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锋[1]2003年在《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文中提出本文总结了人们对通货紧缩问题研究的有关成果,就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机理以及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把通货紧缩区分为温和型通货紧缩和危害型通货紧缩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了重点考察。本文对“合成谬误”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合成谬误具有自我强化和相互促进的特点,在经济遭受负向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这使总有效需求累积性收缩,通货紧缩因此得以自我维持,并被不断加深;合成谬误发展的结果是引起短期内经济波动发生转换,而这正是由于合成谬误所具有的个量与总量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这一根本特征所决定的。文章论证了合成谬误是一种“宏观市场失灵”,因而稳定化政策是政府的必然选择。本文所做的工作还包括对通货紧缩环境中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以及政府(央行)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货币角度对物价变动和通货紧缩的形成作了探讨,最后对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90年代初期以来过度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而抑制高通胀的“双紧”政策、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则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加剧或延长了我国的通货紧缩。文章也说明了推进各种制度性和物理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浩[2]200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总结了这些思想的理论特点。本文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中国通货紧缩所具有的特征,分六个专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在1999年下半年形成“中国已经存在通货紧缩”这一基本共识之前,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什么是通货紧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叁类观点进行了重点论述。而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必然是对通货紧缩判断标准的争鸣,因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对通货紧缩状况判断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易纲等人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所持的观点。本文也对通货紧缩的利弊和经济效应的讨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1999年以后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问题,主要包括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的问题。由于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是经济学界争论最激烈,也是最充分的专题,因此,笔者着重进行了论述,不但对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每一个专题, 都如实地反映了思想认识的历史。同时将通货紧缩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同当时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较好地把握通货紧缩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缘由。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体系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理论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逻辑性与客观性、发展的借鉴性以及发展的继续探索性。但毕竟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如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通货紧缩经济现象的国际化以及对通货紧缩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贾庆军[3]200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围绕制度创新这条主线,从思想史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本课题的研究注重了对理论和文献的挖掘,涉及了一百多位学者的文章和着作。既评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思想观点,也整理了当时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随着改革的进展,一些观点已被尘封,许多分歧也已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的思想火花推动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进步。在研究中本课题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显示了制度变迁对中国货币政策理论日臻成熟的重要影响。 为了使整个课题更具系统性,在研究中将有关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分成了八个专题,前叁个专题分别研究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第四个专题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求机制的演变,为后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第五和第六个专题分别介绍和评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和通货紧缩理论,揭示了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中经验积累的历程。第七个专题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及相关理论。第八个专题探讨了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总结了货币政策发挥效用的机制与相互关系。
李景曈[4]2009年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以至于今天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无一例外的都与两种经济现象有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经济生活中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现象,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联系就在于特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这种状态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在生产领域危及实体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进行了一次不公平的物质利益转移,它的出现会使人们投资、消费的心理预期变得萎靡不振,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影响到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不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曾先后出现了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而且在90年代末期遇到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的困扰。本世纪在我国经济即将走出通货紧缩的困扰之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出乎意料的出现持续不断的攀升,并于2007年突破被认为是“严重通胀”标志的5%大关,创出了1997年2月以来的10年新高,阔别中国10年之久的通货膨胀再次卷土重来,不期而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我国金融稳定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关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揭示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原因,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已经成为我国理论和实践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要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本文从科学界定、阐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涵义和相关理论入手,以“转换”为核心,揭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规律,探究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转换的过程和特点,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转换的原因,提出维护我国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措施。