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三域“行动、知识、言语”_张刚论文

复句三域“行动、知识、言语”_张刚论文

复句三域“行、知、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复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释题

“行”指行为、行状,“知”指知识、认识,“言”指言语、言说。语言中有许多表示这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词语:在知行关系上,有“不行而知”,“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行合一”,“知之不若行之”等;在言行关系上,有“言行一致”,“言行相顾”,“言行不一”,“行胜于言”,“听其言而观其行”等;在知言关系上,有“知而不言”,“知无不言”,“言不尽意”等。这些词语的存在证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三个不同的概念域,即行域、知域、言域。反过来,这三个概念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语言的许多方面都有反映。语法中最能说明这三个域的是情态动词,以“能”字为例:

(1)小王能说法语。

(2)我能骗你吗?

(3)能把笔记借我一阅!

(1)是说小王有说法语的能力,能力跟行为直接相关,这个“能[,1]”属于行域。(2)不是问我有没有能力骗你,而是问你认为我有没有可能骗你;根据所知对行为的可能性作出推断,这个“能[,2]”属于知域。(3)既不是问你有没有能力出借笔记,也不是对你借笔记给我的可能性的推断,而是请求你把笔记借给我,这里的“能”能用“请”字来替代。这个“能[,3]”的功用是表示这句话是个请求的“言语行为”,属于言域。言语本身是一种行为,例如说出一个祈使句就是以“言”行命令或请求之事(参看Searle 1969)。本文的“言”就是指这个意义上的“言语行为”。

除了情态动词,一些动词的用法也有这三个域的区分,例如“保证”:

(1)他向我保证三周内完成任务。[行域]

(2)我保证他已经完成任务。[知域]

(3)(你必须三周内完成任务!)好,我保证。[言域]

(1)里的“保证[,1]”是“担保做到”的意思,担保是一个行为,属于行域;(2)里的“保证[,2]”是“肯定”的意思,说话人根据所知担保的是“他已经完成任务”这个命题为真,因此属于知域;(3)里的“保证[,3]”一经出口,说话人就同时做出了担保这一“言语行为”,因此属于言域。

语词的行域义是基本的,知域义和言域义都是从这个基本义引申出来的,引申途径之一是“隐喻”(Bybee,et al.1994,参看Lakoff & Johnson 1980,Sweetser 1990,王伟 1998),这里不予详说。本文参照Sweetser(1990)论述“行、知、言”三域在汉语复句语义关系上的反映。(注:本文所说的“行、知、言”三域在Sweetser(1990)里分别是content,epistemic modality,speech acts三个层次。)

二 复句三域举例

“行、知、言”三域的区分有利于说明复句中由关联词表达的语义关系,这种区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复句,包括因果类、转折类、并列类等等,因此具有概括性。先看因果类复句:(下文行、知、言三域的例句都分别用(1)(2)(3)来编号)

(1)张刚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行域]

(2)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知域]

(3)晚上还开会吗?因为礼堂里有电影。[言域]

这三句都表示因果关系。(1)是说明一种事理上的因果关系:张刚还爱小丽是他回来的原因。事理是行为的准则,因此这个“因为[,1]”属于行域。(2)好像是颠倒了(1)中的因果关系,其实不是。这句话通常的理解不是“张刚回来是他还爱小丽的原因”,而是“说话人知道张刚回来了,这是说话人得出张刚还爱小丽这一结论的原因”。换言之,(2)是说明一种推理上的因果关系,因此这里的“因为[,2]”不是行域,而是知域。至于(3),主句是个问句,而不是陈述句,因此不可能按事理上或推理上的因果关系来理解。(3)的意思其实是“我问你晚上还开不开会是因为礼堂里有电影”,原因从句是说明做出“提问”这一言语行为的原因,因此这里的“因为[,3]”属于言域。

从形式上看,行域可以在两个分句之间加一“是”字使复句变为单句,知域义和言域义都不能这么变:

(1)张刚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张刚回来了是因为他还爱小丽。

(2)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张刚还爱小丽是因为他回来了。

(3)晚上还开会吗?因为礼堂里有电影。→*晚上还开会吗是因为礼堂里有电影。

英语相应的句子是行域可以在主句后不加逗号,知域和言域则必须加逗号:

(1)John came back because he loved Anna.

