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杠”词义及其演变问题的思考论文

关于“杠”词义及其演变问题的思考

麻 静,夏中华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隐喻等理论分析“杠”各个义项的演变发展过程以及“杠”的各个义项之间关系。“杠”最初的意象图式是使横木保持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方式引申出其他的义项,最后词义抽象到词语“抬杠”中的“碰撞、顶撞”表示不平衡和平衡力量的变化。

关键词: “杠”;词义演变;认知

在汉语中,“杠”是多义词。《汉语大字典》(2010)[1]和《汉语大词典》(2011)[2]“杠”有三个词位,分别是gōng、gāng和gàng。本文只研究gāng和gàng词位的义项,而不涉及地名“杠里”使用的gōng。阴平“杠”的义项,古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在现代汉语中缺乏语境而逐渐消失。去声“杠”的义项,基本义“较粗的棍子”是后起义,其他“杠”的义项几乎都是它引申而来。这些义项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基于身体经验的认知。隐喻和转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3]。人们的认知方式对“杠”义项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本文收集了词典中的“杠”的义项。由于其中的义项差别不大,我们比较后,又根据CCL、BCC等语料库中的语料,对使用较多义项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分析。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义项:(1)床前横木;(2)竹、木杆子;(3)车盖柄的下部;(4)桥:(5)较粗的棍子;(6)体操器械;(7)粗的直线;(8)车床上的棍状机件;(9)批阅文稿或阅读书籍时,作为标记而划的直线;(10)把有关文字用直线划去或标出;(11)犹顶着;(12)量词;(13)顶撞、碰撞。

一、“杠”的语义演变分析

“杠”本义是指床前的横木。《说文解字》:“杠,床前横木也,从木,工声。”河南信阳出土的战国漆绘大木床,是由床身、床栏、和床足组成,床栏的床框由两根竖木和一根横木构成。

第四步安装相关设施,实施改造试验。1、将导航钢丝绳分别安装在左岸所修建临时设施的闭合圆钢上和右岸的大树上,为使导航钢丝绳达到预定高度,左岸用木制三角架将导航钢丝绳撑到离水面3米的位置,右岸捆在大树上的位置离水面也控制在3米的位置;2、先将2个升降立柱安装在导航钢丝绳上,再将这2个升降立柱安装在渡船迎水面的一侧;3、最后用吊葫芦将导航钢丝绳绷紧。这样机动渡改造成人力扯渡的工作就完成了。经来回拉扯试渡运,初步达到了试验的目的。

例:1.床,其杠,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杠。(《方言》)

从上面的例子中,其语义特征由[+长木][+横着]和[+床前]构成。“杠”义在后来的使用中偏重语义特征[+长木],因而形成了“竹、木杆子”义项。

例:2.竹杠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仪礼》)

例:5.其炉垫于土墩之上,各炉一齐鼓鞲熔化。化后以两杠穿炉下,轻者两人,重者数人抬起,倾注模底孔中。(《天工开物》)

例:3.轮人为盖,达常围三寸。(《周礼》)

语义特征[+长木]和[+横着]引申出义项“桥”。原来是指用独木架在溪流上而形成的桥,且特指小桥,经过泛化,也指用石头或其他材质做成的桥。

例:4.杠,石杠,今之石桥。(《玉篇·木部》)

“杠(2)”通过进一步转喻,认知视角向上移动。由特指的竹和木制的杆子,概念内容进一步扩大,泛指一切棍子,产生“杠(5)”。材质上,由特殊的竹和木扩大到所有的材质。而杆子的原型范畴是较长的棍子,所以“杠(5)”和“杠(2)”的概念在意象图式上一致,不同的是范畴的大小。

强化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对工程度汛安全状况进行普查,完成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352处,对3座直管水库进行了防汛安全核查。对工程管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督促落实治理措施,促进工程面貌持续改善。编制《黄河水闸技术管理办法》,对水闸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发挥管理先进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山东局牡丹黄河河务局通过国家一级水管单位考评验收。

“杠”的语义特征[+长木]用途不同,产生义项也不同。当“杠(2)”用在车上就变成车盖柄的下部。

元代出现了“杠”临时作为量词的用法。量词的用法从“较粗的棍子”引申而来,用“杠”来抬箱子,因此用“杠”来计算。

例:6.抬棺材的,六十四杠,八十一杠不等。(《大出殡》)

