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君子乃见-从“人不知而不愠”说起论文

风雨飘摇,君子乃见-从“人不知而不愠”说起论文

风雨飘摇,君子乃见
——从 “人不知而不愠”说起

◎孟 琢 田鑫媛

在《论语》开篇,孔子有一句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我们都熟悉,当别人不了解你的时候,不生埋怨,便指向了君子的境界。从字面上看,似乎 “君子”离我们并不遥远,把握了委屈时的心境,也就实现了君子的道德高度。道不远人,儒家提倡的君子之道,固然与当下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但若因此把君子之道看得过于容易,不免也小看了 “不愠”的分量。我们想要深切地解读这句话,大可走进孔子的生平,看一看他经历了怎样的 “人不知”,又是如何做到 “不愠”的。

在 《论语》中,与孔子及弟子有关的 “愠”,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这里,还有一次是在 “陈蔡绝粮”。请看:

由于建设项目的多样性,唯一性,每个建设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施工难度、意外风险等因素,因此在项目投保阶段,应针对本项目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列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对每种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借助于保险合同通用条款和扩展条款,对上述风险因素均进行投保。港珠澳大桥项目保险合同就通过扩展条款将设计师风险、预防性措施、重新检测及试验、海上取消费用、沉管隧道损失等多达54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扩展投保,在后续的出险事件中也证明了上述扩展条款对承包商理赔起着决定性作用,使得出险后承包商得到更多范围的赔偿。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通过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研究,苯基苯并咪唑磺酸32例里出现了9例1级不良反应、2例2级不良反应;二苯酮-3,32例中出现7例1级不良反应、1例2级不良反应,对人体皮肤有不良反应;其余防晒剂32例里分别出现了5例或5例以下的1级不良反应,对人体皮肤无不良反应。

陈蔡绝粮,堪称儒门最经典的 “公案”了,在先秦诸子中有不同的叙事版本。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逢战乱,被乱兵包围。粮食吃光了, “从者病,莫能兴”——弟子们连着几天忍饥挨饿,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只能煮一点儿野菜充饥。看着周围奄奄一息的师兄弟,豪迈慷慨的子路忍不住“愠”了——请注意,“愠”和“怨”不同,“怨”是喋喋不休地怨天尤人, “愠”则是内心深处的积郁难平。子路实在想不通,问孔子说: “君子亦有穷乎?”是啊,我们大家都是至诚君子,不是老虎、犀牛这样的野兽,为什么要在旷野中流离失所?我们的老师孔子,是多么温柔敦厚的君子啊,为何也要遭受这种折磨?我们追寻的理想之路,难道就要走到尽头吗?

子路眉头紧锁,提出了难以排遣的生命困惑。 《诗经》中说,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忧心悄悄,为小人的横行而忧愁愤慨,子路当时的心境,大概也是如此吧。在这则对话中,同样出现了 “愠”和 “君子”的主题。所不同者,孔子强调君子不愠,而子路则深陷于“愠”的积郁之中,悲愤地质疑着 “君子”的现实命运!

面对子路的 “愠”,孔子凛然地说了四个字: “君子固穷。”人生难免会走入窄巷,陷入困局,在困境中怨天尤人,但君子面对生命中的穷途,却会选择坚定地固守。毫无疑问,“君子固穷”正是 “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在这里,君子的 “不愠”,不是面向生活中点滴的不尽人意,而是面向着根本性的人生困境。这句话的厚重与分量,在孔门君子的生死之际,彻底地彰显出来。

在 《庄子》中,也记载了 “陈蔡绝粮”的故事。庄子经常会 “黑”孔子,但在这个故事里,却有着一份格外的敬意。陈蔡之际,生死关头,孔子弦歌不绝,意态自若。子路和子贡有些看不下去了,他们背后嘀咕:夫子真行!这些年被人赶来赶去,颠沛流离,他居然还有心思弹琴唱歌? “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他老人家,是不是有点儿不知羞耻?在这里,子贡、子路的形象不免夸张,他们不仅是“愠”,更直接表达了质疑和不满。这些话被颜回听见,他想替孔子解释,却也不知从何说起——没办法,告诉老师吧!

