,对教育渗透·自我成长的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的实施应关注以下因素:学校领导及其办学思路上的开放性,学校教师团队的开放与合作性,教师对学校心理辅导的兴趣和准备状态,以及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从追求升学率到追求全人发展的转交。因此,全面实施和推广教育渗透·自我成长的心理辅导模式还需要仔细评估学校的条件与氛围。学校心理辅导的实施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对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探索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许,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存在,只有一种更贴切地呼应实践需要的更好的模式,而这,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全海英[4]2012年在《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3~6岁开始出现,并且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187名幼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学实验,探讨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假设恰当的、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和调查幼儿教师及家长后,利用数理统计(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指标,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调查显示,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其具体情况为,中班幼儿仅在同情行为和安慰行为方面有明显发展;大班和学前班幼儿的帮助行为、捐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守信行为和轮流均有一定发展。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教师、家长观察、幼儿谈话、体质测定及个案等方法,为研究提供辅助性依据。研究中的中班是指3~4岁幼儿、大班是指4~5岁幼儿、学前班是指5~6岁幼儿。研究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促进中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中班明显。2.对促进中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3.对促进大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于促进学前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4.对促进大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对促进学前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没有作用。5.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有非常显著的作用。6.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7.对促进大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8.对促进大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个案研究的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改善个案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作用:首次干预可以使个体不良行为出现频次减少,停止干预会导致不良行为次数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且未达到原始水平,干预具有维持效应;再次进行干预时,被试不良行为的出现次数频率最低。幼儿体质与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具有一定作用,但我国幼儿体质测定过程存在普及性差、反馈机制滞后、测试结果误差大等问题,导致幼儿体质评价缺乏科学性,这将使体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联的研究受到限制。建议:1.应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增加幼儿体育游戏的比重,以发挥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效益。2.应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以保障幼儿体育游戏的权益,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充分发展个性。3.应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以确保幼儿体育教育过程的合理性。4.重视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5.应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以使体育游戏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武建芬[5]2006年在《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研究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从最初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问题的关注,逐渐转向探讨心理理论发展的个体差异及其社会交往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鉴于同伴交往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与心理理论的相互作用机制尤为引人瞩目。 本研究旨在考察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主要是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交往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这将有助于从社会交往经验的角度来理解儿童心理理论发生发展的机制和过程,并对培养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发展其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的第一部分对国内外二十余年来有关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心理理论与社会交往关系等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比较详尽系统的回顾。一是介绍了心理理论概念的发展和经典的研究范式。二是阐述并简析了该领域几种较重要的理论观点。接下来重点综述和评析了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交往经验和同伴交往经验,同时对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这一领域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先前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就是在设计上多停留于静态的或横断的相关研究,缺乏动态追踪和具有生态学意义的自然观察研究,从而不能确定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机制,对学前教育的实践指导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只有通过实验操作,使儿童暴露于有关心理状态的信息中,我们才能评估在儿童心理理解上的因果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其中,研究一探讨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同伴交往能力、同伴提名、同伴交往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给幼儿施测多个经典心理理论任务,分别使用教师评定法和同伴提名法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和同伴地位(4岁以上)进行了静态的评定,同时运用录像观察技术对3—4岁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了自然观察,结果表明:(1)幼儿的心理理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4岁是幼儿心理理论能力获得的关键期。4岁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显著优于3岁幼儿,而且多种心理理论任务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这种相关依然存在。(2)3—4岁幼儿的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因素,这种相关依然存在。(3)4岁以上幼儿的“被喜欢”提名与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与“不被喜欢”提名之间相关不显著,而且幼儿在同伴中的受欢迎程度与其心理理论能力之间
