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述评_经济全球化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述评_经济全球化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全球化思想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者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与非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谈论的老话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提出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性,马克思在他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作为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运用的世界市场运行规律。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也把资本在全球的扩张作为其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理论上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必然性、表现及发展趋势等。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结合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西方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经济全球化做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他们主要从世界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世界范围的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问题做了分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下形成的,又是对这种世界经济新格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其思想史根源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不同于流行的西方正统经济发展理论的地方,在于它从阶级的和历史的观点出发,分析当代世界经济的结构特征,揭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展的现存的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条件。而不象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那样从超阶级的和超历史的观点出发论证发挥经济理性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下面所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分析。

1.巴兰论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落后。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中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按照他的看法,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加速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条件,同时它也限制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由于其先前的积累和现在生产的经济剩余的很大一部分被发达国家拿走了,使得不发达国家难以获得为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足够数量的原始积累。来自国外的破坏性竞争窒息了其羽毛未丰的产业,虽然商品流通的扩张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创造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但是这个发展却被迫脱离了其正常的进程,变成了扭曲的、跛足的进程,以适合于西方国家的意图。

按照巴兰的观点,不发达国家陷入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泥沼之中,并遭遇了两个制度的极坏的恶果。进一步说,在不发达国家,由于缺乏西方国家的增长条件,使之不能有健康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国外的渗透,创造了一种相对于总产量的较大的经济剩余(提高剥削率,使总产量的较大部分成为经济剩余),使消费水平下降,甚至低于生存线;另一方面这个经济剩余或者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拿走,或者在不发达国家被特权阶级做非生产性地应用,从而妨碍了其经济发展。

2.弗兰克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弗兰克在其《资本主义和拉丁美洲的不发展》一书中论证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弗兰克的基本论点是,资本主义的演变与扩张产生发展和不发展。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发达国家的不发展是资本主义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弗兰克所说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包括:少数剥削者对大多数人生产的经济剩余的榨取和占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宗主国中心国家和从属国外围国家的结构。这种结构贯穿于资本主义扩张和演变的全过程,以致于这些矛盾时时处处被再生产出来,并持续下去。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演变使得世界的一部分地区产生和维持着不发展,在世界的这一部分地区所生产的经济剩余被世界的另一部分地区剥削,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占有这些剩余。弗兰克指出,这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下面四个重要特征:(1)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相互紧密的经济、政治、 社会和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把甚至最边远的村落和农民都纳入到一个总的一体化体系中;(2)整个体系的垄断结构,其中, 宗主国保持对附属国的垄断力量;(3)当某一垄断制度产生的时候, 对资源的滥用和误导便贯穿于该体系或宗主国一附属国关系链;(4 )作为这种滥用的一部分,附属国所生产的经济剩余大部分或全部,而且不仅是经济剩余,被其地方的、国家的或国际的剥削者剥削和占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最基本的特征是宗主国——附属国关系链。这个宗主国——附属国关系链趋向于从美国和欧洲宗主国中心到落后国家的边远村落的联系。在这二者之间是各种亚宗主国,随垄断程度而变。低于这些亚宗主国的便是附属国,而宗主国则与低于它们的那些国家相联系。由于从全球范围考虑这种宗主国——附属国关系链,落后的附属国的运动规律便由世界宗主国的演变与发展来决定。当宗主国的需要发生变化的时候,附属国便被迫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附属国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但不能改变其依附性的基本结构特征。落后国家的这个变化过程便产生“不发展的发展”。

