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企业活力,缓解就业压力--WTO帮助中国经济向前发展_经济风险论文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企业活力,缓解就业压力--WTO帮助中国经济向前发展_经济风险论文

政府职能转换#183;企业活力增强#183;就业压力缓解——WTO助推中国经济前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政府职能论文,就业压力论文,活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无论从近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中国加入WTO的最大好处,一是加快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二是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的管理机制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这两点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政府职能转换了,经济体制改革也就会相应地加快,经济的持续发展就能实现。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后必须解决的一环。这个问题之所以难解决,因为涉及到政府职能转换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是:农村首先放开,中小企业相继放开,价格也基本上放开了,但国有大型企业的放开却一直缓慢推进,某些企业甚至迟迟不动,关键就在于政府始终牢牢地把握住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的阵地。只要政府职能不转换,那么政企不分、主管部门说了算的情况在国有大型企业中是不会有实质上的改变的。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依靠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保持相当大程度的行业垄断性,靠行业的垄断地位才能获取利润,产生好的业绩。它们自己不承担投资风险。在政府的支持下,它们容易得到银行贷款,于是银行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正常化。只要上述情况不变,企业的活力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某些国有大型企业已经改制成为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但董事会是清一色的,甚至连股东会也形同虚设,因为只有一个股东出席。即使设立了监事会,那同样是政府部门派出的,在某些场合,可能只是一种摆设,而在另一些场合,外派的监事由于不一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甚至还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使企业无法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主决策。

加入WTO后,政府职能的转换势在必行。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符合WTO所确定的非歧视原则:领域要准入,国家保护的政策要取消,政策的透明度要增大,政府不再控制企业,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当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政府则转变为企业的服务者。这正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对国有大型企业来说,过去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国有大型企业正如《水浒传》中发配到沧州的林冲一样,是带着枷的。林冲带着枷同洪教头比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带着枷,手脚怎么施展得开?优势怎么发挥出来?一解开枷,林冲很快把洪教头打败了。国有大型企业多年以来就盼着把带着的枷解开。现在,解开枷的时候到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形势逼着政府给企业松绑,让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这就是WTO带来的最大好处。

(二)

政府在转换职能后,究竟在市场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不妨以搅拌机的运转作为比喻。假定有一定数量的沙、石子和水泥,要使它们均匀地掺合在一起,可以把它们投入搅拌机之中,让机器运转起来,运转一定时间之后,沙、石子、水泥的掺合是均匀的。

经济生活中的情形与此相似。经济运行中应让资源合理配置,让每一种资源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位置上,各得其所,各自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市场好像一个大型的搅拌机,把各种资源投入这个大型搅拌机内,让它们在里面不断地运动。搅拌的时间越长,资源越有可能做到均衡地、合理地配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表明,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假定市场确实类似于一个大型搅拌机,凡是投入这个搅拌机的资源在不断搅拌的过程中趋向于均匀分布,那么这种搅拌就类似于基础性调节。

搅拌机需要管理者。比如说,搅拌机的操作规则是由管理者制定的;发生故障时,管理者要负责维修,排除故障,以保证搅拌机的正常运转。管理者还有必要对搅拌机的运作进行微调。

把市场比喻为一个大型搅拌机,政府便类似于搅拌机的管理者。比如说,政府制定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如果市场运行中出现故障,政府就排除障碍,使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正如搅拌机的管理者有责任维修搅拌机一样。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但不管怎样,搅拌机的管理者不能替代搅拌机本身,政府也代替不了市场。

市场作为一个大型搅拌机,动力是由内部产生的。这就是说,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在于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就是说,主要在于企业的活力。企业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作为市场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生产成果的需求者,都会在自身经济利益的支配下发挥作用。企业越有活力,市场的运行就越顺利。从而投入市场的各种资源也就越能有效地组合与配置。反之,如果企业缺乏活力,它们的反应是呆滞的、麻木的,它们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市场这个大型搅拌机就不容易转动,或者运转得十分缓慢,以致于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激发企业活力对于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

(三)

企业的活力来自何处?首先来自产权的明确。这是因为,企业不管规模的大小和经营范围的宽窄,总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投资主体投资而设立的。产权不明确,表明投资主体不明确,也就表明企业的盈亏究竟由谁承担是不明确的,企业的财产究竟由谁负责也是不明确的,这样的就谈不到什么企业活力的发挥。在政府职能不转换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固然也可能连年盈利,但这并不等于企业活力发挥出来了。这种盈利可能来自行业的垄断,或者来自政府的特殊照顾,甚至可能来自牺牲社会的某些利益而换来企业暂时的盈利。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或第二种情况,肯定会使其他企业的活力受到挫伤。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实际上是“企业赚了,但国家亏了或社会亏了”,这算什么企业活力?