全部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考察。界定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概念,阐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相关理论。第二章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一般轨迹、基本特征及差异的研究。揭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发生的一般轨迹: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的转换和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转换,探究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的一般特征和差异性。第叁章是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过程及特点。阐述了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过程,通过分析每一个转换过程的表现,揭示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的特点。第四章是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原因分析。阐述了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是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及其反向运动,市场体制不完善,宏观调控失当,国际经济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第五章是我国防范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对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科学发展,为防止“相互转换”奠定所需的客观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与机制,为防止“相互转换”提供体制保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为防范“相互转换”提供正确的政策支撑;实现内外经济平衡发展,为防范“相互转换”创造所需的外部条件。
刘贵鹏[5]2011年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叁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叁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叁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叁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王顺华[6]2003年在《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文中认为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控或干预经济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尽管自始至终存在着“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两种观点的持续争论和两种政策的交替使用,但进入20世纪后期,这两种相左的观点大有相互融合,在对立中走向折衷之势。各国政府在政策选择和操作中,都注意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国经济是初步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是处在体制转型中的经济,也是走向开放的经济,因而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更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本文选择了一个重要时段(1988-2002年)作为背景,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治理通货紧缩这两大课题和调控过程作为内容,系统地考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90年代前后期,我国实行了两次政策取向完全不同的宏观调控。这两次宏观调控的政策出台背景、政策实施内容、政策操作过程、政策执行效果和政策协调配合各有什么特点?两者如何衔接、如何转换?本文用两章(第2、3章)分别进行了详尽考察。以实现经济“软着陆”为主旨的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为主,配合以相应的财政政策,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和组织措施,终于成功地避免了以往调控后出现的经济大起大落现象,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经济“软着陆”成功实现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加剧,成为新阶段困扰经济运行的新的因素。为应对国内通货紧缩,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确立了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并果断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方向性的重大调整,即由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转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1998-2002年的宏观调控中,扩大内需的政策内容不断充实,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这两次成功的宏观调控,使我国既积累了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的经验,又创造了扩大国内需求,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这两方面的经验弥足珍贵。与两次宏观调控的过程相伴随,对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这些争论的深入展开,推动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宏观调控实践的创新。本文结合考察进行了评述。<WP=4>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是选择和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各有什么样的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两者内部和两者之间如何达配组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应当如何进行政策选择?怎样搞好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协调?这是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专辟一章(第4章),围绕紧缩与扩张的政策选择和协调这一主线,对上述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一般结论。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保持短期政策目标与中长期体制改革方向的一致性,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的进程基本同步。1992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大步推进,加快了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的进程,这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构微观基础;通过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构造调控平台;通过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调控手段;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拓展调控空间。所有这些,构成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也成为本文第5章论述的主要内容。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积累的两方面的重要经验,对21世纪初期我国有效地选择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21新世纪头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中国面对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体制转轨的大背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大环境。面对这种发展的新态势,21世纪初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如何选择?本文第6章提出了建议。研究我国90年代来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有正确的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结合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系统和归纳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采用这些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尽可能地贴近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现实,尽可能地刻画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轨迹,尽可能地反映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全貌,尽可能地体现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最新成果。