谢丽[6]2014年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陆续出台诸多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有效地保证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探讨和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有关该领域的文献和专著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一方面为从事学前教育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参考的文献;另一方面也为学者们检索和遴选合适的文献增加了难度。文献计量学的多种研究方法,可以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把握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而且该方法也被逐渐应用到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并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作者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文献计量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学前教育学核心期刊《学前教育研究》和心理学核心期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心理科学进展》中所刊载的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将文献按发表时间分1993-1999年、2000-2006年和2007-2013年三个时间段,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从文献中提取出的作者、期刊来源、科研机构、关键词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概况,揭示出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动态趋势,得出相应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在1993-2013年间,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在1993-2013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在所有的科研机构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力量不容小觑,其他科研机构在学前儿童心理学领域也非常活跃;(3)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陈会昌、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李红、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杨丽珠表现突出,与其他作者合作紧密;(4)在期刊载文量的分析中,《学前教育研究》刊载的文献远远领先于其他七种期刊,地位和作用显著;(5)在1993-1999年、2000-2006年、2007-2013年三个时间段中,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热点,在21年间研究热点的发展趋势不一,有的发展平稳,有的逐渐消失,有的新近出现。(6)根据关键词的突现率得出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前沿主题有“趋弱型”和“最新型”两种。
金芳[7]2014年在《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文中提出人格的完善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塑造健全人格是当前教育倡导的方向。目前,国外关于人格培养主要集中在对人格缺陷患者的干预和对青少年群体道德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而国内对于人格的培养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对人格特质的培养研究多,对整体人格的塑造少。在研究对象上,对大学生群体关注多,对幼儿群体关注少。幼儿期是个体人格开始形成时期,也是多种人格特质发展的关键期,早期形成的个性品质影响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我们应立足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参考,以幼儿人格理论研究为基础,构建有效的人格教育体系,以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研究1: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目标的构建。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幼儿健全人格教育的意义及原则,然后编制了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目标确立的教师评定问卷,让幼儿教师对问卷中列出的15个幼儿人格特质项进行重要性排序,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研究确定了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总目标。以总目标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又提出了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年龄阶段目标。研究2:幼儿健全人格教育游戏活动库设计。本研究以发展幼儿的积极人格特质为目标,以幼儿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和年龄阶段目标为依据,以游戏为教育载体,为3~6岁幼儿设计人格教育游戏库。通过一系列的修订方法最终确定了54个人格教育游戏,并通过预实验进一步完善和检验了人格教育游戏。研究3:幼儿健全人格促进的教育现场实验。本研究以人格教育游戏库为自变量,以幼儿人格发展为因变量,使用问卷评定和情境实验两种测评方式,在一所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分别选择实验班和控制班开展半年的教育现场实验,以此验证人格教育游戏的有效性。研究4: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基于自我控制的分析。本研究以幼儿人格结构中的核心特质——自我控制为测量的因变量,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进行现场实验,采用Go/Nogo实验任务范式,考察自我控制游戏训练对幼儿神经生理变化的影响情况,进一步从生理角度揭示了人格教育游戏的有效性。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未来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并贯彻以幼儿为本、以社会为本和以知识为本三个本位于一体的原则。2.幼儿人格结构是幼儿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是幼儿人格结构中的典型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即为认真尽责,自我控制,诚实礼貌,合作交往,自主进取,自尊自信,情绪适应,同情助人,探索创造的和谐发展。3.幼儿健全人格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和发展的关键期,应依据各人格特质的年龄特点、当前国家关于幼儿发展的相关条例和幼儿园教育实际提出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年龄阶段目标。4.幼儿健全人格教育应选择最佳的教育载体,游戏自身所具有的体验性和教育性使其能够成为幼儿健全人格教育的最佳载体。5.幼儿健全人格教育实践的关键在于设计有效的教育实验因子。综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积极心理学的人格培养理论和发展的关键期理论,以发展幼儿积极人格特质为目标,依据幼儿积极人格特质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关键期设计的54个人格教育游戏是有效的,能够作为幼儿健全人格教育实验的自变量。6.采用准实验设计,运用问卷评定和情境实验评定两种方式开展的小、中、大班三个年级的教育现场实验说明了人格教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两种评定方式的结果基本一致。7.自我控制作为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既受生理成熟的影响,也受到教育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实验组对照组幼儿实验前后的Nogo-N2和Nogo-P3成分的平均波幅变化情况说明了自我控制游戏对幼儿的神经生理改变的影响,也进一步证实了人格教育游戏的有效性。