(2)John loved Anna,because he came back.

(3)What are you doing tonight,because there's a good movie on.

英汉的表现形式虽然有区别,但背后的理据是一致的。行域义的主句代表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预设的命题,知域义和言域义的主句则是说话人的推断或言语行为。跟前者不一样,后者必须独立成句,有完整的语调。法语里有两个“因为”,行域的“因为”是parce que,知域和言域的“因为”是puisque(Ducrot 1984)。

因果关系三个域的区别可以从小句的不同性质来说明:

(1)行域:小句是句法语义单位

(2)知域:小句是逻辑推理单位(前提和结论)

(3)言域:小句是言语行为单位(请求、提问等)

这样的区别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复句,以充分条件假言复句“如果p就q”为例:

(1)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行域]

(2)如果比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知域]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言域]

上面三句“如果”一词引出的充分条件在三个域中的性质可以这样来表述:

(1)行域:p的发生是q发生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q)

(2)知域:知道p是我得出结论q的充分条件。(如果知道p,那么我推断q)

(3)言域:状态p是我声称q的充分条件。(如果p,那么我声称q)

言域内,条件分句所表达的充分条件实际是言语行为的“适宜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试比较:

(1)只要我讲个故事,你就感兴趣。[行域]

(3)只要你感兴趣,我就讲个故事。[言域]

“只要”引出的是最低限度的充分条件。讲故事会引起人的兴趣,这是一般事理,(1)顺应这个事理。为什么(3)“你感兴趣”会成为“我讲个故事”的充分条件?原因在于(3)的主句“我讲个故事”代表“提议”这种言语行为,而提议的“适宜条件”之一是提议的内容于对方有利,“你感兴趣”正是这样一个适宜条件。这种条件—结果关系实际是:只要X是一个适宜的提议,那么我就提议X。

再看转折类复句,以“虽然p但是q”为例:

(1)虽然他没有被录取,但是他很高兴。[行域]

(按事理没有录取会不高兴,但是他却相反。)

(2)虽然他很高兴,但是他没有被录取。[知域]

(虽然他很高兴,但我还是推测他没有被录取。)

(3)虽然你没有被录取,但是为什么这么不高兴?[言域]

(虽然你没有被录取,但我还是要问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

有一些转折复句必须在言域内才可以理解,比较以下两句:

(1)钱少,可是需要快跑。

(3)钱少,可是无需快跑呢。(《骆驼祥子》)

(1)“钱少”按事理“无需快跑”,可是事实上“需要快跑”,前后形成逆转,属于行域。(3)“钱少”而“无需快跑”,按事理是顺接而不是逆转,如何解释这一矛盾?(3)应该按言域理解为:

(3')有人说钱少,可是我说无需快跑。

说“钱少”隐含着“这活儿别干”,说“无需快跑”隐含着“这活儿干”。说了才有言外之意,不说不产生言外之意;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言外之意或“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因此这一句是“干!”与“别干!”之间存在逆转关系。这种属于言域的转折句实际上是:虽说p,但我(不说p)说q。(注:王维贤(1991)把行域的转折称作“语义上”的转折,把言域的转折称作“语用上”的转折。邢福义(2001:303)也针对“这种衣料虽然很贵,但质量是上乘的”指出“质量上乘”不是“很贵”的逆结果,但是“质量上乘”隐含着“值得买”或“我想买”。)同类的例子有:

(3)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此例出自《毛选》,意思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值得骄傲,但是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前后小句按事理也无法理解,事理上“剧必须从序幕开始”跟“序幕还不是高潮”并无逆转关系。这一句也应该按言域来理解:虽说“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我不这么说,我说“序幕还不是高潮”。前一种说法的语力是“骄傲吧!”,后一种说法的语力是“别骄傲!”。

再来看并列类复句,以表示选择的并列复句“要么p要么q”为例:

(1)她上班要么坐地铁,要么打的。[行域]

(她去上班的行为,要么p“坐地铁”,要么q“打的”)

(2)要么路上挤,要么他不想来了。[知域]

(根据我的知识,我推断:要么p“路上挤”,要么q“他不想来了”。)

(3)要么留下,要么赶快走![言域]