3.阿明论资本对外扩张。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现实情况论述了资本的对外扩张问题。按照阿明的看法,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在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的特征。他认为,“中心”的结构的第一个特征是它们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内在地产生的,它产生阿明所说的“自动集中的积累”。自动集中的积累导致生产力的累进地发展,即成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虽然阿明认为,就其对资本积累的作用而言,“中心”的内部关系比其与外围的外部关系更为重要,但他非常重视资本的对外扩张,把它看作是“中心”国家的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关键。在一般的层次上,阿明指出,资本主义之所以寻求外部市场,是因为对利润的竞争性追求。竞争驱使资本家寻求原料和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这种扩张既发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发生于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结构之间。特殊地说,阿明认为,资本的对外扩张是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之间矛盾的结果。这种矛盾本身是以一种利润率下降趋势表现出来的。要通过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市场和对外扩展市场来解决。

阿明指出,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他区分了这样三个时期:(1 )直到1880年以前的竞争时期;(2)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垄断时期;(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家垄断时期。就限制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方式而言,第一个时期主要采取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式,资本诉诸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内部和外部措施;第二个时期主要采取资本输出的方式,驱使资本超越其最初积累的地区,以寻求较高的利润率;第三个时期限制利润率下降已不再是主要问题,资本主义借以克服这个问题的方式是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组织剩余的吸收。阿明特别重视第三个时期的特点。按照他的看法,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些重大的结构性变化:(1 )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营的巨型跨国公司的崛起;(2)新的科技革命的影响, 使未来工业引力中心转向新兴工业部门;(3 )技术知识在巨型跨国公司的集中。阿明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传播,使外围国家的扭曲的发展过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一种新的分工在企业内部再生产出来,这导致了一种新形式的国家不平等:中心国家生产软件和复杂的设备,外围国家则只能生产硬件。由于在企业中使分工国际化,也加深了不平等交换。

4.伊曼努尔论不平等交换和国际剥削。伊曼努尔在《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一书中,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基础,分析了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对欠发达国家的国际剥削。伊曼努尔的一个关键的理论观点是资本有机构成同工资相联系的观点。他认为,工资是独立的变量,而且决定资本有机构成和国际分工。因此,因工资不平等而引起的价值转移是首要的。因为不发达国家的低工资,造成其低资本有机构成,形成不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有的地位,从而形成剩余价值的转移,使交换具有了不平等的性质。伊曼努尔关于剥削依赖于各国间的工资差别的论断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性质,它构成了第三世界受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的客观基础。

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向发达国家转移,促进了后者的发展,阻碍了前者的发展。价值从低工资国家向高工资国家的转移,促进了高工资国家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从而使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累进地扩大,吸引新的资本流入。新资本的流入又是构成高工资的因素,从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构成第二轮价值从穷国向富国的转移。另一方面,穷国工资继续维系在工人的最低的物质生存水平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则源源不断地流向富国,从而破坏了其积累和增长的手段。进一步地说,穷国劳动力价值的降低,使得它不利于采用节省人力和提高固定资本投资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结果使得穷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世界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特别是低于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这变成了价值从穷国向富国转移的机制,贫困引起贫困。”

5.帕洛依克斯论资本的国际化。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关于资本循环的分析,把资本定义为自我扩展的价值, 是通过一些阶段或循环的资本运动。资本有三种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和生产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即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资本,是唯一把三个资本形式的循环结合为一体的资本形式。资本的自我扩张把其本身划分为工业、商业、金融等部门的资本。由于生产和流通的统一使资本得以存在和再生产出来。当社会资本的自我扩张超越某一点时,资本三个循环的统一便不能仅仅在单一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充分实现,于是便出现了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根源于不平衡发展规律。资本国际化表明,世界范围的不平等的再生产不是资本的最终目标,而是通过将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融合形成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条件。从历史上看,资本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商品资本国际化的动态特征是持续的贸易的扩展,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对落后国家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转变施加了影响和压力。在第二阶段,在落后国家发生了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变,这时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了。这一阶段同列宁的帝国主义概念相一致。货币资本循环国际化背后的力量是资本主义把一切生产转化为发达的商品输出的内在趋势。这个阶段以货币资本积累为特征。而且,由于货币资本循环的国际化而大大便利了货币资本的积累,并且也促进了落后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第三阶段,生产资本的国际化。这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第三世界的支配,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资产阶级,这个阶级试图在其地方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磨合联系,推动生产的国际化。这时生产资本的扩张变得重要了,并引起了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生产资本的国际化也强化了其他形式的资本循环的国际化,并广泛传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扩大了国际分工,加速了第三世界工业化的趋势(但并不改变其经济依附性)。

