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远 山东青岛莱西市城南小学 266600
众所周知,“下水文”,是指导学生作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许多老师对于“下水文”的方法却知之甚少,因此不能在作文教学中自如地“下水”。笔者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把握“下水”时机
1.同步“下水”
老师们通常习惯提前“下水”,再以自己的“下水文”为学生引路,使他们在正式作文时少走弯路。诚然,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下水文”安排在习作之前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少,它可以引领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也是医治“谈文色变”的一剂良药。但是,“提前下水”不能使用太频繁,否则,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而“同步下水文”可以克服此不足。在学生奋笔疾书之际,让指尖如蝶般飞舞在键盘上。如学生般亲历作文过程,一路走来,你会了解这篇习作的沟沟壑壑,也会减少评价时的盲目性。有时,敲出一段颇为得意的文字,稍稍打扰一下学生,轻轻地念出来,这对于正在咬笔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根“救命稻草”。在念过一段后,再放眼瞧教室,尚未埋头的开始埋头了,对自己前面部分不满意的急急修改后往下走笔了,形势一派大好。此时,师生继续投入到美妙的作文之旅,互不干扰。这样穿插指导的效果显而易见的,许多学生举一反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滞后“下水”
习作教学中,遇到学生不能驾驭的部分,不是冷眼旁观,也非包办代替,而是将自己下到学生的位置上,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尝试练笔——写同题作文,这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批阅学生的作文后,抓住多数学生的通病,选一个较有兴趣且有把握驾驭的题材,与学生来个同材料作文大赛。评讲时,师生分别上台展示,学生当评委给出评价,评价时需充分阐述理由。而后,全体学生结合评讲所获进行修改。多数学生在“下水文”的激发下修改热情高涨,修改质量颇高。对于高年级学生,这种“滞后下水文”的方式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次,布置学生写半命题作文《我不再______了》,一学生写的是《我不再冷漠了》,讲有一次到校后,他未和我打招呼便一脸漠然地径直走向座位,被我责罚去练习微笑着与人打招呼,使他成了一个微笑待人的热情的孩子。选材较新颖,可转变的过程写得不够细致(这也是本次作文的通病)。由于这个材料去我也参与了,因此,对其中的细枝末节了如指掌。于是,我以那个孩子的身份写了一篇同题作文:“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我再次退出教室,来到厕所的镜子跟前,准备练习微笑。在“抬头对镜”的一刹那,我怔住了:这是一张怎样的脸呀,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几欲爆出,干裂的嘴唇无神地撇着,面若寒霜,仿佛谁欠了我一大笔钱似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把嘴角向上扯了扯,脸上立即有了几分生机;我又扯了扯,感觉更笑意浓烈了;我索性咧开嘴巴,来了个“朗声大笑”……自我感觉良好。正在我洋洋自得之时,一位打扫厕所的同学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摸摸我的额头,说:“老兄,没发烧吧,要不要陪你去医务室?”我尴尬至极,只得将实情禀告。听完我的叙说,那位同学一拍胸脯,说:“此事包在我身上了。送你一个锦囊——用心去微笑。”后来,再次修改这篇习作时,孩子们将转变的过程写得细致入微。
二、提高“下水”质量
“下水文”的修改权应属于学生。我念完“下水文”,会在学生的指导下修改,改完后,我会让“小老师”帮我过关。我会为了推敲一个“下水文”的开头,请全体“小老师”出谋划策,再来个大比拼,为开头被录用的学生颁发喜报。有时,我会请“小老师”一对一地辅导。一次,我组织学生观看班里一个练跆拳道的孩子的表演后写片断。我也写了个“下水片断”。为了让“下水文”起到应有的作用,写完后,我特聘表演者当“小老师”指导我修改“下水文”。我请他边读我的“下水文”边比划。我则再次欣赏表演,对照自己的文章反复推敲,遇到疑惑处“不耻下问”:“这个动作为什么叫‘脚刀’呢?能再演示一遍吗?”为了更好地体验跆拳道的力度,我还让表演者向我掌心发力。在掌心遭到“沉重的一击”后,我对跆拳道的了解也更进一步。
三、交流“下水”感受
“下水文”就像新鲜出炉的面包一样,腾腾的热气中包裹着浓浓的诱惑,使人迫不及待想咬上一口。整个聆听的过程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份贪婪,那种满足,刻骨铭心。在“享用”完毕后,如果再为学生讲讲“面包”的制作过程,也一定会受欢迎。经常这样做,学生很快会掌握技巧,用爱与勤奋为原料,为你烘焙出香甜的“面包”。
一次,写完“下水文”《第一次爬树》和《第一次学骑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作文,为学生讲述写“下水文”的经历:“写作文离不开想象。二十多年前,我爬过树,而今,坐在斗室,在键盘上敲出这些灵动的文字,除了一定的生活基础外,凭借的就是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抖动羽翼,自由翱翔,便是作文的最佳状态。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就像隆冬时节,教室里结了冰花的玻璃,经室内热气的蒸腾,模糊了,只隐隐透着轮廓。于是,不停地在脑中倒腾,甚至离了座位去尝试,将柜门当作大树来个攀爬。虽然未能如当年般尽享上树的威风,但招招式式却因了这别具一格的攀爬而逐渐浮出水面。这一次次的琢磨、尝试仿佛神奇的抹布,擦去了玻璃上的水汽,一切又清晰如昨,闪亮如昨。……”
听完“下水”感受,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原本干巴乏味的语言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
我们相信,只要每位教师运用“下水文”时,多一点尝试,多一份思考,多积累经验,那么,一定会让“下水文”绽放异彩。
论文作者:孙德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8
标签:水文论文; 学生论文; 习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就像论文; 老师论文; 我也论文; 《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