(根据目前状况,要么你按我的命令做p“留下”,要么你按我的命令做q“赶快走”。)

邢福义(2001:260-262)在讨论选择性并列复句时分出两类,一类是“析实”,一类是“意欲”:

她的成绩要么第一,要么第二。(析实)

她的成绩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析实)

*这一向他要不满不在乎,要不斤斤计较。(析实)

要么把我排第一,要么干脆别排。(意欲)

*不是把我排第一,就是干脆别排。(意欲)

要不你留下,要不你赶快走。(意欲)

“要么……要么”既能用于析实,又能用于意欲;“不是……就是”只能用于析实,不能用于意欲;“要不……要不”只能用于意欲,不能用于析实。从所举的例子看,邢先生的析实包括我们的行域和知域,他的意欲相当于我们的言域。我们认为析实还要进一步区分行域和知域,区分后才能说明邢先生提到的以下差别:

他不是编辑,就是记者。

*他要么编辑,要么记者。(他要么是编辑,要么是记者。)

“不是……就是”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词,“要么……要么”后面不能直接跟名词,必须加“是”字才行。这是因为用“不是……就是”的句子是判断句,判断属于知域,而“要么……要么”用于知域要受限制,后面跟名词时必须加“是”才行,原因显然是“是”字表示判断,跟知域关系密切。还需指出,“他要么编辑,要么记者”放在行域里理解是成立的,不用加“是”,如在回答“他打算挑选什么职业?”这样的问题时。

三 有歧解的情形

上面我们分析了多种类型的复句,它们都有三个域的区分。至于联系两个小句的关联词,如“因为”、“虽然”、“要么……要么”等,我们不必将它们一一作为多义词对待,因为用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概念域就可以作出统一的说明。此外,有些句子究竟属于哪个域要视具体语境而定,例如:

(1/2)张刚爱小丽,因为他娶了她。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事理。当代社会的婚恋事理是先恋爱后结婚,因此这句话只能按知域理解为“知道张刚娶了小丽是我推断他爱她的原因”。但是如果有人按封建社会的观念认为婚恋的事理是先结婚后恋爱,这句话就得按行域理解为“他娶了她所以爱上她”。

(1/2)老王回来了,因为他的包在这儿。

这句话按行域理解是“老王的包没拿走是他回来取的原因”,顺应的事理是东西落在某处总要回去取。这句话按知域理解是“知道老王的包在这儿是我推断他回来了的原因”,这一推断所依据的事理是人到了哪儿随身携带的东西也跟到哪儿。(注:“顺应事理”和“依据事理”不同,见第六节的说明。)

(2/3)他会挣钱,但是他很懒。

这句话可以按知域理解,也可以按言域理解:

知域:会挣钱的人一般可以推断是勤快人,但据我所知他并不勤快。

言域:虽说他会挣钱(嫁给他!),但是我说他很懒(别嫁给他!)。

按知域理解时两个分句不能交换位置,交换后意思不一样,“他很懒,但是他会挣钱”不再属于知域,而是属于行域或言域;按言域理解时两个分句可以交换,交换后意思基本不变。

四 澄清一些问题

以往对复句语义关系的研究,由于缺乏三个概念域的观念,或者不能明确三个域的区分并一以贯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只是按事理在行域内判断复句是否成立,被判为不成立的句子在知域或言域内其实都是成立的;2)有时分出两个域,但忽视了第三个域的存在;分两个域也是很朦胧的,采用的名称很不统一,因复句的类型而异;3)简单地将一类复句归入一个域,另一类归入另一个域,认识不到几乎每类复句都能跨三个域。

有人认为下面三个复句都是关联词语“虽然……但是”用错了(王维贤等1994:73,180):

a.他虽然日夜操劳,但是影响了嗓子。

b.虽然他是中国人,但是他的头发是黑的。

c.虽然刮风了,但是下雨了。

前两句在内容上只能构成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后一句在内容上也没有转折关系。但是这样的断言是只在行域内考虑问题,从言域来看这三个句子都不成问题,a句相当于“虽说他日夜操劳(表扬他!),但是我说他影响了嗓子(批评他!)”;b句可以设想某导演要找一个不是黑头发的中国人当演员:“虽说他是中国人(雇佣他!),但是我说他头发是黑的(别雇佣他!)”;c句可设想要等一个刮风而不下雨的天气拍电影:“虽说刮风了(拍吧!),但是我说下雨了(别拍!)”。

