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倦怠论文,中小学论文,现状及论文,教师职业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443
1 前言
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1-3]。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视作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存在于助人行业群体中[4]。教师就是这一现象的高发人群之一。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5]。其中,Maslach等人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①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②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涉及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③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这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1,2,5]。目前,这一模型在职业倦怠研究领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和验证,并被证明具有较好的跨文化的信度和效度[5,6]。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由于职业倦怠而引起的高流失率和消极行为的增多,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也较多见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本研究在当前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国内外更加关注教师成长的背景下,对大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在一些重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以期为有关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缓解职业倦怠提供建议,并为今后寻求恰当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2 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被试主要来自北京市和包头市的5所中学和4所小学,以及一个在京学习的小学教师进修班(来自于全国各地)。共发放问卷748份,回收有效问卷647份,有效回收率为86.5%。
被试的基本情况是:按性别,男性173人(26.8%),女性474人(73.2%);按学历,中专69人(10.7%),大专255人(39.4%),本科318人(49.1%),研究生5人(0.8%);按学部,小学教师218人(33.7%),初中教师203人(31.4%),高中教师226人(34.9%);按教龄,5年以下者97人(15%),5~10年者165人(25.5%),11~20年者220人(34%),20年以上者165人(25.5%)。
2.2 工具
采用1986年Maslach等人专为教师编订的职业倦怠问卷(MBI-ES)。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①情绪衰竭感(EE),9个项目,主要评定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情绪反应;②非人性化(DP),5个项目,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态度及评估;③个人成就感(PA),8个项目,主要是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全部采用7点记分法,根据工作环境中的情况分别以0~6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自己在每个项目上的感觉情况,其中“0”代表“从来没有出现”,“6”代表“几乎每天都出现”。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得分越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越低,则表示个体的职业倦怠感越严重。
在本研究中,由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将其翻译并修订成中文版。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尽量保持英文原意;语言尽量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个别项目适当改写,以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并请教了心理学专家,以进一步确定其合理性。在正式测试前,先在北京的1所小学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问卷中的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最后合成正式问卷,用于施测。
该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情绪衰竭分量表0.85;非人性化分量表0.74;个人成就感0.81;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为:=1829.74,df=206,GFI=0.78,AGFI=0.73,NFI=0.72,CFI=0.74。
2.3 数据收集
集体施测,教师匿名答题,主试当场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后,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教师职业倦怠整体情况的初步分析
运用修订的MBI-ES中文版测得的每位被试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总分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
M SD
情绪衰竭
21.55 9.80
非人性化
7.43
8.05
个人成就感
30.01
5.25
将表1中各维度的总分除以每一维度上的项目数,得到教师在3个维度上的平均分为:情绪衰竭2.39,非人性化1.49,个人成就感3.75。由于本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3为中数),因此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不高,非人性化程度较低,而个人成就感较高,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并不严重。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学历在情绪衰竭维度、教龄在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2个维度、学部在上述3个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教龄、学部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为此,我们对数据结果分别进行了主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检验。
3.2 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主效应分析