[+长木]、[+横着]加上另一个语义特征[+粗]的“杠”被用作门栓。过去家家常用杠子顶门,以防被人撞开,所以‘杠’引申为用杠子顶住的意思[4]。因此,名词“杠”引申出了动词“犹顶着”。

我操。我也重复了一遍李耕田的俩字,确实有问题了,而且问题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我掏出李老黑给我的标语内容对照了一下,问题不是出在我这里。

推荐理由:包祖晓医学博士深入地剖析和提炼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和幸福的主题,如尊严、自信、接纳、爱、自由、体验、追求、安住当下、觉察、保持正念等,分45篇阐述,以禅学故事、电影故事以及心理治疗中的真实案例为主要组成部分,带领读者认清生命的实相,摆脱常见的“心理误区”走出困境,拥抱生活,过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动词“顶着”又经过一系列的引申,产生了新的义项“顶撞、碰撞”。“抬杠”等词语便来源于此。

例:8.爷儿俩抬了一回子杠,大水坚决走了。(《新儿女英雄传》)

莫言的文学作品《檀香刑》改编为歌剧,将于国家大剧院上演,并于11月12日召开媒体见面会。这位诺奖得主告诉媒体,近两年,他将主要精力用于写作戏曲文学剧本,以实现自己多年夙愿。18年前出版的这本小说中也融入了山东地方戏“茂腔”的元素。他认为,唯有写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个人特性的作品,才能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例:9.她又翻身上杠了!(《燕归来》)

空间上“较粗的棍子”放在平面上,只保留[+粗][+直]的语义特征,于是出现义项“较粗的直线”。

例:10.军士长肩章版面为两条金黄色纵杠和折杠组成,专业军士肩章版面为一条金黄色纵杠和折杠组成。(《1994年报刊精选》)

同时,当“较粗的棍子”使用在机械加工中的车床上,而且语义特征的[+木]变成[±木]。于是产生了义项“车床上的棍状机械”。

一是各部门根据特定法案或政策而建立某些融资支持计划或项目,对规划、建设提供大量拨款和低于市场利率(甚至零利率)的长期贷款(一般为20年);二是通过规范再生水用户收费、返还税收等保障项目获取运营收入;三是以具体融资标准规范引导和筛选再生水项目,支持符合政策需求的项目。

例:11.它的研制成功对我国阀门、丝杠、机床等行业将产生 重要影响。(《人民日报》1994)

“粗的直线”被用作阅读时就产生了义项“批阅文稿或阅读书籍时,作为标记而划的直线。”

例:12.在文理不通的地方打上红杠。(《汉语大字典》)

当“批阅文稿或阅读书籍时,作为标记而划的直线”突出了这一动作则引申出“把有关文字用直线划去或标出。”

在新媒介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MOOC迅速融合大学英语教学的背景下,应当重构教室环境,创建适合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新型教室环境,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富媒体技术等来装备教室,改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学习参与度和教学有效性。当然,保障学生参与的课室未必一定要建成基于计算机通信币II智能技术的智慧教室。在外语教学中,在普通教室,通过灵活布局而实施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支持高强度人际互动,同样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但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偏执于“唯技术论”,不能忽视语言教学交互性的实质。

例:13.那一小段文字被杠掉了。(《汉语大字典》)

“杠”的原始义是“床前的横木”,其原始的语义特征是[+长]、[+横着]、[+木]。在后来的发展中一些语义特征消失,如:[+横着],另一些语义特征继续强化并引申出其他的语义特征,如[+粗]、[+划掉]、[+摩擦]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事物的消失引起“杠”义项的变化,最初的义项只会在一些古文献中使用。新事物的出现也赋予了“杠”新的义项,如“体操器械”。总体来说,“杠”的语义特征和范围都在不断地扩大。