a.虽然他父亲是研究科学的,他却读了文科。

b.*虽然他读了文科,他父亲却是研究科学的。

上面两句,有人认为a句成立,因为一般的预设是子承父业,b句是病句,因为父承子业不合情理(见文炼2002)。其实这也是只在行域内考虑问题,如果进入知域,b句是成立的:

b'.虽然他读了文科,他父亲(我)却(推断)是研究科学的。

邢福义(2001:70)将“既p就q”这类复句归入因果关系(p因q果),细分为“据因断果”和据果断因”两种:

a.查挡案既无结果,还得作调查。(据因断果)

b.既然党组织叫他联系,一定没有问题。(据果断因)

a句“查挡案无结果”是因,“还得作调查”是果,这跟说这一句式是“p因q果”的关系没有矛盾。然而b句变成了“他没有问题”是因,“党组织叫他联系”是果,这就跟这个句式是“p因q果”的说法发生了矛盾,因为句式表达的因果关系“党组织叫他联系”是因,“他没有问题”是果。出现这样的矛盾是因为没有区分行域和知域,邢先生的“据因断果”和“据果断因”都是从事理上讲的,都属于行域。如果引入知域,将b句分析为“知道党组织叫他联系”是因,“推断他没有问题”是果,上述矛盾就解决了。

行域和知域可以交叉,有的复句兼属行域和知域,例如:

(1)既然他反对,会议也就没有开成。[行域]

(1/2)既然他反对,会议就开不成。[行域/知域]

(2)既然会议没开成,就是他反对来着。[知域]

(1)纯粹是顺应事理的述说,属于行域;(2)纯粹是根据知识的推断,属于知域;(1/2)是推断,属于知域,但是这种推断是顺应事理的,又属于行域,因此兼属两个域。三个域之间的联系问题还可作深入研究,参看沈家煊、王伟(2002)。

邢福义(2001:316)将“因为p,否则q”复句称为“释因式”,将“想来p,否则q”称为“推因式”:

(1)他们俩因为化了装,不然,进城难出城也难。(释因式)

(2)想来他们俩化了装,不然,进城难出城也难。(推因式)

这两句都是反证句式,是用非q“没有进城难出城也难”来反证p“他们俩化了装”。(1)反证已然的原因,是释因式;(2)反证推测的原因,是推因式。这种分析无疑正确,释因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行域,推因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域。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p,否则q”也可以是推因式,属于知域:

(2)因为进城难出城也难,不然,他们俩不会化装。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来是因为进城难出城也难,不然,他们俩不会化装。“进城难出城也难”显然也是推测的原因。下文第六和七两节还要澄清一些存在的问题。

五 关联词的辖域

复句中关联词在语义上的管辖范围大小(称作“辖域”)会因复句所处的概念域不同而有差别。现以“如果……就”为例,比较主句的关联词“就”在三个域内的辖域:

(1)如果明天下雨,比赛就取消了。[行域] 比赛[就[,VP][取消了]]

(2)如果比赛取消了,昨天就下雨来着了。[知域] 就[(推断)[,s][昨天下雨来着]了]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言域] 就[(说)[,s][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行域内“就”的辖域只限于谓语VP;知域内“就”的辖域扩大到整个命题,实际是管辖“推断S”(S表示句子),尽管句中没有出现“推断”一词;言域内“就”的辖域也扩大到整个命题,实际是管辖“说S”,尽管句中没有出现“说”一词。行域的“就”移到小句主语头上受限制,但知域和言域的“就”都可以移到小句的开头,差别是知域的“就”可以(有时还必须)说成“就是”:

(1)*如果明天下雨,就比赛取消了。[行域]

(2)如果他没有去,就(是)昨天下雨来着了。[知域]

(3)如果比赛真的取消,就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言域]

从小句末尾的“了”也可以看出辖域大小的差别:行域的“了”附着于谓语VP,知域的“了”附着于“推断S”,言域的“了”附着于“说S”。

再看关联词“因为”。行域的“因为”可以移到主语后头,言域的“因为”一定条件下才可以这么移,而知域的“因为”只能位于小句头上,道理同上:

