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梅 阎其均(通讯作者)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42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D-二聚体诊断脑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梗塞病患及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脑梗塞病患作为实验组,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检测、比对实验组病患治疗前后以及参照者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组病患治疗前D-二聚体阳性率为94.23%(98/104),和治疗2周后的31.73%(33/104)、参照组的3.00%(3/100)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实验组病患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为(1.33±1.02)mg/L,显著高于治疗后的(0.71±0.75)mg/L及参照组的(0.25±0.21)mg/L(P<0.05)。结论:脑梗塞病患的D-二聚体阳性率及其水平均和治疗后及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中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梗塞;D-二聚体;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119-01
脑梗塞又名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组织由于血液供给出现障碍,而脑部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局部软化、坏死的临床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疾病。本研究以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梗塞病患及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探讨D-二聚体对诊断脑梗塞的临床使用价值,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梗塞病患及1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脑梗塞病患作为实验组,健康者作为参照组。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病患均经CT或MRI检测确诊为脑梗塞,所有实验组患者均无其他重大脏器或重要系统的恶劣疾病,未接受过临床治疗。实验组病患或其家属以及健康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实验组男55例,女49例,年龄为58~81岁,平均年龄为(64.58±6.45)岁;参照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5.01±5.99)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不存在显著数据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实验组病患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以及参照组对象静脉血1.8ml,用免疫比浊法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计算、分析、比较实验组病患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以及参照组对象D-二聚体水平及其阳性率,当D-二聚体定量不高于0.5μg/mL则为阴性,高于0.5μg/mL则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17.0对研究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D-二聚体水平等计量数据,用百分率(%)表示阳性率等计数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卡方(χ2)检验,当检验值小于0.05时,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病患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参照组对象的D-二聚体阳性率之间均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一种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已造成威胁。对于脑梗塞,尽早进行确诊及有效的临床治疗对挽救病患生命,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脑梗塞病患通常会出现凝血-纤溶系统异常,而D-二聚体作为血栓产生中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生的物质,其水平可有效反应病患的血凝、纤溶情况。临床实验证明,D-二聚体和血栓形成性疾病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检测了104例实验组脑梗死病患治疗前、治疗两周后以及100例参照组健康对象的D-二聚糖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病患治疗前D-二聚体阳性率为94.23%,和治疗2周后的31.73%、参照组的3.00%相比均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而实验组病患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为(1.33±1.02)mg/L,亦显著高于治疗后的(0.71±0.75)mg/L及参照组的(0.25±0.21)mg/L(P<0.05)。可知,健康人群的D-二聚体阴性率要显著高于脑梗死病患,对此可将D-二聚体检测其阴阳性情况,以辅助脑梗死的临床诊断,进行初筛,避免盲目使用CT或者MRI检查,减少病患经济负担的同时避免病患心理负担及身体创伤。
综上所述,脑梗塞病患的D-二聚体阳性率及其水平均和治疗后及健康人群有显著差异,可作为诊断脑梗塞病情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在临床中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燕,张李玲.深静脉血栓治疗前后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变化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19):3125-3126.
[2] Toshiyuki Okazaki,Yoko Yamamoto,Keishi Yoda,Shinji Nagahiro.The ratio of d-dimer t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may help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and without acute aortic dissection,May 15,2014 Volume 340, Issues 1-2,Pages133-138.
[3]秦秀杰,姜莉华.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塞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6,35(28):37-39.
[4]黎四平龙健灵陆小梅,动态监测D-二聚体在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华医学杂志,2012,256-503.
论文作者:张朝梅,阎其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病患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梗塞论文; 水平论文; 健康论文; 高于论文; 数据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