二、“杠”义项的认知分析

“杠”义项的认知原型是一根横木。原型是一种心理表征,是认知的参照点[5]。最好的原型样本作为床框使用。人们通过世界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感知“床”的结构,逐渐形成“杠”的意象图式。在意象图式中,两根竖木支撑一根横木,保持平衡,整体构成床框,“杠”的原型范畴出现。“杠”的认知模型中,两根竖木是背景,横木是凸显。三根木头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两根木头平行并垂直于第三根木头,形成“一横两竖”结构。如图1所示。

2013年1月18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董事长樊金龙一行专程到会,讨论“新疆煤炭腐植酸资源调查”事宜。首先,曾理事长针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的物质性”与“腐植酸物质的生态性”的关系,指明了腐植酸新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图1 “杠(1)”意象图式

图1中,“杠”的意象图式由两根竖木撑着一根横木,使横木保持水平平衡状态。整个意象图式是一个静态平衡。由此形成“杠”最初的概念原型。

(一)“杠”义项的转喻分析

兰艾克认为词的意象意义中,意象的形成需要一个基体(base),基体的某一部分被凸显,成为焦点,即成为侧画(profile)[6]。换句话说,基体是义项的背景,侧画是义项内容。不同的侧画对应同一基体,某个侧画可以激活其他的侧画[7]。“杠”的原型意象意义,床的材质是木头,所以材质“木头”是其意象意义的侧画之一。在认知过程中,重新识解“杠”,概念发生转喻,侧画竹、木杆子凸显出来,代替整个“杠”的概念意义。原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杠”有具体的指称对象,成为凸显。原型概念重要侧画空间位置则隐藏,成为背景。

较长较粗的“杠”在现代体育项目中,就变成了“体操器械”。词语“杠杆”便是来源于此。

“杠(3)”是由“杠(2)”转喻而来。车盖是指车上遮日避雨的篷子,形状像雨伞,下有柄。竹、木杆子做成了车盖柄,这是整体转喻为功能作用。侧画空间位置也从幕后背景进入凸显的位置,由最初的水平平衡状态,变成了垂直平衡状态。三根木头的平衡变成了一根木头的垂直。

“杠”的词义逐渐发展,“竹、木杆子”的语义特征[+圆]和[+粗]引申出“较粗的棍子”义项。到现在,该义项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

对于政府而言,水权初始分配除了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保分配结构合理外,还需要确保分配规则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从历史发展来看,水权合理分配规则呈现动态发展之势,它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会随时空的变化而变迁。影响水权合理分配规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二是社会环境变化。

“杠(7)”进一步转喻,引申出“杠(9)”。作为源域,平面二维直线具有一般性,普遍适用于各种情景。投射到“杠(9)”认知视角向下移动,范畴变小,只作为标记而划的直线,且仅适用于批阅文稿或阅读书籍。“杠(9)”义项的形成是整体转喻部分,由一般到特殊。

“杠(10)”是在“杠(9)”的基础上转喻而产生的,直接由名词转换成动词。这个过程可以用事件域认知模型(ECM)来解释。一个基本事件域(EVENT)包含两大核心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Being)。行为包含静态性和动态性行为,由具体的子动作构成。事体可包括人、工具等实体,也可包括抽象或虚拟的概念[8]。在事件域“阅读时用直线标记或划去文字”中,“杠(9)”突出的是事体中的工具“作为标记的直线”。而“杠(10)”则是整个事件域“用直线划去或标出”。因此“杠(9)”表示的一个事体喻指整个事件域,产生了“杠(10)”,词性也发生转变,由静态变为动态,名词变成动词。

“杠(11)”是由“杠(5)”转喻而来的,而且词性也是由名词转换为动词。首先,“杠(5)”整体转喻为“门栓”的功能作用。棍子被用作门栓,插在门上,能够顶住外面的碰撞,因而“门栓”的意义得到凸显。再经过静态性到动态性,事体到行为的转化,名词变为了动词。“杠”是事件域“把门顶住”的事体——工具。用工具代表整个事件域,或者表示动作,名词“杠”就转化为动词“杠”。随着认知视角的上移,范畴也不断扩大,使用范围不仅指门栓顶着门,还指一些物体顶着其他物品。

“杠(12)”是由“杠(5)”转喻产生的,整体转喻为工具,词性也发生转移。两个用“杠(5)”来抬箱子或其他物品,使用的力相同,保持水平平衡状态。一根杆子和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正如本义三根木头的位置关系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被看做整体,共同计算箱子的数量,后者突出横木。

