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设计分析论文_刘加美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基础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本文根据工程案例,对建筑基础设计过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设计

一、工程概况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9.04万m2,共3栋塔楼(简称:A、B、C),局部2层裙楼,为剪力墙结构,纯地下室为框架结构。工程设计相对标高+0.00相当于1985黄海高程59.60;其中2栋地下一层,地上19层,结构主体高度58.000;1栋地下一层,地上12层,结构主体高度36.600;裙楼地下一层,地上2层,结构主体高度7.400。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抗震等级四级,建筑场地类别Ⅲ类,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40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1.3,基本雪压0.40 kN/m2,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采用HRB400。抗浮设防水位按1.5m(高程55.93m)。设计荷载均按相应现行荷载规范进行取值。

二、场地地质情况

三、基础设计

本工程为多栋建筑组成的综合住宅小区(详见图1),各部分的基底反力及上部结构刚度差别较大,因此设计基础时宜分别分开处理,同时需考虑相互之间的影响。

(1)塔楼基础设计

经过上部结构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2.4条的规定,对该项目各子工程天然地基基础形式进行了初步计算,持力层暂时按第③粉质粘土层,并对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以上初步计算场地内裙楼地下室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 A、B、C栋住宅楼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

基础对比选型

a.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的形式有很多种,而且现在还有一些新的处理方法不断涌现,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注浆加固法,排水固结法,置换法,挤密法等。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开挖深度内土层主要为可塑和硬塑状粉质粘土,土质条件相对较好,各层分布比较均匀,场地内没发现暗浜、暗塘等不利埋藏物和不良地质现象;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初步拟定这样几种基础处理形式:强夯挤密法,CFG桩。

强夯挤密法是利用重锤(约80~300kN)从高处落下产生的冲击能,夯击地基土,在地基土中产生冲击波和很大的动应力,从而使地基土密实。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适用土层范围相对比较广,除了某些膨胀土或高饱和性土之外,其他土层一般都可以处理,处理深度也比较大,最大能达到40m。

CFG桩又称是利用振动打桩机将直径300~400mm的桩管打入土中,然后在管内填入一些配合材料(水、碎石、粉煤灰、水泥和按一定比例配合)形成半刚性的桩体,桩管取出后,桩体与原有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CFG桩主要适用于淤泥质土、素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地下水位以上及以下均可使用。

b.桩基

与地基处理方法一样,桩基的种类也很多,分类方法也非常多,一般按制作方法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基础选型阶段初步选定了预应力管桩这种基础形式。

c.对比选型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强夯挤密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不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较大。施工现场周围一定距离内已有部分建筑,虽然施工时可以采取减震沟等措施,但仍然不能完消除对周围建筑的影响,综合考虑后排除了该种方法。

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CFG桩本身桩体不配筋,同时桩体材料造价较低,可以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掺和料,成本优势明显。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法成熟,可靠性很高,施工速度较快。但是,由于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无明显的岩层,桩端阻力较小,如选用预应力管桩,桩长较长,对比测算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因此,经过综合对比考虑,本工程塔楼地基采用CFG桩基,

同理计算,A栋面积置换率为5.5%,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

本工程CFG桩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基础垫层底面、桩顶间设250m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范围为筏板外扩300mm,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0.9;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块)试块(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条件下其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不小于20MPa。

工程施工前进行了试桩,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复合地基验收时,经过载荷试验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也满足设计要求。

③塔楼筏板基础设计

根据地勘资料及结构形式和受力情况,本工程塔楼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平板式等厚筏板,柱(墙)下局部加厚筏板,带肋梁的筏板,其中肋梁可以向上或向下。因为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结构墙布置间距较小,同时建筑高度相对不是很高,上部结构荷载不大,所以采用平板式筏板即可以满足要求。

本工程筏板基础兼做地下室底板,其顶面相对标高为-6.100(图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型和筏板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B、C栋结构主体高度58.000,结构主体高度33.600,因此基础埋置深度满足要求。经验初步估算B、C栋筏板厚1400mm,A栋筏板厚1000mm。

筏板基础计算采用JCCAD软件进行计算分析,主要计算筏板的内力和配筋,验算地基的强度和变形。

软件计算主要跟计算参数有关,本软件的主要计算参数主要包括筏板计算模型、上部结构刚度影响、有限元网格划分等。

本工程计算选择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桩和土按WINKLER模型),这种模型为简化计算模型,将土与桩假设为独立的弹簧,其虽然简单,但受力明确,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时,这种模型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平板式筏板平面外刚度相对很弱,在上部结构不均匀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的后果是筏板计算配筋增加,增加工程造价。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时,上部结构刚度叠加到基础筏板上,从而增大了筏板基础的平面外刚度,提高了筏板抵抗上部荷载的能力,使筏板变形减小,内力和配筋也同样减小。

有限元单元网格的划分有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巨大,实际计算时先按照程序默认值2m计算,发现有计算结果异常的情况时再适当调整控制边长,或局部调整网格划分,直至结算结果经济合理。

经过计算,平均基底反力小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筏板冲切满足要求,配筋率合理。

(2)裙楼地下室基础设计

裙楼地下室竖向荷载较小,抗浮设防水位较低,综合考虑选择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相对于局部加厚筏板,独立基础加防水板传力简单,施工过方便,造价较低。计算软件仍然采用JCCAD,程序计算时按柱(或墙)为不动支座,不考虑竖向变形。

计算防水板时考虑的荷载为:防水板自重、水浮力、板面荷载,不考虑上部结构荷载。计算独立基础时,同时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和水浮力。

经过计算,本工程选用500mm厚防水板,独立基础高度800~1100mm,防水板底在独立基础周围设聚苯板,这种做法可以使防水板尽量不承担地基反力,保证了结构的受力状况与设计相符合(详见图3)。

因为场地内抗浮水位不高,设计时,增加了地下室顶板和裙楼屋面的覆土厚度,通过增加建筑自重来平衡水浮力,同时满足了建筑绿化、防冻等要求。经过验算,本工程不需要采用其他抗浮措施,大大减低了工程造价。

(3)基础沉降计算

本建筑为塔楼裙楼一体的建筑物,塔楼与裙楼地下室的上部荷载差别巨大,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沉降差。首先,增大塔楼筏板基底面积,减小裙楼地下室独立基础基底面积,通过减小主楼沉降,适当增大裙楼地下室沉降,减小了差异沉降。其次,在塔楼与裙楼地下室基础之间设置1m宽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需在主体结构顶板浇筑14天后,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经设计验算后再浇筑。

根据计算B、C栋的整体倾斜值为0.0004,平均沉降量为12mm,A栋整体倾斜值为0.0002,平均沉降量为10mm,独立基础平均沉降量约为8mm,均满足规范要求。

四、结束语

对各种不良地基,适当的选择地基处理形式,不但能满足建筑承载力要求,而且相对其他基础形式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本住宅小区塔楼与裙楼地下室上部结构荷载相差巨大,设计时合理的选择基础形式,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当减少塔楼沉降增加裙楼地下室沉降,从而减小二者的沉降差异。本文的基础设计思路可供同类建筑参考。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论文作者:刘加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建筑基础设计分析论文_刘加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