苗利娟[8]2012年在《私立幼儿园中班幼儿情绪健康的教育干预》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私立幼儿园中班幼儿为对象,目的是设计出一套能够提高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的情绪健康的教育方案。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构出符合幼儿情绪健康的理论模型,然后,依据理论模型编制出《中班幼儿情绪健康的教育干预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群组对照群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模式,从量与质两个方面考察对中班幼儿情绪健康干预的效果,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榜样示范、情境授课等各种干预途径,提高了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上,实验群组幼儿对表情识别、外因情绪理解、愿望情绪理解、信念情绪理解、情绪暗示理解、情绪调节理解和真实、表面情绪的区分理解能力明显提升,但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能力与对照群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在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上,实验群组幼儿对认知重建、发泄、被动应付、问题解决和替代活动这五种策略运用水平明显提升,但自我安慰策略与对照群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
王彩萍[9]2014年在《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5-6岁)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近期乃至终身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有关领域的密切关注。幼儿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以幼儿基本体操作为干预,进行为期15周的实验教学,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心理健康测评进行比较分析,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达到增强幼儿心理健康的目的,从而促进幼儿基本体操的广泛开展。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实验法,采用勒氏幼儿心理健康测量问卷,分别在实验前后进行两次心理健康测量,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幼儿心理健康六个方面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总体水平上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对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有促进作用。2.幼儿基本体操锻炼可以有效的调节和改善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3.幼儿基本体操锻炼能够刺激和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克服学习和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4.幼儿基本体操锻炼能够培养幼儿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5.幼儿基本体操锻炼能改变幼儿孤独、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6.幼儿基本体操锻炼能够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7.幼儿基本体操锻炼能够有助于幼儿语言的良好发展。
何东亮[10]2017年在《幼儿篮球运动对6岁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为主导,把研究幼儿篮球运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作为为突破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幼儿体育的发展情况,掌握了国内幼儿球类运动的研究现状,涉及了幼儿身体素质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围绕幼儿体育的总体目标,探索幼儿篮球课程创编。本文通过运用实验法对幼儿篮球运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选取济南市四所幼儿园,共计240名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将240名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共48名女生,72名男生,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测量幼儿篮球运动前后的幼儿体能与心理指标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分析6岁幼儿篮球运动练习前和12周练习后的6项体能指标、社会技能及心理弹性各维度分和总分的变化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12周试验,进行幼儿篮球运动的幼儿体质体能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提高;2、经过12周试验后,从反映心理的众多指标中选取情感融入、沟通交流、共情、社会技能总分、精神复原、律己克制、坚持不懈、心理弹性总分8项指标进行篮球运动前后的测试,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提高,尤其是社会技能总分、心理弹性总分上升幅度很大。3、幼儿篮球运动能够提高幼儿的韧带和肌肉的弹性、延展性及柔韧性,能够提高幼儿的速度意识、反应速度和灵敏素质,能够促进幼儿腿部力量的发育,提高模仿能力、协调能力及下肢爆发力,能够促进幼儿手关节灵活性及上肢力量、动作准确性,能够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4、幼儿篮球运动在培养幼儿受挫后情绪的恢复、面对困难、意志力等方面的能力效果更为显著。能促进幼儿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的性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本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1、国家教育等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幼儿的体育教学工作,从体质健康、心理发展等角度重新审视和认识幼儿体育。2、更新幼儿体育价值观,根据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确定幼儿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教育价值目标,加大资金、师资、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为幼儿的体育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3、幼儿篮球运动对于提高幼儿的速度素质、灵敏性及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显著,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崇高品质的重要手段,建议能够引入并在幼儿园普及推广。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体育”概念已提出,希望依托移动互联技术研发出智能幼儿体育活动器械、研发幼儿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让幼儿篮球运动的科学性进行数据化传播,幼儿体育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干预实验[D]. 周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00
[2]. 3-6岁幼儿身体功能性动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周喆啸.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 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 李正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全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5]. 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 武建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 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1993-2013年)[D]. 谢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7]. 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D]. 金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8]. 私立幼儿园中班幼儿情绪健康的教育干预[D]. 苗利娟.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9]. 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5-6岁)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彩萍.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0]. 幼儿篮球运动对6岁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D]. 何东亮. 曲阜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