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医药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集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在宏观经济趋好的环境下,从公司治理角度入手,提升治理水平,以有效手段促进改革,全面提高其经营绩效与国际接轨,这是值得深层次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的方向出发,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医药行业治理结构的有效合理程度,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该行业治理结构与绩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医药行业、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
【注】 本论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规划研究课题2010年第124号吉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与长春税务学院(现吉林财经大学)2009年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12-010-03
目前,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研究课题。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变革轨迹的不同,不同地域的公司治理尽管存在着差异,但有这样一个普遍共识,不论是在公司绩效的全面提升方面,还是在利益保护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有效发挥方面,全面有效而务实的公司治理都对它们产生正面的深层次影响。
医药行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体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改革,特别是2005年 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同股不同权的难题,实现证券市场全流通,也在医药行业的公司治理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以期从中寻找到适合于医药行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出优化治理结构的政策性建议,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Berle、Means(1932)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他发现股权处于分散状态的时候,经营者和股东存在利益冲突,这样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就难以实现;而处于集中型股权结构时,股东可以通过有效地监督进而对经营者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有能力对经营者给予适当激励,避免其作出对公司或股东不利的行为,使其能够始终坚持为所有者的利益进行服务。因此,股权集中度与会计利润率正相关。这应该是针对股权结构可寻的最早的研究。
Jensen 和 Meckling(1976)将公司股东分成了无投票权的外部股东和拥有管理权和管理决策投票权的内部股东,研究发现,内部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正相关。
与此同时,西方学者 Jordan、Taylor 与 Lowe 1998年用1989-1993年这5年之间的275家英国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研究了其关系。除利用财务数据实证分析外,他们还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结论如下:财务因素方面,资本密集、营业风险和获利率与负债比呈正相关;税率和现金流量与负债比呈负相关;销售成长率和营业额与负债比没有直接关系。
Hall、Hutchinson还有Michaelas 2000年以英国3500个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对短期资产负债率以及长期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和长期资产负债率不显著相关,盈利能力和短期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另外短期负债率还与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呈负相关。
Shleifer 和 Vishny(1986)认为股权集中能够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发挥到正面效应。
Demsetz(1985)认为大股东有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或损害公司价值,所以,股权若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对公司绩效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许小年、王燕(1997),江永众、熊平(2006)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
白重恩等(2005)研究得出,相对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
孙菊生、李小俊(2006)认为法人股与业绩明显相关,能够发挥正面作用。
夏和平(2006),研究得出股权过度集中对公司绩效是不利的,相对集中对绩效产生的正面作用较明显。
王海林(2009)用前五名股东的持股比例,衡量了其股权集中度,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方晓燕(2006) 选用沪深两市1997年12月31日前1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1998-2001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了平行数据模型的设定与估计,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内部职工股的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每股收益率呈正相关。
李湛、张培英(2006)以2001至2004年的有关医药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股在20%至55%的区间上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是正面的,超过55%的区间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负面的;法人股在20%至60%的区间上对公司价值的作用是负面的,在超过60%的区间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是正面的;社会公众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明。
陈波(2006) 对91家医药类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董事会运作治理和董事会内部结构治理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国有及国有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本文以2013年作为数据窗口,选取36家医药行业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由于历史数据缺失,最后保留34家上市公司。
( 二) 研究变量的选择
1.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选择
本文以股权结构、高管激励方式以及董事会结构这三方面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部分来研究公司治理对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股权结构方面,选取了股权集中度(X1)、国有股持股比例(X2)和流通股比例(X3),其中股权集中度将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衡量依据;在高管激励方式方面,选取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X4)作为衡量依据;在董事会结构方面,选取独立董事比例(X5)和董事会持股比例(X6)作为董事会结构的自变量。
2.公司绩效变量的选择
公司绩效方面,本文选取本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托宾Q值(Tobin's Q)作为公司绩效指标来分别衡量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的反应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
3.研究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国有股持股比例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3:流通股份的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4: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5: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6:董事会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4.模型建立
ROE=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u
Tobin'sQ =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u
