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论文_江榜杰

江榜杰(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5647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胆结石患者,观察选择腹腔镜小切口手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胆结石患者9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胆结石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9例):临床选择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49例):临床选择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表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胆结石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患者手术时间、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患者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概率几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胆结石患者(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临床选择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确切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凸显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手术;胆结石【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45-02

胆结石作为一种普遍疾病,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种疾病出现概率表现为逐渐提升。针对胆结石患者以往主要选择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方法对患者自身造成了诸多的伤害,主要包括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以及疾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较高等系列缺点[1]。为了研究最佳方法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临床选择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表现诸多的治疗优点,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98例胆结石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胆结石患者的随机分组。在C1组49例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0岁-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7±105)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年-9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5±17)年;患者的体重为57千克-85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6381±845)千克;在C2组49例患者中,男32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1岁-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9±106)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年-10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6±19)年;患者的体重为59千克-86千克,患者的平均体重为(6383±849)千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B超检查全部有效确诊,对比两组胆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麻醉方法主要选择气管内插管的方法以及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针对C2组主要选择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C1组患者,主要选择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为:选择四孔法对患者进行相关操作,为患者创建二氧化碳气腹。将患者胆囊、壶腹以及胆囊管交界的位置进行充分暴露,针对患者胆囊周围发生粘连的位置进行有效分离。如果患者粘连位置表现出粗血管的现象,并且无法清晰对患者实施囊动脉解剖,主要选择刀头将患者的胆囊动脉切断,确保粘连位置表现出一定的张力,避免针对患者的十二指肠等相关位置进行损伤[2]。_______之后选择抓持钳提起患者的肝脏边缘,对胆囊底进行牵引,顺着胆囊底将胆囊床间隙进行有效分离。当分离过程中超过患者的壶腹部位置后,寻找到患者的胆总管实施结扎。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认真观察[3]。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完成胆结石患者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C1组患者中,表现出术后再出血的患者1例(204%),C2组患者中,表现出术后再出血的患者6例(1224%),C1组少于C2组患者明显(P<005)。两组胆结石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患者手术时间、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患者出血量几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胆结石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3、讨论

当前,针对胆结石患者临床选择传统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切口较大,并且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多,从而患者较易表现出皮肤粘连以及肌肉粘连的现象,导致患者存在较大概率出现疾病并发症的现象,而且术后出现的瘢痕对患者的皮肤美观造成严重的影响。

针对胆囊疾病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以及表现出的治疗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胆结石患者分别完成对应治疗后,在患者手术时间、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患者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概率几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胆结石患者(P<005)。有效证明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胆结石患者,临床选择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临床表现出的并发症较少,凸显腹腔镜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崔小鹏,樊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2(24):2847-2848.[2] 蒋剑.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42-44.[3] 荣爱琴,郝静.集体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5):58-59

论文作者:江榜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论文_江榜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