6.伯克特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的论文中指出,新古典发展理论关于非管制性的金融制度和市场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观点是过于乐观了。他认为,新古典理论没有把金融发展同下面的因素联系起来:(1)资本积累过程中阶级关系的发展;(2)资本积累的竞争的动态过程,包括资本积聚和集中以及积累过程中的不平衡发展。伯克特认为,第三世界金融发展和政策是受这些国家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调节的,而这个分工的不平等发展是由全球范围的不平衡的资本积累的发展引起的。第三世界国家资本积累的过程,其国内统治阶级维持或改变其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都体现一定的阶级利益,应从这种阶级利益出发去调整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伯克特指出,从历史上看,全球范围的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这既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发展的过程,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

不难看出,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当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各方面表现所做的科学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根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支配和依附关系,资本对外扩张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国际不平等交换,资本国际化,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等,都做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这对于我们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也为我们采取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术语说,在“中心——外围”的世界经济结构中、中国还属于“外围国家”,顶多算得上一个“半外围国家”。中国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同世界市场接轨,在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以后,象我国在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力以后那样,要有所作为,要敢于对国际贸易组织规定的危害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规则、条款提出修改意见,要为改变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局面做出努力。

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分析

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分析的经济思想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说”和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说”一直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等发展起来的要素禀赋说则论证了各国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实行国际分工对于增进世界福利的重要意义,成了当代西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这些分析不过是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关于国内资源最优化分析在国际范围的应用和推广。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国际分工象一国之内的分工一样,理性的经济活动者总是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相对有利的方面进行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的经济活动。各国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是可以互相流动的。这种资源的国际流动也体现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资本输出国家看,它要从资本输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资本输入国家看,它要从资本输入中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样,国际上的资源的自由流动,或资本的自由输入或输出,最终将实现全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福利的最大化。这里,也没有剥削,所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或格局是平等而合理的,是体现世界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的经济结构或格局。因此,经济分析的任务在于指出实现世界范围资源最优配置和福利最大化的途径,确定最优的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方案或政策,如消除贸易壁垒,推进自由贸易等等。这种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离开阶级分析,离开各国的经济制度分析,进行超阶级、超制度的所谓最优化分析,在客观上是为具有经济优势的发达国家从经济落后国家获取经济剩余服务的。当然这种分析也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认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于发展经济的意义,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的政策。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也不乏揭露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经济学家。例如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以“回流效应”和“传播效应”概念,论证了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利地位。缪尔达尔认为,国际贸易、富国和穷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将为穷国造成“回流效应”。在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必使前者更强而使后者更弱。外国投资者在不发达国家的投资是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投资的结果,是从不发达国家获取大量的利润,这势必使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另外,流向不发达国家的资本,主要被导向于初级出口产品的生产部门,为发达国家攫取大量的工业原料开了方便之门。缪尔达尔的上述分析很接近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分析,但较之马克思主义,仍有重大的差别。缪尔达尔的分析基本上属于现象的描述,没有揭示发生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的制度的原因。另外,他把解决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希望寄托于发达国家的政府身上,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完全是一种幻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一些经济学家又从跨国公司的发展、技术进步、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新的国际分工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全球化问题。在一篇题为《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及其影响》的署名研究论文中,对全球化下了这样的定义:“交通和通讯的创新使世界一体化了,同时,政治管制还把世界划分为许多部分。这是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使国际经济活动自由化的结果。这个日益增加的国际经济活动被称为全球化。”这个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商品不断增加而对市场的需要,不断通过发展交通运输以扩大市场边界的理论观点的引伸。在这里,交通和通讯的创新是实现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手段。但他没有象马克思那样深刻地揭示这种交通和通讯创新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扩张性的原因。而且还应把全球化看作是资本主义产生以来长期对外扩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数十年努力使国际经济活动自由化的结果”。该文认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贸易自由化;(2)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FID)的自由化。 该文有三点结论:(1)在长期,全球化可能增加全球的收入;(2)在短期,由自由化所引致的资本流动对低工资国家的工资和就业可能有负面影响;(3)由于跨国界生产方面变化的时间滞后, 将引起短期内资本不能充分利用,并使国外部门和国内部门对劳动的需求减少,使失业率提高。

