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创新改变竞争规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则论文,策略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60年代,借着制定一套明确界定目标用户的策略,施乐公司成功地控制整个复印机市场。为了取得公司对复印市场的领导权,施乐决定以复印数量为基准,将经营重心摆在那些有高速、高复印量需求的客户身上。有这项需求的显然是大型企业。目标用户决定后,产品销售模式随之确立:直销人员。管理当局同时决定了“只租不卖”的策略,并靠着它打败了初期的竞争对手3M公司。
这项做法有明确界限,可说是一个相当透明的策略。当然,在这之前,施乐的管理层经过充分的讨论、辨认,最后才拍板定案。从顾客、产品,一直到销售模式,每一项都限制在界定清楚的范围内,从而让施乐公司享受了近20年的繁荣。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施乐公司一直维持了近20%的高投资回报率。事实上,正因为施乐公司享有如此令人眼红的成就,而吸引了IBM与柯达公司先后加入战局, 而且这两家公司均采取相同的策略。基本上,两家公司计划做得比施乐更出色,来攫取市场占有率。
例如在1970年,IBM推出型号为Copier I的新产品, 通过该公司遍及全球的直销人员网络,以租赁方式,向中高复印量的公司进行推销,试图打响知名度。
1975年,柯达公司也推出一种叫作Etaprint 100的复印机。柯达公司试图说服那些有高复印量的公司,淘汰施乐的旧型产品,而改用这个高质量、低价格的新产品。
两家公司的计划均未成功。原因很多。但这两家公司都没有建立独特的策略性定位,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施乐享有先下手为强的优势,IBM与柯达只是模仿施乐的策略,企图抢分一杯羹,做法并不高明。 他们败在施乐的手下,可说是一点也不冤枉。
佳能公司却选择玩一场完全不同的游戏。60年代,该公司决定开始走多元化经营路线,从照相机制造跨足到复印机市场。管理当局选择中小型企业及个人为目标用户,并通过经销商卖断,而非用传统租赁的方式。施乐强调其产品的复印速度,佳能却作不一样的诉求,强调产品质量可靠及价格低廉。和IBM及柯达不一样的是, 佳能成功地打入复印机市场,并在20年内崛起,变成复印机市场的新领袖。佳能成功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不过该公司制定了一个独特的策略性定位,而非照施乐制定的游戏规划企图打败施乐,才是真正的关键。
持续出现的新策略定位
佳能公司借着创造一个新的策略定位,得以挑战雄霸复印机市场多年的施乐公司,有效破坏了后者的获利基础。在市场上,这类以小搏大的实例比比皆是。先是某公司在市场上建立了一个独特的策略定位,独霸该市场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之后,一些“传统”竞争者便开始模仿现成的成功公式,企图和原有市场领导者抢分一杯羹。后来又出现了所谓的“策略创新者”,且在那个通常是其一手做大的新市场大饼中,抢得一大块令人眼红的市场。
这些敢于闯入既有市场禁地的策略创新者,常获得令他人称羡的效果:
□ 在短短20年内,佳能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占有率,从零激增为35%。
□ 在不到15年内,小松在农机市场的占有率,从10%跃升为25%。
□ 今日美国于1982年创刊,至1993年已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天发行份数超过500万份。
□ 80年代中期,几个大学生在宿舍里创办了戴尔电脑公司;在短短不到十年内,该公司已攫取了全球个人电脑超过10%的市场。
□ 1989年,第一直接银行创办了英国第一家电话专业银行,7 年内即吸收了近70万名客户。这个惊人成就,被该国企业界描述为“拯救英国停滞不前银行业的一剂强心针”。
□ 1987年,星巴克咖啡原为一个拥有11个分店、 年营业收入仅130万美元的小型连锁店,5年内营业收入即增长为1.635亿美元, 分店数也增长为280家。如今该公司分店家数为1600家。
□ 直线保险公司于1985年创立。十年后,该公司已成为英国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投保人数高达220万人。
这些获得非凡成就的公司,几乎都循着相同的竞争模式:事先精心策划,抓准时机,一举打破产业原有游戏规则,给予市场领导者致命的一击。这些成功的故事的关键,无非是策略创新:主动建立足以“攫取一大块市场大饼或能创造新市场”的独特策略性定位。
当市场环境变动,因而出现新的策略性定位时,产业领袖的地位自然将受到强力挑战。造成市场环境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产业所处的大环境、顾客需要与偏好、人口统计结构、科技、公共政策、竞争激烈程度及业者本身的竞争能力等。任何变动,都有可能变成改变原有市场游戏规则的机会。于是,所有产业都不例外,每天都在上演类似的竞争游戏:某现有市场区隔逐渐扩大、某现有市场区隔消失不见、某市场出现新的区隔、某大众化市场分裂成许多个小区隔,及若干“传统”获利合并成一个大规模市场等等……这就是产业的动态竞争面貌。
假设贵公司准备进军某个大众化市场,并已规划好一个获利定位。目前,该大众化市场已有数个竞争者,及好几百个在外围的获利竞争者。贵公司主要是与那几个大公司竞争,但也想要留意获利竞争者的发展情形,以免错失大好商机。然则要从那么多获利竞争者中,发现值得研究的对象的确不容易,更不用说进一步预测其增长率与未来的规模了。
就算贵公司成功地打入该市场,销售额不断增长,之后却出现新市场获利--有人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市场。凡此种种,都让人感到头痛,觉得很难掌握未来的趋势走向。面临这种情况,该如何因应?
