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一"校""医"人才定位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
1.招聘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和采取经济行动时,由于有限理性、获取信息成本太高等原因,不可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更不可能准确地遇见未来,这就决定了他们从事经济活动所掌握信息的不完全性。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更多的表现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上。
在学校、医院招聘过程中,求职者的个人能力是其私人信息,求职者比招聘者对自身情况更为清楚,在巨大的就业环境压力下,为了谋得一个较好职位,往往会对自己的真实信息进行趋利避害的加工或者扬长避短的选择,过分夸大自己的强项,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但不管是学校还是医院对应聘者的这些信息在招聘过程中也很难识别。
2.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招聘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学校或医院只能根据所有求职者的学历层次来支付工资。此举对高素质人才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他们放弃应聘,寻求其他单位。对于低素质的求职者来说,用人单位提供了高于其本身期望的工资,导致学校或者医院付出较高的成本招聘了低能力的应聘者。用人单位在经过试用期后,对名不副实者会继续降低工资,结果造成更多高素质人才退出应聘,造成应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导致的结果是:低素质的求职者获得了较高的工资,用人单位付出了较高成本却招聘不来高素质的人才。
3.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斯宾塞在其1973年开创性的研究(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中将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生产效率的信号。斯宾塞认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雇佣能力的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如果雇主没有办法区别高生产率与低生产率的人,在竞争均衡时,不论是高能力的人还是低能力的人得到的是平均工资。于是高生产能力的工人得到报酬少于他们的边际产品,低生产能力的人得到的报酬高于他们的边际产品。这时,高能力的人希望找到一种办法,主动向雇佣方发出信号,使他们同低能力的人分离开来,使自己的工资与劳动效率相称。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原因是,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例,不同能力的人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或者说教育传递信号具有把雇员能力分离开的功能。迈克·斯宾塞的模型研究了用教育投资的程度作为一种可信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他的模型里,教育本身并不提高一个人的能力,它纯粹是为了向雇主"示意"或"发出信号"表明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迈克·斯宾塞确定了一个条件,在此条件下,能力低的人不愿意模仿能力高的人,即做出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以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这一条件就是,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对能力低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更高。
二、风险规避下的《医院管理学》课程模式研究
医院管理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它将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学好医院管理学是对各门专业课的融会贯通,更是今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在分析校医人才定位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情况下,研究如何规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开展的条件
《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其目的之一要降低医院的一些风险和成本,而人才定位信息不对称就是招聘中的风险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地开设此课程呢,笔者做了简要分析。
1.实践目标。医院管理学是一门集医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这其中的理论知识单纯依靠书本是无法讲授清楚的,教师只有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的医院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Massilas和Cox主张将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重视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
由于一般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医院实习都要等到最后一年,而《医院管理学》课程会在此之前就学完,这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差,不能等到实习的时候才让学生接触医院。所以,笔者要在医院管理学的课程进程中,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开展以医院实践调查为主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这样一来,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案例,而是会有一个鲜活的直观视觉、触觉和嗅觉,学生就会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加了对医院管理学甚至是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兴趣。笔者开展的医院实践调查是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医院实践调查不仅是一个调查过程,也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课教师将调查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调查开始前教师对学生有一个集中的安排指导,在调查结束后的报告环节,老师也会依据学生的调查报告内容和质量对学生给予相应指导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或者选题与毕业论文结合,作为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医院管理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学生在实习的具体环境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和了解,但有些医院管理的知识是带有偶然性的,比如"医院纠纷的处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感受不到,这就要求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以"医疗事故的处理"为例授课老师对于这类问题采取了"提问―自学―引导讨论―归纳总结"的流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医疗事故?以及国家在应对医疗事故有哪些措施?"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老师通过实例来向学生讲解,然后学生再分组讨论,最后各个讨论组根据讨论的结果得出结论。
当然,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教研室会添加一些不同等级的医院,让学生去实地调查,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我们也会在评估了学生的调查报告质量后鼓励一些高质量的报告发表。《医院管理学》实践课程的改革同其他许多课程一样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创新,为的是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需求,提高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对卫生现状和医疗管理的感性认识,从而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大平,李林. 医院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7,05:26- 27.
[2] 刘世杰,曹业精.关于《医院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30- 32.
[3] 钟添阴,黄菊萍.基于医院管理实践的医院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2(6):25- 27.
[4李丽萍;档案管理在医院人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9,03:85-87.
论文作者:朱卫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医院论文; 的人论文; 管理学论文; 能力论文; 信息论文; 学生论文; 斯宾塞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