美国结构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蔡斯——邓思在其论经济全球化的著作《全球化的形成:世界经济的结构》中,论述了自1945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变化,从资本的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世界阶级和世界国家的形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全球化形成。该书指出,无可否认,自1945年以来,跨国公司在数量和重要性上都增长了。就其所有权而言,多数跨国公司为“中心”的某一单个国家所有和控制(也有个别跨国公司是为多国所有的),但跨国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捆住自己的手脚,即使国家对生产的直接管理增长了,但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中仍然在对跨国公司权利的经济控制和政治控制上保留了重要的差别。跨国公司继续依赖国家来保证经济的正常秩序,但它们也需要世界秩序。这需要在最强大的中心国家间有一相当稳定的联盟。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是因其摆脱相互对立的国家的能力而获取巨额利润的,它们希望维持多国制度所保证的灵活性。这表明,跨国公司的发展既是一国的,又是世界的,是生产的世界性增强的表现。该书在谈到新的国际分工时,也坚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说的“中心—外围”结构,区分了“中心”的生产和“外围”的生产。“中心”的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的,雇用有技能的高工资的劳动;“外围”的生产则是劳动密集型的,雇用廉价的、常常在政治上受压迫的劳动。在“中心”地区具有“中心”特征的生产占支配的地位,而在“外围”地区则存在相反的条件。这意味着,在“中心”国家内可能存在“外围”生产的死角。把“半外围”国家定义为兼有“中心”生产和“外围”生产特征的国家。 该书在第4章专门设了一节论述所谓世界阶级和世界国家形成问题。该书认为,自现代世界体系出现之日起,就存在一个世界资产阶级,但它是一个成分不同的、竞争的和冲突的阶级。外围的资产者雇用受压迫的劳动者为了向中心出口而继续生产:中心的资产者,按国家、部门和执掌权柄来划分,在其中间结成联盟或发动战争。这些联盟常常是跨越中心国家的国界的。无可否认,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增长,中心内部的资本主义联盟的经常性和重要性都增加了。在该书第4章第5节“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标题下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参加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时社会主义国家最令人困惑的特征是相互以非社会主义的态度对待,这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属正常行为的民族主义和国家间竞争的继续。

该书的有些分析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观点相类似,但从全书的基本内容看属于西方结构主义经济理论观点,所以,把它列入非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经济范畴。显然,该书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对于我们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其参考和借鉴的意义在于,这些分析较多地从经济运行和实现各国经济活动最优化的角度探讨了国际经济发展和经贸关系问题。例如,他们主张各国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主张资本、技术知识、管理和劳动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主张自由的世界贸易,消除贸易壁垒等,都是有利于世界经贸关系发展的,对于我们进行正常的经贸活动不无启发性。作为世界市场上的经济活动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活动者,西方经济学家们的分析贯彻了经济理性原则,掌握这些理论,有利于我们成为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活动者。而且,这些理论又是制定世界市场和其他世界经济活动领域行为规则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对于掌握世界经济活动领域的规则也是必需的。

标签:;  ;  ;  ;  ;  ;  ;  ;  ;  ;  ;  ;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思想述评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