后见之明指出,你不该等新潜在市场做大到难以抵挡的地步,而应该早一步采取行动。说的比做的容易。一般来说,在事前,业者确实很难发现潜在的威胁,也不易抓准采取回应行动的恰当时机。例如现在人人都会说,IBM十年前就应该对戴尔电脑采取因应行动了。问题是, 就算早在80年代初期即察觉到情况有异,面对当时市场占有率只有1 %的新进入者,IBM应该大张旗鼓地采取回应行动吗? 当戴尔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5%呢?上升到10%呢?戴尔电脑何时成为令IBM担心的主要竞争对手呢?如果是现在,面对戴尔电脑的强大竞争力,IBM 该如何做呢?IBM能同时玩两种不同的游戏吗?
未雨绸缪
在预测策略创新走向这件事上,从未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做到百无一失的完美境界。然而,这绝不能成为业者偷懒的借口。我们建议业者至少应采取下列两个备选方案中的一个,或同时采用两种,为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预作准备。
备选方案一:变成创新者
老字号也可以变新戏法,积极开发新一代的策略创新产品。不少业者都以整合现有产品为创造新一代产品的重要途径。既然如此,整合现有的策略性定位,当然也可能创造新一代的策略性定位。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
理论上,一家公司必须“心无旁鹜”地做一件事情,以免因为分心而一事无成。然而在实务上,一家公司不仅应全力做好现有事业,同时也要实验新科技与新构想。我们应如何做到让新旧并存呢?关键为建立一个能左右逢源的组织架构。这项任务相当艰巨。有学者指出:“企业必须发展组织与管理技能,来同时应付两件事:既要在一个成熟市场(存活关键为成本、效率及渐进式的创新)努力求生存;也要想办法开发出新产品与新服务,其成功因素为大胆的创新、回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及灵活的弹性。”
也有学者持相同论点:“任何一家公司都应该改进现有会赚钱的产品,并扩大其赚钱的基础。对维持公司正常的营运,乃至于对维持与现有顾客良好的关系而言,公司都应该努力地创造更多的周转金。这些资金也有助于关注未来的产品。在此同时,管理当局也不能忽略投注创新的努力。一般来说,管理当局常夹在两种互斥的力量中间:其中一个力量要求公司关注现有的产品;另一个力量则要求公司注重未来的发展。不幸的是,许多人都高估了未来产品的市场潜力,且低估了新产品可能涉及的成本。因此,管理当局必须在投入渐进式改进的需求,和投入未经证实的明日之星的需求间,取得一种最适当的平衡。谁能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市场赢家。”备选方案二:开发他人的创新成果
单凭自己的本事,老字号很可能迟迟开发不出下一代的创新成果。那是因为外面世界有成百上千个有心人,无不积极想要成为主导新一代创新的英雄,因此极有可能有人抢先老字号一步,推出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成果。尽管如此,老字号公司仍可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平时先做好准备,在适当时机进场,掌握他人的创新成果。
平时做好准备
许多证据显示,每当新科技兴起成为主流科技时,老字号通常会被击垮,连一些积极引进新科技的老字号也不例外。
□ 老字号欠缺善用他人创新成果的核心竞争能力。
□ 采用新科技时,老字号不仅慢人一步,如遇到困难,放弃最快的也是这些老字号。
□ 老字号习惯用老方法与人竞争,结果其核心竞争能力,变成其核心僵化能力。
□ 引进新科技时,老字号未能有效管理组织结构的转型。
为了迎接迟早要来的策略创新,并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免将市场拱手让人,老字号公司应针对上述缺点一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