高越青[7]2015年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叁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着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着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袅[8]2015年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产能超过需求本是经济运行中的常见现象,一定程度的过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在企业之间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氛围。但超过限度的产能过剩却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行业利润下降,企业大量亏损甚至倒闭。产能过剩不但影响行业内企业的利润和工人的就业,而且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极大的破坏,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困扰中国经济,政策部门对此高度关注,并将产能过剩作为工作重点。在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是相分离的,为了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资金,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吸引企业来本地进行投资,通过给予企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投资,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除此之外,现阶段的官员考核体制是用GDP作为衡量标准的,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地方官员扩大投资的激励被进一步扩大,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土地优惠,银行系统预算的软约束也助长了政府的这一行为。由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所以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妥善处理产能过剩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的产能过剩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讨论。本文在国内外产能过剩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政府投资的分析视角入手,考察了我国产能过剩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我国产能过剩的传导路径与经济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回顾与评价,通过对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考察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率及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抑制产能过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财政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本文具体包括7章: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分析框架,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一般分析。对政府投资、产能过剩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进出壁垒与过度进入叁个方面介绍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产业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产能过剩的宏观诱因,厂商类别与行为是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并对政府性产能过剩与非政府性产能过剩进行说明。第3章,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考察与治理评价。通过对我国产能过剩演变过程的介绍,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我国产能过剩的传导路径及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我国产能过剩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回顾与评价。第4章,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介绍了政府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理论实证;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利用区域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趋同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和研究。第5章,市场经济国家抑制产能过剩的经验与借鉴。分国别对美国、德国、日本抑制产能过剩的实践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得出对我国抑制产能过剩的启示。第6章及第7章,基于本文对我国产能过剩状况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本文观点与结论如下:1.本文所研究的产能过剩,指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所产生的市场上产品的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能力的状态。2.本文所研究的政府投资是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额之和,具体包括叁个领域:一是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二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叁是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在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方面,低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以及企业的过度进入都会导致产能过剩的形成。从供求方面来看,投资需求不断释放,产能持续扩大,供给不断增加,而消费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出现的结果必定是产能过剩,这也是产能过剩的宏观诱因。而从不同厂商的行为来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为补充的市场经济竞争新格局,构成了产能过剩的微观基础。4.在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至于非公有制企业,受现行政治经济体制所囿,也很容易和地方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这都将使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在我国的分税制财政制度下,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意愿扩大投资,而现阶段的官员考核制度又是用GDP作为衡量标准的,地方官员在此激励下有更大的动力吸引企业到本地进行投资,土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土地优惠,银行系统预算的软约束也助长了这一行为。5.在地方政府投资与产能过剩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取计量经济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地方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及我国产能过剩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投资的效率远低于私人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同时,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方税收竞争加剧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我国产能利用率分为叁个档次,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6.产能过剩可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行政调控、经济调节及法律调控叁种。通过对我国产能过剩宏观调控措施的回顾,这叁种手段的运用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我国政府投资冲动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本文主要从健全财政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包括:(1)转变财政政策方向,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2)完善财政分权体制,遏制盲目投资与重复建设;(3)出台抑制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4)建立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5)完善抑制产能过剩的金融政策;(6)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及优化社会保障机制。本文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创新:1.