以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为因变量,分别对性别、学历、教龄和学部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表2的结果显示,就性别而言,在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2个维度,男女教师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个人成就感上,女教师的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F=3.97,p<0.05)。
就学历而言,除中专学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以外,整体变化趋势是:学历越高,情绪衰竭感越重,非人性化倾向越高,个人成就感越强,似乎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但是,只有中专学历的教师的情绪衰竭感显著低于具有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p<0.05),其他水平在3个维度上差异都不显著。
就教龄而言,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随教龄的延长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教龄不足20年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随教龄增长而升高;从教20年后,这2个维度都表现为下降。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与教龄为5年以内的教师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低于其他2个年龄段的教师(p<0.05)。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在非人性化维度上与20年以上老教师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低于其他2个年龄段的教师(p<0.05)。
就学部而言,小学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初中和高中教师(p<0.05),而非人性化程度明显比初中和高中教师低(p<0.05),高中教师比小学和初中教师体验到更显著的情绪衰竭感(p<0.05)。
3.3 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尽管本研究在非人性化和情绪衰竭上,没有找到性别差异显著的证据,但是国外的大量研究[3,5]认为,中小学男教师在非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因此我们推测,是否由于学部和教龄等因素影响了性别差异的显著性。于是,我们对性别、学部和教龄的交互作用又进行了简单效应检验,结果如下:
①在情绪衰竭维度上,中学男教师比小学男教师、中学女教师比小学女教师的情绪衰竭感普遍要高,但差别都不显著。中小学女教师情绪衰竭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小学女教师在工作后5~10年间,其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段的得分(p<0.05);而在工作10年后,随教龄增加,情绪衰竭平均分下降。中学女教师的峰值出现在教龄为11~20年间,在这之前,随教龄增加,情绪衰竭平均分增加;20年教龄后,随教龄增加,情绪衰竭平均分下降,其中初中女教师教龄在11~20年者在情绪衰竭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段初中女教师的平均分(p<0.05)。
②在非人性化维度上,小学男教师得分的最高时期出现在教龄为5~10年间,并且显著高于教龄在11~20年的小学男教师的得分(p<0.05)。教龄为11~20年的初中女教师,明显比其它3个教龄段的女教师在非人性化上的得分高(p<0.05)。在小学和高中各教龄段的女教师间,非人性化差异不显著。
③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在5年以内的初中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平均分最低,女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差别很小,教龄5年内的高中女教师和教龄11~20年的初中女教师的平均分,相对来说是最低的,但这些差异都不显著。
4 讨论
4.1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情况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程度不高,但是它相对于我国其他行业的助人者或其他国家的教师的水平如何呢?由于我国关于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非常之少,目前仅发现2000年关于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例研究[7]。该研究发现,我国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感、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为29.00±11.49、8.21±6.54和32.90±7.62。与表1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情绪衰竭感(t=4.14)和个人成就感(t=5.86)维度上的得分都明显低于护士(p<0.05),而在非人性化程度(t=1.48)上无明显差异。虽然教师和护士这两个职业群体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如服务对象一个是未成熟的学生,一个是“柔弱”的病人,他们都需要倾注极大的关爱。但是,教师和护士的工作性质也有许多不同。教师的工作尽管繁琐,但护士每天面对的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痛和呻吟,这些消极负面的情景远比教师要多,使得护士在情绪上更容易感受到疲劳。从另一方面说,护士借助于药物和医疗措施,能缓解病人的痛苦,有些疗效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显示出来;另外,不论事业多么成功的人,一旦成为病人,都会在护土面前变得“柔弱”起来,这种反差也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成就感;而对教师而言,教育周期长,教育成效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一种重复,这就使得教师相对于护士来说更难以感受到个人成就感。
由于本研究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首次研究,为此我们又将本研究的结果与美国教师常模的情况[8]进行了比较。美国教师在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上的常模分别为20.09±10.75、8.73±5.89和34.58±7.11。通过与表1的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我国教师和美国教师在情绪衰竭(t=0.93)和非人性化(t=0.81)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而我国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美国教师(t=2.39,p<0.05)。其中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性尊严和精神价值的张扬,使西方人重视个人成就感的体验与表现,而东方文化推崇谦虚的美德,导致了东方人在个人成就感体验与表现上的内敛;其二,两国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工资水平不同,美国教师在社会上所处地位较高,美国教师的工资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6,属中等偏上水平[9],而薪酬与社会地位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教师的重要因素。
