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东方理论和实现这一理论的成功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恩格斯论文,这一论文,成功之路论文,理论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8月5日是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列宁在1896年所写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指出:“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这里说的“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他还强调:“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正当的。”这里说的“现代社会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同马克思共同工作的40年,潜心研究了这一理论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列宁称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理论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本文只涉及一个理论问题,即他和马克思共同提出的东方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和中期,他们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思索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在哪里突破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始终放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因为那里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狭隘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了它,从而使生产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起来,导致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恩格斯甚至点出了英、美、法、德四国首先和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1〕但是,恩格斯从没有把他和马克思的理论置于一端,束缚住自己的手脚,从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和俄国革命家苏利奇等的频繁通信联系,特别是对俄国等东方社会国家的了解与思考,逐渐把视线从西往东移,并进而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及其导言和跋中提出了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卡夫丁峡谷”指的是公元前320 年第二次萨姻尼特战争时期,萨姻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打败了罗马军队,并强迫他们负着“牛轭”通过峡谷。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大的羞辱。马克思恩格斯引用这个典故比喻是说,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避开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灾难而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和巨大成就,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前提,一是保留和利用农村公社。农村公社是俄国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的生产和社会组织,一直残存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段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2 〕二是吸收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成果。资本主义在几百年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世代的总和。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需要高度的文明。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引发和推动。“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达到繁荣昌盛的国家里被战胜的时候,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实例中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3〕这就是常常被人遗忘、 鲜为人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理论。这是不同于前一种方案的另一种方案,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方案。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
列宁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马克思的东方理论,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东方落后国家突破的新的科学论断。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以及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先后发生并取得胜利。实践说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不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第一种设想而是按照他们的第二种设想发展,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几乎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前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并不是财富太多,无法容纳,而是因为民穷财尽,起来造反。社会主义革命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虽然是由经济动因引起的,但并非纯粹的经济过程,由单纯的经济因素所决定,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经济、政治、文化、阶级力量对比、国际条件等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如果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种方案所设想的那样,首先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英、美、法、德等国家取得胜利,那么,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将会比较顺利。甚至可能出现一呼百应的全面推进的局面。但是,现实是按照第二种方案发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虽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并未做出回答,因而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处在困惑和困难的境地。这说明跨越“卡夫丁峡谷”决非易事。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多次指出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头困难,继续比较容易”相反,是“开头容易,继续比较困难。”〔4〕难就难在:
(一)这些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体系,虽然给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以沉重的打击,但还不是致命的打击,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心脏部位(西欧、北美),而是边远部位。
(二)这些国家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面临双重历史任务,其中既有社会主义自身任务,还有发展商品经济,实现民主化和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民主主义任务。
(三)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是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这个主要方面很难在短时期内体现出令人信服的优越性。
(四)在“一个世界,两种制度”的并存和对立这个大格局中,资本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力上占优势,并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包围。资本主义国家从其阶级本能出发,凭靠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扼杀”战略、“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和“超越遏制”战略(即更大规模的和平演变),企图结束东西两大对立体系的这场“历史性较量”,重建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这种形势,一方面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正常外交关系和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还必须百倍警惕和坚持反对资本主义的干涉、渗透和演变。由于外有帝国主义的压力,内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面临着困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仅必然会有一些人羡慕、甚至追随资本主义,而且执政的共产党内也存在产生各种机会主义的条件和土壤。实践证明,在最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政党内部一旦出现机会主义思潮,会影响一大片,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是它无力阻挡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真正历史大趋势。
总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跨越“卡夫丁峡谷”,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在这个历史难题面前,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有艰难取胜和失败两种可能,苏东的社会主义就是在探索中没有闯出正确的路子而失败。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希望和成功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新课题,并为跨越“卡夫丁峡谷”,为解决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为社会主义重振雄风、再造辉煌,开辟了一条希望和成功之路。这条道路的基本点概括起来是八个“坚持”: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一切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这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头等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传统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5 〕如果不确立这条思想路线,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发展。
(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其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它,而不能干扰和冲击它。同时,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就是加快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3)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 使两个文明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必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又会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邓小平同志指出,搞不好物质文明建设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搞不好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4)坚持实行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在改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适合本国国情的正确路子。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其实质就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5)坚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制度的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有两种,一种是资本主义的,另一种是社会主义的。为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制度上的保证。为此,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条件下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是统一的不可分割整体。在不同时期,可以侧重强调某一两项,但是不能削弱和动摇任何一项。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动摇了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6〕
( 6)坚持维护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失掉,中国不能乱,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贯穿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是动力,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发展;发展是目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同时它又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使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7)坚持正确估计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70年代以后,世界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我们必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已被打破,单极也不可能,多极是发展趋势。在多极世界格局中,中国应当而且能够成为重要一极,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8)坚持把执政的共产党建设好。 邓小平同志指出:苏东剧变“首先出自内部”,“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是不可分割的,共产党是执政党,社会主义的兴旺和衰败,根源都在共产党。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严重受挫,是“一个总的合力”〔7〕的结果,但是最关键的是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出了问题。因此, 振兴中华、振兴社会主义,必须在国内外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上述八条,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始终坚持走的道路。尽管我们在走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这种那种问题,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存在实践和理论的反差,但“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条道路,将为胜利跨越“卡夫丁峡谷”,为解决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为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的振兴,做出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6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0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02页。
〔4〕《列宁全集》第34卷,第348页。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3页。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3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页。
标签:卡夫丁峡谷论文; 恩格斯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