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蔡元培“实物写生”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物论文,蔡元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18年2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组织北大画法研究会,是一种具体而直接的、冲击中国画内在稳定性的活动。该会成立之初便倡言:“画有雅俗之别,所谓雅者,谓志趣高尚,胸襟潇洒,则落笔自殊凡俗,非谓不循规矩,随意涂抹,即是以标异于庸俗也。”并言之本会虽为课余之作,然既有志于研究,“不可不以研究科学之精神贯注之”。所谓“科学之精神研究之”即“希望这个研究会对中国画界的除旧布新,起一点启蒙作用。从事美术的人要终身不舍,兴到即来,时过情过,不持之以恒,断无成就”。而且,从北大画法研究会成立之初聘请的导师名单来看——李毅士、钱稻荪、贝季美、冯汉叔、徐悲鸿、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等人,它是具有相当号召力的。且北京大学在当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中心,经五四运动之后,其活动对当时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力,足以引发时人关注。故而,以“以研究科学之精神注之”为旗帜的画法研究会,加之蔡元培在美术教育领域所具有的影响力,共同形成了一种具有官方色彩的、推动西方艺术思想的潮流。这势必会对画界产生一定的冲击,成为推动中国画走向“革新”的重要动力。在这种背景之下,蔡元培于画法研究会成立之次年发表“实物写生”观念之时,中国画体系内曾经的平静终于有所松动,并开始应对这种冲击出现了以维护传统为旗帜的反作用力,紧随其后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文人画之价值》,似乎便是这种反作用力的某种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