4.2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详细考察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发现各个维度在各变量上所得的结果与国外研究并不完全一致。下面我们就性别差异、学历差异和交互作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4.2.1 教师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
国外研究在教师职业倦怠性别差异上取得的共识,是通过非人性化维度来体现的[3],而本研究发现我国教师在职业倦怠上的性别差异体现在个人成就感上,女教师的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男性对自我的认同往往等同于对其工作的认同,他们常常把自身的价值与所得薪酬的多少紧密相联,目前我国教师薪酬和社会其他职业相比并不高,教师也没有上升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些导致了男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低;还有,教师职业单调重复,与男性喜好竞争与挑战的天性相差甚远,因此也降低了他们的个人成就感。
4.2.2 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差异
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在西方的研究中并未提及,因为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实现了本科化。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学历层次仍将长期存在,所以有必要单独分析。
在结果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历层次处于两端的2个群体表现比较独特。中专学历教师与其他学历的教师相比,在情绪衰竭感上的得分明显偏低,非人性化倾向最弱,而在成就感上的得分高于专科和本科学历教师。其中,很有可能是因为中专学历的教师,对工作的价值期待、自我定位与自我期待的水平均低于较高学历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要求也偏低,于是在工作中较易产生满足感,不易出现情绪焦虑和非人性化,而且能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
和其他群体相比,尽管研究生学历者在3个维度上和其他学历的教师无显著差异,但他们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在高学历教师紧缺的情况下,作为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群体,研究生有着较高的成就感应该说是正常的。可是作为教师,他们的高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倾向又颇令人担忧。这可能与我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关注人的专业能力的提高,而相对忽视个人情感的培养和尊重学生的教育有关。因此,在教育界越来越追求高学历人才的今天,如何促进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4.2.3 教师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小学教师中,教龄在5~10年的男教师非人性化程度最高;教龄为5~10年的女教师情绪衰竭程度最高。俗语说“三十而立”,对男性而言,经过几年的奋斗,30岁左右正是进入家庭初建、事业发展的高峰期。然而相对于社会上其他的同龄群体,小学男教师无论在社会地位上还是经济收入上,似乎都处于下风。但是,男性的自尊往往又使他们不愿与人分担这种失落感。而当这种失落感无处排遣时,他们就极有可能把其迁怒到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因此,教龄在5~10年的小学男教师的非人性化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教师。而教龄在5~10年的女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新鲜感、热情度已经日趋减少,而这个时期,她们又刚刚成家育儿,要适应环境、角色和责任等等的变化,身心疲惫难以避免。
初中教师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有两个群体,一个是有着11~20年教龄的女教师,另一个是教龄在5年以内的男教师。这两个群体的教师在职业倦怠问卷3个维度上,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得分最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很低,这表明他们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龄为11~20年的女教师正处于30~40岁的年龄层,是教学一线的骨干,肩负着“挑大梁”的重担。就自身业务成长而言,当今知识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迫使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就家庭生活而言,她们养老育小,家务繁重;就教育对象而言,初中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期,思想的反叛性非常强,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这些无疑中加重了教师的无力与艰辛感。事业与家庭的重负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她们穷于应付而导致精疲力竭或非人性化行为。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曝光的非人性化事件中的教师往往都是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中年女教师。
教龄在5年内的初中男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本身处于工作适应期,还不成熟。而他们的工作对象又恰恰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行为和心理的特点不稳定,两者间容易形成一种对立与冲突关系,由此引发教师的非人性化行为。工作上的不顺利与师生关系的恶化,又会带来情绪低落和低成就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极有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5 结论
本研究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出发,选取主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1)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程度不高,但与我国护士和美国教师相比,其个人成就感明显偏低。
(2)在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方面,男女教师差异不显著,但在个人成就感上,女教师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
(3)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越高,非人性化倾向越高,情绪衰竭感越强,其中中专学历的教师情绪衰竭感显著低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
(4)小学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显著高于初、高中教师,而非人性化明显比初、高中教师低,高中教师比小学和初中教师体验到更显著的情绪衰竭感。
(5)中小学教师情绪衰竭峰值出现的教龄阶段不同:小学教师是在参加工作的5~10年间,中学教师在教龄为11~20年间。
(6)教龄在5年内的初中男教师和教龄在11~20年的初中女教师极有可能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