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蓉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85-02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社会通过包括舆论和教育再内的各种渠道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德育的任务,就应当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并探索其中的心理规律。然后才有可能酌情采取较合理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前进。下面分五个部分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进行阐述。
一、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
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依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从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及接受的质量。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进修班的学员分为四组,请一位副教授分别向他们作关于“阿尔及利亚学校教育情况”的讲演。讲演者每次穿一样的衣服,用同样的讲稿,有相同的教态,但在第一组以副教授的身份出现,在第二组以“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在第三组以参加过阿尔及利亚国际赛“运动员”的身份出现,在第四组以“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发现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学员有“不是专家就讲不清教育问题”的定势,第三、第四组的学员反映,讲演者语言贫乏、内容枯燥无味,教态沉不住气,甚至有人埋怨“白浪费时间”,而第一组学员普遍地给予好评,认为讲演者“学识渊博、对问题及其特点研究得很细致”,而且语言生动活泼,教态落落大方,因而感到颇有收获。
学生如果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要求和教诲往往会成为“耳旁风”,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执行,甚至还会跟老师发生冲突;相反,学生如果对老师具有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被顺利地接受并努力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以得到原谅。我觉得,学生在入学或调换老师时往往存有态度定势。只要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使学生感到对自己关心、爱护、尊重与信任,讲好第一节课,批改好第一次作业,处理好班上第一个意外的事件或纪律的问题等第,这样大部分学生消极的态度定势都有可能得到消除,并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整个学校或班级)的积极态度定势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爱护集体等良好品质的开端。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教师本人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热爱学生、认真工作、重视师生关系,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有威胁的人。
二、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它总是由一定的是非善恶观念来支配的。小学生做出一些不大符合道德要求的举动,可能是由于头脑中有错误的观念,但多半是由于不了解行为准则和执行它的意义,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在什么时间、地点与条件下求得满足才是文明合理的行为。所以晓之以理,使学生学会用道德观念调节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在品德培养中是很重要的。然而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虽然已领会某些道德知识,却不能立即或经常按它行事。这里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成为他们行动的信念。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信念或道德需要呢?我认为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一)教育者的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或家长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通过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行动。前者不能缺少,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儿童具有很大的模仿性,而生动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论述或絮叨具有更大的感染性与说服力。如果成人讲得头头是道,做的是另一套,这就会使他的道德要求失去左证的力量。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成人的言行是否一致对于儿童能否守规则具有明显的影响。所以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口头的教诲和自己在场时学生循规蹈矩的表现,而应当了解学生在离开自己时的种种表现,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某些行为的影子,加以改造。
(二)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
要使个人的道德认识变为行动的指南,一个主要的条件是通过本人或所在群体的实践去证实并体验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不然,这些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尽管听说了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会真正成为自己内化了的东西和具有支配行为的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学生只有当发现自己或周围人一旦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就取得成功,获得众人的赞赏,否则就总出现挫折或受到舆论的谴责时,他们才会理解并相信成人或老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并力求按这些要求行动,否则便感到不安。只有在这时,他的道德认识才获得动力的和情绪的特征,并转化为信念。
为了尽早地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以形成信念,免走更多的弯路,教师在传授道德规范的知识或提出道德要求的同时,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些能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行为经验的客观条件。
(三)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己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一个人经常去进行道德评价,不仅可以巩固与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行为与辨别善恶的能力,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验与支配行为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评价在促使人们形成道德信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与得到发展的。儿童与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能力,他们有时能正确分析别人的行为,作出好坏的判断,却不善于分析自己的行为而明确其是非。他们的道德评价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爱作全面的肯定或否定。学生道德评价的正确性和深度是和他们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及思维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这里既有社会影响的原因,也有身心成熟、成长的原因;既有个别差异,也有年龄阶段上的差异。
为了促进学生道德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当经常进行道德评价的示范,如经常利用教材内容和日常发生的典型道德事件作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还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教育的环境,如命题作文、主题班会、电影座谈、过失分析、开展小评论、评选三好生等组织学生有关道德事件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小结给予提高。
三、学生的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
人们进行善恶评价或考虑该不该行动时,总要产生种种情绪体验,或激动、振奋、羡慕、自豪、心安理得,或失望、厌恶、惭愧等等。道德感和良心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道德感的培养。平常形成健康的舆论使学生取得行为的正反面经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的道德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经常去感染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去和这些人物进行对照、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性的道德感。对学生动之以情,寓理于情,然后根据其理解能力,适时地晓之以理,学生就会将以有的道德体验在道德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成为自觉的、深刻的道德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还应特别注意教师的情感问题,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育学生感情的园艺家,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师匠。教师要想使学生有丰富的感情、高尚的情操,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爱憎分明、善于表露真情的人。教师只有真诚地关心学生,既有要求又能体谅,与学生共享苦乐、休戚相关,才会赢得学生的敬爱。
四、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
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是否能引向行动,或者甚至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感能否坚持按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能否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的动机、需要,和是否具有毅力。这就涉及到了道德意志力的问题。学生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他们知道行为准则,做错事也脸红,但就是管不好自己。他们常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如违反纪律、考试作弊、拾物归己,这多半是因为缺欠意志力造成的。所以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同时抓道德意志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锻炼。
五、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
一个人光有向善恶的愿望与热情,甚至还有决心与毅力,但如果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有时也不能取得合乎道德要求的效果,甚至是反效果。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动机,而后指出思考不周、行为不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必要的结论。
要想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还应当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品德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这也是在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要使学生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学生应了解行为的结果,教师及时地给予奖惩。奖惩的方法很多,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符合实际,让学生心悦诚服,这样就会激起他们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拖延太久都将减弱力量,要注意及时;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要过于频繁或滥用,要注意适当和儿童化。总之,无论采取哪一种奖惩方式,都应该考虑到教育的后果,要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
论文作者:陈世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道德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定势论文; 自己的论文; 道德感论文; 评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