要了解究竟什么是企业活力,必须

从产权改革的意义谈起。要知道,企业的投资是要冒风险的。企业投资的风险性是指:企业投资的结果可能盈利甚微,甚至会有亏损,而这些亏损要由企业自身承担。企业投资的风险的存在还可能与企业自己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外部条件的变化有关。因此,企业在投资决策时,需要把投资的风险性考虑在内,并争取得到尽可能好的结果,避免不利的结果。这正是产权明确的结果和企业活力的体现。

考虑到投资风险的存在,企业决策者既要考虑生产经营中的最大利润原则,又不能不考虑生产经营中的避免风险原则。最大利润原则是指如何根据企业所掌握的经济信息,要求实现最大的盈利;避免风险原则是指如何根据企业所掌握的经济信息,为了避免损失,企业要力求稳妥,宁可保守一些,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决策者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以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掌握到全部经济信息,因此,按最大利润原则进行生产决策的做法受到一定限制。加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决策者不可能充分地、有把握地预测到市场前景,因此,不得不兼而采取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企业决策中既考虑最大利润原则,又考虑避免风险原则,这就使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某种制衡作用。这是因为,如果企业不考虑避免风险原则而全部从最大利润原则出发,经济中的扩张性就突出了,经济可能趋向于过热。如果企业全都从避免风险原则出发,经济中的抑制性就会占据上风,经济可能趋向于冷却。企业同时考虑最大盈利原则与避免风险原则,或一些企业较多地考虑最大利润原则,另一些企业较多地考虑避免风险原则,国民经济运行可以趋向于正常。这种情况说明:不能认为只有政府管住企业,国民经济运行才会正常化。实际上恰恰相反。产权不明确,政企必然不分,政府必然管住企业。但是即使政府管住了企业,政府却管不好企业,因为企业缺乏活力,它们又怎么会从投资风险的角度出发来争取实现最好的结果呢?至于国民经济运行,显而易见是不可能趋于正常的,因为缺乏企业活力,缺乏投资主体、生产经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也缺乏来自企业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

结论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职能的切实转换将使得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这不仅指国有大型企业会由此产生真正的活力,而且由于国家对国有大型企业的保护的消失,政府成为服务者之后,所有企业的活力都将因此增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的作用的“到位”。

(四)

从深层次进行分析,政府职能的转换涉及政府指导思想的转变问题。政府既然是市场这个大型搅拌机的管理者,政府就不能取代市场的地位,政府就不应该自己充当搅拌机的角色。一个总想取代主人地位的家庭服务员不是一个称职的服务员,同样的道理,一个总想取代市场地位的政府也不是一个称职的政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越位”或“错位”。

在讨论政府调节在协调各个企业之间关系时,应当注意到:

1.市场本身有自行使供求趋于平衡的力量,只是由于市场调节有局限性,才需要有政府调节。政府调节不可能取市场调节而代之。

2.政府调节的对象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关系,是市场运行本身。政府应通过对市场运行的调节,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

3.政府调节的范围既包括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也包括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调整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要知道,在加入WTO之后,政府的调节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政府的调节必须是科学的调节,必须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调节。尤其重要的是,政府调节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政府不应包办一切,政府也没有力量包办一切。

如果政府进行了不科学的调节,于是市场传递给微观经济单位的信息将是扭曲的信息,微观经济单位的投入产出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越来越大。如果政府调节变成政府包办一切,那么企业的活力就会丧失,国民经济运行反而会出现更大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人们不应当要求政府调节理想化,而只要求政府调节符合现实情况。这是因为,调节过程中究竟会带来哪些新问题,并不是事先能够了解得十分清楚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情况,甚至会发生哪些预料不到的困难,事先也难以全部掌握。为了确定最优目标,需要假定决策者有无限的估算能力,假定人们头脑中对于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种明确的先后顺序,否则最优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经济生活中有大量不确定的因素。既然决策者不可能充分估计到前景,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因此也就不能要求最优化,而只是要求合理化,要求现实性。

(五)

归根到底,企业活力对国民经济运行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中国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外国商品价格低廉以及某些商品质量较好,我们如何同它们竞争?外国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较好,服务项目较多,我们如何同它们争夺客户?外国企业以高工资吸引人才,我们如何把人才留住?在外国商品涌入后,国内的就业压力在一段时间内会加剧,该怎么办?不仅如此,国内的企业还要考虑如何走出去,如何开拓国外市场等问题。这一切都依赖于企业活力的增强。政府应当清醒地看到,惟有企业活力增强了,企业自己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技术创新,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同外国商品竞争并打到国际市场去;企业自己会设法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以争取客户;企业也自己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留住人才,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工作。如果企业感到自己目前资本不足或技术水平不高,只要企业有了活力,它就会自己设法去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欢迎合作者前来参股,实现资产重组。企业自身对盈利前景的考虑会推动它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至多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至于社会的就业压力,也将在企业活力增强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渐趋于缓解。可以相信,只要政府职能切实转换了,上述这一切都会逐步成为现实。