(二)“杠”义项的隐喻分析

“杠(1)”隐喻引申出“杠(4)”。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Lakoff(莱考夫)大致将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9]。源域“杠(1)”的概念结构:在床框中,两根竖木支撑着一根横木,使其保持水平平衡状态。目标域“桥”的概念结构:各个垂直于地面的桥墩支撑着桥面,使其与地面平行,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因此,源域中的床前横木投射到目标域的桥。

“杠(6)”由“杠(1)”隐喻而产生。与床框的结构相同,体操器械的结构也是由“一横两竖”组成。因此,源域“杠(1)”表示横木通过结构隐喻投射到目标域“杠(6)”上。而且源域凸显的焦点是横着的木头,两根竖是背景,但在目标域中焦点和背景重叠一起,即竖木和横木变成整体结构共同凸显。

“杠(5)”和“杠(7)”通过本体隐喻联系在一起。源域较粗的棍子作为一个实体,在空间上具有立体感。经过认知投射,将三维空间的物体放入到平面坐标中,省略了高,保留了长和宽。然后进一步抽象,目标域变成了直线,源域的材质等一些侧面被隐藏,只是凸显其二维上的形状轮廓。因而空间三维的棍子变成了平面二维的直线。

总而言之,在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农村乡土资源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具有丰富的乡土气息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幼儿的生活意识,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保证幼儿的全面、均衡发展。

例:7.且说林善甫脱了衣裳,也去睡,但觉有物杠背,不能睡着。(《初刻拍案惊奇》)

“杠(8)”是通过“杠(5)”隐喻而来,是结构隐喻的结果。由于源域和目标域的结构相似,在形状材质有所不同。认知视角中较粗的棍子体型较大,使用者将其作为力量较大的活动,如:用“杠”抬箱子或物品,或作为打架的工具等。而作为车床上的棍状机械,体积较小,使用材质是铁或其他材质。

(三)“杠”义项的图式转化分析

“杠(13)”由“杠(11)”通过意象图式转化进一步引申形成。根据Lakoff 归纳出的意象图式结构,由三部分组成:trajector(tr)、landmark(lm)和path。其中tr 是射体,lm 为界标,path 表示路径。“杠(11)”的意象图式如图2。(tr:某受力物体;lm:外部发出力的物体;path:力的方向)

雪落得最密的那年冬天,我生了一场大病。父亲却跟一帮人去了南方做生意。我躺在床上,人烧得迷糊,一个劲儿地叫:“爸爸,爸爸……”母亲求人捎了口信去,说我病得很重,让父亲快回家,但父亲没有回。

图2 “杠(11)”意象图式

“杠(5)”作为抬箱子的工具,需要tr 和lm 在“杠”的两端用同样的力使“杠”达到平衡的状态。由此引申出的“杠(11)”表示的是射体受到了外部的力,这个力来自界标,路径表示的是力的作用方向。在引申为“杠(11)”的过程中,实物“较粗的木棍”变成背景消失,变成了无形的一根杠杆,凸显的是这根杠杆的两端。这根杠杆可以是指问题、观点等,位于杠杆的两端甚至多端都在进行力量的角逐。因此,从图2中看到“杠(11)”表示的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受到一端的力,这个力相对于tr 就是一种被动的,tr 和lm 的力不平衡。

“杠(13)”表示主动发出力,用以对抗外部界标产生的力。由“杠(11)”双方不平衡状态重新转化为平衡的状态。而且“杠(13)”的状态是动态的,tr 和lm 之间力的变化会导致“杠”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变化。“杠(13)”的意象图式如图3。(tr:某受力物体;lm:外部发出力的物体;path:力的方向)

图3 “杠(13)”意象图式

由图3可以看出,“杠(11)”由被动受力,表示被动的状态,tr 和lm 双方的力不平衡。而“杠”的原型范畴表示平衡。因而“杠(11)”的tr 受到力后会发生形变或其他变化使双方平衡。“杠(13)”则是主动发出力与受到的力进行碰撞,使双方达到平衡的状态甚至力量大的部分向tr 倾斜,因而出现“碰撞、顶撞”的义项。

