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与欣赏综合教学法探讨_音乐论文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综合教学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乐史论文,教学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生如何欣赏西方音乐与教西方音乐史是不完全相同的,如何让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一学年的西方音乐史与欣赏的课程中,用有限的时间系统地学习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欣赏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的能力,是教师们多年来探讨的问题之一。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在教学时运用时代特征之比较的方法教历史;从短小的体裁或学生易于接受的作品教欣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历史与欣赏的角度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从时代特征之比较到了解欧洲音乐传统:

西方音乐通常分为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与现代音乐七个时期。传统的教法是从最古老的史料甚少的古代历史讲起,至每一个时期都泛泛而谈,学生从教科书中大海捞针也难找出重点,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后更容易混淆忘记。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西方音乐七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线索及主要特征,我的做法是将它们归纳到一张《西方音乐发展之比较》的表格内,相互进行比较。用这提纲挚领、浓缩典型化的方法勾勒出一条历史的线索与发展的轨迹。现列表如下:

二、从最短小的形式入门向较高深的水平发展。

欧洲音乐七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从内容、体裁,形式上都非常广泛,且曲式结构庞大,和声、复调、配器等音乐手法表现复杂。为了让学生在不多的课时内能听懂音乐,能理解分析作品,我的做法是,放弃按照年代顺序的教学方法,采用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从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的短小抒情形式入手,再回溯到十八世纪后期的古典音乐,然后再到更古代的音乐,最后回到二十世纪。这样柴柯夫斯基、贝多芬、巴赫、德彪西和斯特拉文斯基就以他们音乐的关系而依次出现,音乐作品从最简单的结构,从最浅显的水平不断向较为复杂的结构,向较为高深的水平发展。这样做既避免了按年代顺序教学中碰到的难题:如由于音乐创作手法与写作技巧知识的肤浅而听不懂巴洛克时期巴赫、享德尔运用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创作的众多名曲,又避免分析不了古典时期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用大型套曲曲式创作的奏鸣曲及其变体的曲式结构的缺陷。实践证明,从易于学生接受的短小的曲式,歌曲与小品开始欣赏,就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使他们成长起来。欣赏作品听重点放在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现将欣赏时应重点讲授的问题列表如下:

师范专科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历史知识,但他们又不可能象音乐院校学生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音乐史、学习曲式与分析、学习欣赏音乐。本人针对这一特定情况,采用教给学生把握音乐的“时代特征”,从最浅显的程度、最熟悉的作品开始,不断向高深水平欣赏作品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这是一种概略性地教法,某些特殊的例子不一定都能涵括,仍需结合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

标签:;  ;  ;  ;  

西方音乐史与欣赏综合教学法探讨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