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葛国安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葛国安

浙江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建筑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水文、气候、地形等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使混凝土浇筑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前期准备和具体应用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工艺类型多种多样,桩基压实、钢筋焊接、滑模施工等各式工艺均缺一不可。但是混凝土浇筑技术能在众多施工技术中脱颖而出,必有其重要特点。混凝土浇筑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稳定性以及强硬度,提高工程项目的长久应用性,也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混凝土浇筑技术过程繁复,只有进行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过程,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这也是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必要性所在。

1 混凝土浇筑的基本概述

混凝土材料主要有水、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成分组成,属于混合型建筑材料。其中,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水泥主要充当胶凝材料,需对水泥进行拌和,才可以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混合凝聚,形成最基本的建筑施工材料。而混凝土浇筑主要是在建筑结构模板中采用搅拌好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让混凝土塑化固定成型。这一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比如其结构强度比较高,施工材料的获取方法比较快捷,同时施工操作也具有便利性的特点,成本支出也比较少。因此,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比较广泛。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前期准备

2.1 科学确定浇筑方案

在混凝土施工前期,需要科学地确定浇筑方案,为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序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在编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期间,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原材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施工机械、混凝土运输以及养护工艺等等,同时要注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序开展。此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做好各种突发施工事件的应急工作,有效防范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2.2 做好施工材料质控

施工材料质量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具体要点包括:①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情况,选择恰当类型的施工原材料,确保其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②在各种混凝土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认真校核相关的型号、尺寸以及质量等情况,确保它们满足实际施工条件和要求,坚决不允许劣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③严格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校核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可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规定和要求。

3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要点分析

3.1 选择合适的浇筑技术

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各类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本企业的各种资源条件,制定合适的浇筑方案,安排好本工程不同部位的浇筑次序,控制好浇筑时间,保证在混凝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完成浇筑任务。浇筑工作应当分层分段进行。通常,混凝土结构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确定分段情况,要考虑具体的结构特点。对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施工企业一般采用全面分层的方案,即逐层浇筑结构整个平面。对于长度较大的结构,施工企业一般采用斜面分层的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采用全面分层方案,需要配置的浇筑设备和振捣工具过多,也可以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案。在开始浇筑前,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施工企业应当仔细检查要浇筑构件的钢筋布置情况,确认其直径、位置、接头数量、绑扎方式等符合设计要求,并仔细检查各种预埋件的情况和模板的安装情况。作业人员应当及时清洁模板中的杂质,确保模板表面干净平整。这样浇筑出来的混凝土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平整的表面。

3.2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控制混凝土注入模板时的温度,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不利影响。施工企业可以从减少水化热的产生,以及加快热量的散发这两个角度采取措施。从减少水化热产生的角度看,在选取原料时,应当尽量避免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这种水泥发生水化反应时,会产生比其他种类水泥更高的热量。施工企业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有助于降低水化速度的外加剂,例如减水剂、粉煤灰等等。减少水泥的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水化热的产生,此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不受影响,应当尽量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和粒径介于0.5mm-0.25mm的砂子。从加快热量散发的角度看,在水的使用上,施工企业可以使用温度较低的水拌合混凝土,达到降温的目的。施工企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在混凝土构件内埋设冷水管道,加速热量的散发。

3.3 开展规范的混凝土浇筑施工

建筑工程中的很多环节需要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不同施工环节与施工区域,对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要求有所差异。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标准规范,有针对性地采取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对于垫层浇筑施工而言,在基槽施工验收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通过臂架式泵车完成桩基础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通过平板式振捣器完成混凝土振捣工作。在浇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平整度的检测,通过填补或者铲除等措施,保障垫层的平整度。对于墙柱浇筑施工而言,施工单位需要在墙体和柱体中填充和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浆,砂浆的填充厚度在30-50mm之间,然后才可以开展浇筑施工。通常情况下,墙柱浇筑施工会采用分层浇筑方案,分层厚度和振捣器的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建筑板、梁浇筑施工而言,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高度要求,通过阶梯式分层浇筑方法,逐渐向前推进浇筑的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向和倾倒方向相反。对于楼梯浇筑施工而言,施工单位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首先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振捣,直到楼梯达到踏跳部位,再通过踏步混凝土开展浇筑施工。楼梯浇筑施工的关键在于浇筑的连续性,一旦混凝土浇筑施工出现中断,将会影响楼梯的质量。

3.4 做好混凝土保养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整体工作并未完成,只有做好后期维护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后期维护需要科学制定浇筑检查时间段。根据不同的浇筑效果,采取不同时间段不同操作性的维护保养工作。若混凝土的湿润度不高,则需要在浇筑完工后的12h以内进行洒水保湿,若混凝土的湿润度本就不很强,则不能着急洒水,否则会使混凝土变为流状,丧失混凝土的粘合性。维护时间整体安排要按照季节变化制定特有方案,一般保证达到14d以上,并且安排专人进行负责,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不同程度的维护工艺,促使将浇筑过程达到最好的效果。

4 结语

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建筑领域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建筑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应用广泛。要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并保障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还需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掌握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施工要点,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金胜.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实践分析[J].江西建材,2016(24):84-84.

[2]林新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6,42(8):199-200.

[3]匡文光,朱雅玲.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272-272.

论文作者:葛国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论文_葛国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