从政府投资分析视角入手,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揭示了政府投资,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对产能过剩形成的作用方式,指明我国产能过剩的根本成因在于相应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地方政府能够对地方经济及企业投资进行过度干预。2.本文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地方政府投资效率进行了经验分析,包含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方法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的效率远低于私人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方面,政府投资的效率较低,且在下降,不仅如此,政府投资过量还会对私人投资造成挤出效应,打破市场的有序竞争环境。3.本文采取区域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税收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及税收与产业结构趋同度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它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程度不同,作用方向也不同。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物质资本投资和地区间税收竞争将会恶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而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则能够缓解产业结构趋同,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人力资本投资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和研究,发现我国产能利用率分为叁个档次:一是以上海、江苏、福建及广东为代表的非产能过剩区域;二是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轻微过剩区域;叁是以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为代表的严重过剩区域。进一步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的产能过剩程度。本文尚有不足,一是受收集资料渠道有限所影响,在国外产能过剩文献研究方面没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文献资料,导致国外文献述评方面的研究不够厚重,文章里面产能过剩方面的例子也比较少;二是由于本人所学有限,又没有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对如何治理产能过剩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有针对性,希望随着日后学习领悟和工作体会的加深能够有进一步的理解。
韩立达[9]2004年在《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详细地分析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的方法,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界限,最后建立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并结合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时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周期、不确定性与房地产预警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和结合我国房地产预警的实践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建立了房地产预警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以一种新的角度揭示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内在逻辑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警情、警兆及警限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分析。其次,本文以房地产经济周期并结合周期变动的特点来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为主线,其主要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的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同时在对相关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了一些计量经济学方法,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前者的直接运用。事实上,现有的城市房地产预警在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分析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如果仅注重理论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尽管这些分散的多角度的论述能给有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方法,所以,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收集相关的实证资料和大量的数据。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房地产经济预警理论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确定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典型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数据来检验我们建立的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理论能够应用于实践。 论文的第1章是作为导论和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等进行了提纲挈领地阐述。 论文的第2章到第3章是对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关于房地四川大举偏士学位论文产经济的长期均衡、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双向因果和协整关系、房地产经济周期以及经济预替理论方法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详细分析。首先,论文借用了目前被学者接受的四象限分析模型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及内部依存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指出了房地产市场长期均衡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外部干扰,这些干扰既有来自包括经济增长、长期利率、金融信贷等为主的宏观经济变t,也有包括政府资助房地产(住宅)、地方政府的开发管制、金融监管措施、房地产税收等在内的公共政策影响。由于这些外部的千扰,会使房地产经济面临大盘的不确定性。紧接着我们对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展开了分析,它主要包括不确定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基础、不确定性研究的计级经济模型选择以及房地产经济运行中的大t不确定性问题,针对房地产经济外部干扰而引起的内部传导,有针对性的阐述了房地产经济的不确定性的类型和形态,其目的是为后面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和预替指标体系奠定理论分析基础.然后,我们结合葛兰杰(Granger)双变盆因果性检验模型,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计算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与GDP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且是长期平稳系列,这从定盆分析方面验证了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对基本理论分析的深入,我们开始在此基础上对房地产的经济周期展开讨论,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和经济周期理论、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随机经济周期理论、国内外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理论研究、经济预普的研究范式等。这些基础理论的分析为建立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佐证。在本章的最后,我们结合当前对房地产泡沫的讨论,分析了房地产预替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详细探讨了房地产泡沫的基本含义、房地产泡沫侧度方法、关于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预替监测、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控制策略等。 论文的第4章是本文的总体分析框架。在探讨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预普系统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的定义后,界定了城市房地产预替系统的基本内涵,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评析了城市房地产预普方法.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提出了我国城市房地产预普系统的构建思路,尤其是构造了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与国家房地产预替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思路,对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替系统中的应用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块,从而为后面各章的分析提供了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理论分析构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第5章到第7章是对建立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具体动态和详细的分析,也是本文的重点。由于建立一个理论分析透彻,又有定量分析并基于实践基础的警情指标是房地产预警系统的关键和核心。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的投资过热和投资萎缩等房地产经济的不正常表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分析了房地产警情的基本特征和各种实际意义,进而对房地产经济警情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提出了房地产价格指数是反映房地产经济等情的核心指标,为了深化对房地产价格指数的认识,我们详细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含义及特征、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我国