其中β0是常数项,β1...β8代表回归系数,u 表示随机误差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 一) 描述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差不大,表示股权都相对集中。国有股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大值为45.06%,最小值为0,均值为4%。对于流通股比例来说,极值跨度也比较大,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43.89%,均值为90.16%。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独立董事持股比例差异不是十分明显,独立董事占比的标准差为0.042,离散程度比较集中。大部分高管都没有持股或者持股比例相当低。
(二)相关性分析
表2 相关性分析表
由表2可见,高管薪酬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与ROE在置信度为0.01时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越高,越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其他指标与ROE、Tobin's Q的相关性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这些治理指标与绩效均无显著的相关性。
(三)线性回归分析
表3 线性回归分析表
表4 线性回归分析表
在上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 ROE、Tobin's Q模型的拟合度不是十分满意,表3可以看出Sig.=0.112>0.05,所以没有通过检验,表4可以看出Sig.=0.668>0.05,所以也没有通过检验。
回归方程如下:
ROE=
0.333+1.372E-8X1+0.000X2-0.339X3-0.161X4-0.227X5+
0.245X6+u
Tobin'sQ
=4.257+5.725E-8X1-0.004X2-4.257X3-0.144X4-4.152X5
-0.034X6+u
基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删除部分公司,最后仅保留3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并没有全部验证之前的假设,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样本数量较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现代企业治理过程中,影响公司绩效的变量有很多,医药行业的公司绩效可能更多地受到宏观环境、法规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从调整股权结构治理、高管激励机制、董事会结构三方面,对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优化治理和提升绩效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一)股权结构治理
1.进一步完善医药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相关制度。加强股东大会的外部监督,邀请专业的会计和律师事务所人员以及相关媒体出席大会以提高医药上市公司的操作透明度。
2.加快调整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结构,减少"一股独大"式股权结构比重。我国一些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存在国有股权占主导情况,国有股占主导表现为行政上和产权上的强势操控,对上市公司股权治理和绩效改善不利,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石,完善拓展医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有股减持与流通上市的步伐仍需加大。
3.完善流通股股本结构,保持适度的流通股比例,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双赢。对医药上市公司而言,吸收其以多种形式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治理,既能在外部给予有效监督,同时让渡股权也获得了发展需要的资金;对机构投资人来讲,持有股权敦促上市公司改善治理,提高绩效,相应的也能获得分红收益,对上市公司和投资人来讲是一种双赢。
(二)高管激励机制
1.上市公司要改变观念,提升对高管激励机制的认识。健全高管激励机制,要摈弃短期激励方式,而重视以类似常态化市场化的股权激励方式;要充分理解高管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上市公司前行的的启动引擎。严格遵照制度层面的要求,做好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
2.不拘一格,创新激励模式。创新激励模式具体可以用一定比例的奖金锁定流通股的高管激励机制;也可以采用根据公司高管的经营业绩实际效果来评审,以具体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市场价值折算成虚拟股票作为激励的高管激励机制;还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高管激励机制的模式。通过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促进医药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局。
(三)董事会结构
1.建立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董事会规模。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而董事会组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董事会规模问题。因此医药上市公司要依据自身上市公司的特点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董事会规模来加强自身董事会管理。
2.加强和规范独立董事制度,全面提升董事会治理水平。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医药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全面的专业化和决策化水平,利于董事会的结构的改善,形成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的董事会治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绩效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勋,李红霞.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科技与管理,2004(1)
[2]方晓燕,史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6
[3]白重恩.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2),81-91
[4]郭晓勋.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5]曹郑玉.新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03
[6]耿建芳,曲喜和,郭文希,李有根.经理报酬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06,(3).
[7]李维安,邱艾超,牛建波,徐业坤.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进展:国际趋势与中国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10,(6).
[8]夏立政.医药制造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9]许赣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10]朱承亮.主成分分析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评价中的应用[J].技术研究与管理研究,2008 (5)
[11]刘纪年.正确认识财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J].经济师,2006
[12]Phillip and CyriL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 [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2006(2)
[13]李博.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州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4]韩晓舟,郭文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治理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9,(24).
[15]卢华,鲍慧.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一基于中国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6]王曙光.基于经营绩效的兵团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10
[17]贾娜.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18]侯军利. 我国医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1
作者简介:
韩道琴,1972年7月出生,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会计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李达伟,吉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
论文作者:韩道琴 李达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绩效论文; 上市公司论文; 公司论文; 高管论文; 股权论文; 股权结构论文; 董事会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