在孔子看来,判断君子的 “穷”与 “通”,不在于现实的际遇,而在于是否背离了 “道”的理想。 “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反躬自问,无愧初心,面对危难,不失德行,我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与操守,何谈一个“穷”字呢?尽管现实艰险,九死一生,但在孔子看来,自己始终没有违背先王之道,陈蔡之危也就压根儿不是什么人生穷途!不离大道,坚守德行, “固穷”的真正含义,不仅是“穷途”中的坚守,更是一份光风霁月、不以为意的自信与洒脱。在冰霜严寒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树木,在陈蔡绝粮的艰险中,也才见出孔子坦荡无畏的胸怀。 “风雨飘摇,君子乃见”,这份艰辛与考验,难道不是君子生命中的一种幸运吗?

君子也会 “穷”吗?在这里, “穷”不是贫穷,而是路走不通。在先秦汉语中, “穷”是通、达的反义词。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为了宣泄身处乱世中的愤懑,经常 “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一个人驾车飞奔,直到无路之时,才下车痛哭一场,怅然落魄而归,这叫 “穷途之哭”。

没路了,堵死了,绝望了,这就是 “穷”。

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孔子听了,长叹一声,这两个 “细人”啊,境界狭窄,犹如两根面条!回啊,你喊他们来,我跟他们说一说。两人进来,子贡捅捅子路,子路狠狠地瞪了颜回一眼,忍不住问道: “夫子,我们活到这个份儿上,算是穷了吧!”接下来,孔子的回答精彩至极:

CPⅢ三角高程测量是建立在CPⅢ平面测量的基础之上,采用的是平面测量网型。由CPⅢ平面网釆集的数据经过计算得到CPⅢ三角高程测量的间接高差数据。根据式(2)可以求出相邻两个棱镜之间的间接高差,在测量工作中,保证每个棱镜至少被3个不同的自由设站观测3次,确保为CPⅢ三角高程测量提供了大量的多余观测值,为数据的对比提供基础,同时CPⅢ三角高程测量短视距的性质又为数据精度提供了保障。图3为CPⅢ平面测量数据经过计算转化为间接高差的过程示意图。

孔子说罢,安然地拿起了琴,继续唱歌。听了夫子的话,子贡感慨道: “我不知道苍天是何等高远,也不知道大地是这般仁厚啊!”子路呢?他泪流满面,操起一把长戈,在孔子的琴声中奋然起舞,雄壮的身影洒落在广袤的原野上……

(一)确定目标。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4-6人组合成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

在陈蔡绝粮的儒门往事中,我们看到了“君子固穷”的精神,也理解了 “人不知而不愠”的沉甸甸的内涵。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为了实现自己的仁政理想,栖栖遑遑,屡遭磨难。 《庄子·让王》中说: “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这一系列的记载,不知蕴含了多少的艰难与辛酸。但孔子依然弦歌鼓琴, 展现出“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气象,究其实质,这与他对大道的孜孜追寻密不可分。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用生命来寻求真理的气象,不正是 “不愠”的内涵吗?!

在儒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高昂的理想主义气质。在时代的泥沼中,孔子会失落,会自嘲,但从未丧失生命的积极与热忱。无论贫穷困苦,还是挫折陷害,甚或是难以避免的衰老,孔子总能 “不改其乐” “乐以忘忧”。在这里, “乐”不是简单的快乐与欢愉,而是源自生命内在充实的达观与健进。这种气质,在一个普遍功利的时代里,在一个不免虚无的时代里,也许会有些不合时宜;但如果摆脱了那种轻飘飘的嘲讽,避免了对崇高感的随意解构,自然会理解 “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力度。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曾问程颢、程颐兄弟一个问题: “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这一问,迎面而来,叩问儒家最根本的精神气质,触动了代代儒者的生命思索——如何理解孔颜之乐?“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品格,孔子在风雨飘摇中的坚守与理想,正是思考这个千年之问的核心维度。

(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田鑫媛,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责编 王宇航)

标签:;  ;  ;  ;  ;  ;  ;  ;  ;  ;  

风雨飘摇,君子乃见-从“人不知而不愠”说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