(1)张刚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张刚因为还爱小丽而回来了。[行域]

(2)张刚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张刚因为回来了而还爱小丽。[知域]

(3)晚上还开会吗?因为礼堂里有电影。→礼堂里因为有电影晚上还开会吗?[言域]

(条件:放电影和开会都要占用礼堂)

六 演绎推理和回溯推理

知域涉及知识和推理。这一节要对自然语言中推理的特点作一阐述。形式逻辑的推理主要是两种,归纳推理(induction)和演绎推理(deduction),自然语言还经常用到第三种推理方式,即回溯推理(abduction)。下面主要要说明演绎推理和回溯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是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如:

大前提:人都有一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回溯推理则是从结果出发,根据大前提推导出小前提,例如,知道苏格拉底死了,联想到人都有一死,于是推测苏格拉底(很可能)是人。注意,回溯推理法推导出的命题不一定为真,苏格拉底可能不是人,但这个推导出的命题又是跟“苏格拉底死了”和“人都有一死”两个命题相容不悖的(compatible)。

演绎推理规则明确规定,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不得从肯定后件得到肯定前件。例如“如果物体受到摩擦,它就生热”这个假言推理,肯定物体生热并不能就此肯定它受到摩擦,因为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它生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有这样的推导,例如在一个作案现场发现某甲的足迹,公安人员很容易产生联想,可能某甲是作案的人。这种推理就是回溯推理(陈宗明 1984:259):

前提:如果是某甲作案,那么现场有某甲足迹。

结果:现场有某甲足迹

推论:很可能是某甲作案

现在来看一些复句的语义关系:

a.既然大风浪经得住,小风浪当然也经得住!

b.既然小风浪经得住,大风浪当然也经得住!

邢福义(2001:235)认为b这样的推断句不成立,这显然是从纯逻辑的演绎推理做出的断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鼓励对方经常可以听到类似b的话。b句的推理就是回溯推理:前提是“如果大风浪经得住,那么小风浪也经得住”,结果是“小风浪经得住”,由此推导出“大风浪很可能经得住”(用“当然”一词只是对推测的可能性加以强调而已)。之所以会认为b句不成立,是因为未能将知域和行域区分开来。b句在行域固然不成立,因为这样的推导不合事理,而在知域是完全成立的。知域的推导分为两种,以“既然……就”为例:

既然没有问题,党组织就会叫他联系。(据因断果)

既然党组织叫他联系,就(一定)没有问题。(据果断因)

实际上“据因断果”属于演绎推理,而“据果断因”属于回溯推理,推理过程是:

前提:如果没有问题,那么党组织叫他联系

结果:党组织叫他联系

推论:很可能没有问题(注:推理是“很可能没有问题”,但句中是“一定没有问题”,看似矛盾,其实句中用了“一定”语气反而不如不用“一定”来得肯定,Lyons(1977:595)中有说明。)

演绎推理是“顺应事理”的推理,回溯推理虽然不是“顺应事理”的推理,但是也要以事理为依据(前提),这里的事理就是:如果某人没有问题,党组织就叫他联系。

七 有“说”和没“说”

这一节对言域作进一步阐述。言语行为除了常见的提问和命令,还有请求、建议、许诺、提醒、断言等。虽然疑问句常用来提问,祈使句常用来命令或请求,陈述句常用来断言,但是交叉使用的情形并不少见,例如下面a和b是用疑问句分别提出请求和作出断言,c和d是用陈述句分别提出建议和作出提醒:

a.如果你不在意,你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如果你不在意[我提出以下请求],我请求你提供你家里的电话号码。)

b.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您就是著名记者陆琴方同志吧?(如果我没有认错,我就断言您是著名记者陆琴方同志。)

c.如果你喜欢旧家具,那儿有一个旧货市场。(如果你喜欢旧家具,我就建议你去那个旧货市场。)

d.答案在第三版上,既然你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既然你想不出来,我提醒你答案在第三版上。)

这些复句按上面的分析都属于言域。属于言域的复句,关联词后面往往可以加“说”字,有时还必须加“说”字。(注:什么时候必须加“说”,什么时候可以加“说”,问题复杂,有待研究。)先看“如果p就q”:

如果[说]你是牛郎,我就是织女。

如果[说]你是老虎,我就是武松。

正如邢福义(2001:90)指出的那样,“如果”后面可以加“说”,表示说法上的假设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说明,这样的句子即使没有“说”字,实际也不是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而是表示“说p”是“说q”的充分条件。问题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能成为另一种说法的充分条件?这类句子大多是隐喻,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投射。隐喻的规律(隐喻的事理)是:投射过程中两个概念域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保持对应。(参看Sweetser 1996)上面头一例就是从现世域投射到神话域,现实世界中你和我之间的关系对应于神话世界中牛郎和织女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这种“关系的对应”,所以“你是牛郎”这种隐喻说法就成为“我是织女”这种隐喻说法的充分条件。

言域内复句的语义关系可以不顺应事理或一般的逻辑,先看以下两个句子:

如果说这是问题的话,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说小居里夫妇从居里夫妇那里继承了什么遗产,那就是继承了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遗产。

逻辑上的单向蕴涵关系"p→q"在自然语言一般用“如果p就q”来表示,例如“白马→马”:如果这是一匹白马,这就是一匹马。同样,“根本问题→问题”:如果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就是一个问题。然而上面两个复句p和q正好倒了个个儿,成了“问题→根本问题”和“遗产→精神遗产”。原因在于自然语言可以在言域这个层面上表达"p→q"。拿头一句来说,这个复句表达的不是命题“这是一个问题”是命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的充分条件,而是表达“说这是一个问题”是“说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的充分条件。为什么前一种说法可以是后一种说法的充分条件?这是会话的事理在起作用。按照Grice(1975)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准则”,说话人提供的信息要足量。上面二例都是后一小句相对前一小句提供了足量的信息,而说出一个信息量不足的命题显然是说出一个信息足量的命题的充分条件。

另一个例子是“不但……而且”构成的复句,这类复句的前后项之间有范围上的递进关系,按事理后项应该比前项的范围大,如下面的a句。邢福义(2001:225)因此认为b那样的句子不成立:

a.他……仿佛向我证明:他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个很大的人。

b.*他不仅是个很大的人,而且是个人。

然而这样的限制只适用于行域,进入言域则不受此限,例如b'是与b同类的句子:

b'.毛泽东不仅是个伟人,而且是个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说“毛泽东是个伟人”,这样说还不够,我还要说(因而提醒你)“他是个人”,言下之意是,你不能只看到他的特殊性而忽略了他的一般性。

再看“与其p不如q”这类复句,这是一种择优句式,待选择的两个命题p和q按一般的事理应该是q优于p:

a.与其治标,不如治本。

b.*与其治本,不如治标。

c.与其今日爱不成,真不如当初不爱!

d.*与其当初不爱,不如今日爱不成!

邢福义(2001:136-137)认为b不成立,因为不合“治本优于治标”的一般事理,d也不成立,因为也不合一般事理,事理上如果当初不爱,就不会有今日的爱得成爱不成的选择。但是这两句如果加上“说”字,就都可以成立,“与其说……不如说”也是择优句式,但待选择的不是两个命题,而是两种说法:

b'.与其说是治本,不如说是治标。

d'.与其说当初不爱,不如说今日爱不成!

这种对说法的否定是我们曾经论说过的“语用否定”的一种(参看沈家煊 1993)。

再看“或者p或者q”这类复句。用“或者”待选的两项p和q在概念上或是互相独立的,如a;或是互相交叉的,如b;但不能是一个包容另一个,如c:

a.或者吃米饭,或者吃面条。 (米饭和面条互相独立)

b.或者吃炸酱面,或者吃肉丝面。 (炸酱面和肉丝面互相交叉)

c.*或者吃面,或者吃炸酱面。 (面包容炸酱面)

但如果在“或者”后加上“说”字,在两种说法或措辞之间进行选择,那就不受上述限制:

c'.吃面,或者说吃炸酱面。

这个人对党还是有意见,或者说,有不少意见。

说“吃炸酱面”比光说“吃面”提供的信息多,说“有不少意见”比说“有意见”提供的信息多。

标签:;  ;  ;  ;  ;  

复句三域“行动、知识、言语”_张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