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胡海港 山东省济宁监狱政治处组织人事科

摘要: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作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发展状况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事业单位中同样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关系到单位内人力资源的利用是否能够发挥最大价值,从而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运营发展。但是当前的事业单位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深入,事业单位也需要加强与市场以及群众需求的联系,摒弃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管理层对人力资源认知的偏差

人才一直是各行业领域中较为重视的资源,在事业单位中,也存在单位领导因自身专业或者对本领域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简单地进行人事调动等工作,并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当成专门为单位运营发展的专长。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多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单位领导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重视,认为员工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应在员工的实际工作开展中不断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单位内的培训计划不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工作效率低下,无法从实际上对单位的运营发展提供动力,单位领导层也很难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二)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

管理型人才的缺乏也是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因为单位领导层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导致其在人员的配备方面也没有配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甚至在聘请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时候也没有充分考量其专业知识,导致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偏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以及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与反应能力,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各岗位人员的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管理程序,对管理制度的权威性要求较高,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因此也就忽略了激励机制对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作用,虽然员工们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能够保证工作规范严谨,但是在重压下,员工们也会或多或少的缺少工作热情。激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提高员工工作干劲与热情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都有激励功能,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二、解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问题的措施

(一)积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管理观念的转变就是在意识形态上提高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这也是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首先就是单位领导层应加强对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单位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应将力资源管理独立设置一个部门,根据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影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以便提高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其次,单位领导层应积极吸纳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便借助其出色的管理才能为单位寻求和挖掘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好人才储备。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单位的运营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如在人才招聘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便科学合理的引进人才;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则需要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分配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等等,通过管理机制的指定也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日后的工作提供制度依据和体制保障。

插穗按横8 cm、纵6 cm的规格插入苗床中,枝条倾斜60°向下扦插,插穗顶端1/3~1/2露出基质。扦插后对苗床进行1次全面清水浇灌,并用遮光率为80%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后期管理注意适时浇水,保持空气湿度在75%以上,基质湿润但不浸水。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是提高单位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保障,其应该具备的品质有:一是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再加上国内外交流频率的增加,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的更新当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只有具备不断学习的意识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二是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因而沟通也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要具备加强的沟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其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三是要有较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突发事件的产生极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单位的稳定运营,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有较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或者处理;三是要具备较好的接收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到的人事管理、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内容都需要以大量的信息数据为依据,因此具备较好的接收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够保证工作的准确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基于上述所说,事业单位要全面的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培养,除了吸纳社会上优秀的人才以外,还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培训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员工的发展状况也会关系到单位的整体发展情况,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挖掘员工的潜力来实现单位事业的进步发展,因此,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通过不断加强培训和内部有效管理来实现员工的专业知识进步以及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其能够与事业单位共同成长发展,增强单位内部的凝聚力,这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

(三)合理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

总之,本研究提示慢阻肺错失早期诊断仍然相当严重,慢阻肺错失早期诊断时间与疾病严重度相关,但是否会对慢阻肺长期预后产生影响尚不清楚。加强慢阻肺早期识别,特别是对无症状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慢阻肺筛查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我们的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的观念体制、模式等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新力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变传统教学为创新教学,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对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四)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构建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员工的绩效考核,管理者实际上会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开展相应的管理任务,既可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在各个方面有条不紊地进行。领导层也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来发现工作中是否存在思想意识落后、专业技能不合格、能力不强的员工,并以此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与此同时,根据绩效考核构建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也可以对单位中那些工作积极努力的人做出嘉奖,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一方面,单位领导层需要重视起基层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使其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优秀员工奖项的设置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单位也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活动,为管理层之间提供沟通的桥梁和平台,同时也能够满足员工们的精神需求,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保障事业单位稳定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事业单位必须要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桎梏,通过积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合理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以及构建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辛玮.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80.

[2]周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劳动保障世界,2018(17):5.

[3]黄丽琼.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5):45.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4-0065-02

作者简介: 胡海港(1981-),男,汉族,山东曲阜人,大学本科,中级经济师,山东省济宁监狱政治处组织人事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标签:;  ;  ;  ;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