以上是“杠(1)”到“杠(13)”的义项演变。最初由两根竖木撑着一根横木保持平衡,发展到垂直于地面的桥墩支撑桥面保持稳定。而后是状态不定的竹、木杆子,再泛化到指一切粗的棍子,最后抽象为对立的双方甚至多方力量的碰撞,在动态的平衡和不平衡间倾斜。不仅意义不断地深化和扩大,词性也发生转移,从名词到量词,最后发展为动词。

三、“杠”义项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杠”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如图4。

图4 “杠”义项关系图

把图4的13个义项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杠”的词义关系网络体系。这个体系通过转喻、隐喻和图式转化等多种手段联系在一起。

1.转喻:“杠(1)”—“杠(2)”、“杠(2)”—“杠(3)”、“杠(3)”—“杠(5)”、“杠(5)”—“杠(11)”、“杠(5)”—“杠(12)”、“杠(7)”—“杠(9)”、“杠(9)”—“杠(10)”。

2.隐喻:“杠(1)”—“杠(4)”、“杠(1)”—“杠(6)”、“杠(5)”—“杠(7)”、“杠(5)”—“杠(8)”。

3.图式转化:“杠(11)”—“杠(13)”。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及血清miR-126表达的影响 ………… 谈晓娅等(4):505

从分析中发现使用转喻手段的义项较多。但转喻的途径各不相同,包括由整体转喻功能作用、部分转喻整体、整体转喻部分。还有一部分是用事件域空间模型对义项之间的转喻进行解释,尤其是对词性转化。我们分析了“杠”的一部分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就是不同的“基体”。当一个“基体”凸显,其他“基体”成为背景,就变成整体转喻为部分。当其他相关的“基体”与原来的“基体”共同凸显时,则部分转喻为整体。

使用隐喻过程中,认知域的转化主要是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本体隐喻是对“棍子”这个实体进行的一系列变化。最主要是结构隐喻,最初“杠”一横两竖结构用到不同地方,如:桥、体育器材等。图式转化通过tr 和lm 受力变化产生作用。力量作用与反作用和两端力的动态平衡都影响词义变化。

虽然“杠(1)”是本义,随着床结构的不断简化,该义项在现代汉语中消失。由它为原型产生的“杠(3)”和“杠(4)”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消失,最后只存在古代汉语中。取而代之,“杠(5)”成为词语“杠”的基本义,而且在现代汉语中十分活跃,义项能产性高,组词能力也强,其他的义项几乎由其派生出来。因此“杠(5)”也成为了“杠”的基本义。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角度入手,对“杠”各个义项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义项关系网络。“杠”最初只用来称“床前横木”,也是其原型,而后通过转喻引申为“竹、木杆子”,不断扩大概念内涵。这个过程是“杠”义发展的最重要一个阶段,由此转喻为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奠定了“杠”义网络的中心点。本义也在语言发展中渐渐消失。在“杠”的空间位置上,由原来三维变为二维,最后抽象为意念上的一条线,使双方联系起来。其动态力量从静态平衡,变为“顶着”的动态不平衡,最后到“顶撞、碰撞”,动态的平衡和不平衡之间的较量。这三个方面就是本文分析“杠”的义项变化情况。“杠”的各个义项是人们通过对原型的CM进行隐喻、转喻以及图式转化等认知手段而不断引申发展的,也许以后也会使用同样的手段产生新的义项,而且概念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2016年及2017年水稻作物系数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两个水稻季各生育期的Kc变化趋势与图1所示的ETc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1175.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747.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8.

[4]杨琳.“抬杠”与“顶缸”考源[J].文化学刊,2015(12):13-17.

[5]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4.

[6]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0.

[7]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09.

[8]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1-23.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40.

中图分类号: H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27X (2019)06-0075-04

DOI: 10.15916/j.issn1674-327x.2019.06.021

收稿日期: 2019-04-23

作者简介: 麻静(1993-),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生。

通信作者: 夏中华(1958-),男,辽宁锦州人,教授。

(责任编校:叶景林)

标签:;  ;  ;  ;  ;  

关于“杠”词义及其演变问题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