尤建强[10]2002年在《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文中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家所探讨的永恒的主题。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长远的影响,研究通货膨胀的成因,如何在通胀和产量之间取舍,如何避免恶性通胀是每个政府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如果说什么问题一下子就能激烈争论的,那么一定是税收问题。如税收的累进程度,税负最终由谁负担?是向富人征税呢?还是向穷人征税?让经济学家无地自容的是,当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用于实践后,却让现实打得头破血流。从理论上来说,人头税是唯一不影响效率的税种。但是当撒切尔夫人征收人头税时,看看她激起了多大的民愤。对此问题上,拉姆齐、米尔利斯、斯蒂格利茨对税收税制进行了出色的研究。后两位学者已经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拉姆齐在其导师凯恩斯的指导下,利用当时已取得的成果,成功地提炼了一个有价值的结论:对n种商品征税,使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都下降相同的比例。但该结论的假设前提是,消费者具有相同的特征。也就是说,该结论仅考虑了效率问题,而忽视了公平问题。早在60年代,米尔利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加入了对公平问题的考虑,他拓展拉姆齐的结论,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本人通过研究生叁年的学习,认识到拉姆齐方程仍然有如下不足之处。1、仅对消费品征税。我们都知道,社会总产品包括两个部分,资本品和消费品,而收入也分为两个部分,消费和储蓄。如果仅对消费征税,就会导致消费品生产部门萎缩,那么按照维克塞尔理论,就会导致原有均衡的生产结构发生破坏。2、经济模型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在拉姆齐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储蓄因素,所有收入都在当期一次花光用尽。根据生命周期假设,消费者应该尽量使各项消费量均等化。那么消费者应该在收入高的时候多储蓄一些,收入低的时期少储蓄一些,而不是在当期内把收入花<WP=3>光用尽。那么当对消费品进行征税,无疑会缩小消费,扩大储蓄,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原有的消费模式,值得研究。3、拉姆齐没有考虑公平问题,但这个问题已经由米尔利斯解决了。4、拉姆齐没有考虑货币因素。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由于排斥了货币因素,仅仅是物物交换的简单经济,受到了普遍的批评。而拉姆齐把各个消费品囊括在一个统一的经济模型中,同样没有考虑货币因素,这是不现实的。自从货币产生后,整个经济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一极是货币。不考虑货币因素是不合理的。本文作者才疏学浅,无力解决头两个问题,对于第叁个问题,我倒有一些低劣的思想,把它拿出来,只不过想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效果。把货币引进模型,假设其是第n+1种商品。货币最初在历史上就是一种商品,在原始社会,羊、贝壳、布泉、盐都充当过货币,而羊、贝壳、盐本身就是商品。在近代,金银以其价值大、易分割、可长期保存的特点充当货币。而金银本身有许多实际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当把货币引入模型,就不得不考虑货币的真实余额效应,本文在引入过程中,出现了一堆意想不到的技术问题,本文尽量自选解决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对货币征税,是经济学家普遍不赞成的一种征税方式。弗里德曼先生、哈耶克先生尤其不赞成。但作者认为,人头税在实际当中是行不通的,而其余任何方法都对经济效率造成损害,那么只要处理得当,对通货膨胀征税,也不无不可。过高的通货膨胀是有害的,而恶性通货膨胀则贻害无穷。但是一个国家一旦陷入通货紧缩,那么其经济往往表现为低增长、高失业,例如1990年代到现在的日本,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是合理的。既然涉及到通胀问题,本文花了大量篇幅,对通货膨胀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以求更好把握通胀的优点及缺点。<WP=4>全文除导言这外共分四章。第一章,通货膨胀的定义。本文引述了对于通货膨胀的不同定义,分析该四种定义的优缺点。货币制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作者引经据典,说明在金属本位下,也有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基础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说明尽管在基础货币的发行往往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多,但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较低,但不能带来产出量的增长;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较高,但能带来产出量的增长。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内生关系,说明财政赤字会导致通货膨胀,在一国外汇储备消耗殆尽,且借贷能力有限时,既无法从国外借到贷款,又无法从国内公众获得贷款,那么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正相关。赤字多严重,通货膨胀多严重,恶性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税与铸币税的关系。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的定义,两者的异同,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两者是截然不同,然而在高通货膨胀下,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下,两者是几乎相同的。原因在于在低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一国经济增长为正,那么铸币收入大于通货膨胀税。铸币税与汇率制度的差异,在固定汇率下,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的内在因素,因为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增长是内生的,货币的发行实际上以国内外汇储备的减少为代价的。那么由于政府有稳定汇率的义务,所以铸币税是不可以任意提取的。实际上,很多国家正是以固定汇率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而一国一旦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
参考文献:
[1].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D]. 卢建锋. 安徽大学. 2003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 王浩. 复旦大学. 2003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 贾庆军. 复旦大学. 2004
[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研究[D]. 李景曈.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 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
[6]. 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D]. 王顺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3
[7].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8].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王袅.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9]. 我国城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D]. 韩立达. 四川大学. 2004
[10]. 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 尤建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标签:金融论文; 产能过剩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通货紧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房地产业论文; 投资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