当前我国仍处于内需不足的经济形势之下。扩大内需,对于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以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有效地扩大内需?积极财政政策固然要继续推行,但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让企业去开拓市场,让就业扩大,让城乡居民收入上升。政府职能切实转换后,不仅国有大型企业的活力会迅速增强,而且一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等,活力都会增强。增强了活力的企业,会针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结合本身的条件,努力寻求对策。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来打开市场,包括打开农村市场和小城镇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场所,做到“营销定位”。企业还可以通过和农户之间合作关系的加强,即增加农民的收入,又扩大自己的市场,使“公司加农户”模式实现双赢的结果。

(六)

什么叫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简要地说,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是指:在不过份依赖政府投资的条件下,靠经济自身的力量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要知道,政府投资在任何时期都是存在的,政府投资刺激了社会总需求,拉动了经济增长。问题在于“不过份依赖政府投资”,而要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自身的力量”,是指非政府投资(包括来自企业的投资和个人的投资)以及社会的消费支出。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投资呢?一是由于企业摆脱了政府的直接干预,企业增加了活力,增加了投资与生产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由于产品有销路,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这样,非政府投资才能被启动,成为发展经济的力量。社会的消费支出来自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从投资、劳动、储蓄等方面取得了收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消费支出,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有销路,同时也保证了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的合理的回报率。

经济运行转入良性循环之后,政府投资将会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上,这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新增劳动力。经济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来实现持续增长,从而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开辟了渠道。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支出的上升,则又可以使一部分新增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因此,在企业活力增强和经济运行转入良性循环之后,就业压力的缓解是可以期待的。

经济运行怎样才能转入良性循环?问题又回到了我们在前面一再提到的政府职能转换。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只有使企业真正成为政企分开的、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富有活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和经营。企业的投资是对投资者负责的,盈亏是由投资者承担的,利润率多少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时所考虑的目标。这样,经济运行过程中才能在不过份依赖政府投资的条件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劳动者也就能有效地进行流动并找到适合于自己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效率将会提高,收入也会随效率的提高而上升,这就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实践证明,就业是依靠就业而不断增加的。一批人就业了,他们有了收入,就需要消费支出,于是就使另一批人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后者有收入后又会花掉,这样又会促进更多的人的就业。各个就业者的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在增加就业的过程中起着作用。此外,各个就业者未用于消费支出的那部分收入,成为储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也会使就业人数增加。“以就业扩大就业”在经济运行转入良性循环后,将成为事实。经济转入良性循环,意味着要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来维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总之,就业人数的增加、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的增加和投资的增加,都依赖于政府职能转换后企业活力的增强,以及企业活力增强后市场的开拓。国有经济的重组、结构的调整和民营经济的介入,依赖于对资本市场的充分利用和产业的升级,依赖于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也就是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当前经济中存在着某些产品积压、滞销、内需不足等情况。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决不能把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成是供给过剩。在人均国民收入刚刚达到800美元的中国就出现供给过剩,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从经济学中得到解释的。是市场尚未真正启动,还是市场容量已经饱和?是人们对市场前景(或企业前景)的信心不足,还是市场前景已经临近极限?是人们真的不想购买,还是人们抱着“可买可不买的不买”的念头?肯定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就业不易、失业可能性增大,使人们对前景缺乏信心“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从而看来似乎是供给过剩了,实际上却是市场尚未启动。而当政府职能转换、企业活力增强、经济运行转入良性循环以后,就业机会的不断增加和收入的上升,将改变人们的预期,使人们逐渐从“可买可不买的,不买”转到“可买可不买的,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不仅得以实现,而且将在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二者都增大的条件下实现。所以,“以就业扩大就业”将使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长期维持下去。

现在我国才刚刚加入WTO,政府职能的切实转换也刚刚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到加入WTO后的过渡期结束之时,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几年走过的路程,以及企业活力增强后国民经济所呈现的新面貌,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加入WTO的确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好处,我们申请加入WTO的多年努力是值得的,我们为了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而付出的辛勤劳动终于结出了初步的成果。历史将证实这一切。

标签:;  ;  ;  ;  ;  ;  ;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企业活力,缓解就业压力--WTO帮助中国经济向前发展_经济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