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 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 450000
摘要:我国于19世纪90年代正式启动护理硕士教育事业,至今已经历10多年的发展历程[1]。与国外相比,我国护理研究生起步尚晚,但发展迅速,招收护理硕士位点不断增加,自1992年的3个增加至2011年的65个[2]。我国自2004年开始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至今,现能招收护理博士学位院校已发展有20多所[1]。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加,加之我国临床护理发展缓慢,对高学历护理人员需求不增,其就业形式不容乐观。高学历人才对自身发展要求高,相对对职业期望增加,而以往对职业期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本科生[3]。笔者认为对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的研究很有必要,以下将从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关键词: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研究现状;
一、概念理解
职业期望(Occupational Expectation):又称职业意向,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4],体现了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和信念[5]。本文主要探讨,护理研究生对护理职业的渴望与期待。
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国际护士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给予高级实践护士定义,指出他们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复杂的决策技能和扩展临床实务能力的注册护士,并提出其具备学位为硕士水平学位[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护理研究生教育事业起步较早,例如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纷纷兴起高级护理实践活动[7],尤其以美国的护理专业化发展最为显著[8]。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完整且独立的教育体系,护理研究生毕业后,其就业方向是高级护理实践护士[9]。国外文献显示[10-11]在对护理研究生调查发现,其入学动机是为了能够顺应护理专业全球范性的快速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扩展事业前景、发展自身职业角色、增强专业能力。在澳大利亚[12]、日本[13]、瑞士[14]和西班牙[15]等国家已开始注重培养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
杨巾夏、陈翠萍[16]对上海市3所高校的10名已毕业、现于医院工作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深入访谈,研究结果发现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吕慧[17]对8省12市的71名护理研究生调查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显示,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较高,其中内在价值维度分值最高,而职业倦怠现象严重。
在当代护理研究生更注重自我实现因素与声望地位[18],主要选择的工作地点集中于大城市,职业选择偏向稳定、薪酬高[19]。
三、影响因素
陈婧[20]等人在对13所高校的323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期望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年级、第一学历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期望重视的因素前五项依次为提供医疗、养老、住房公积金;职业稳定;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能学以致用[21]。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期望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需求有关,其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毕业其就业意向教育事业为首选,且偏向于大城市;由于随着就业形式的严峻,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提高,大多数研究生则选择中等城市从事教育工作[22-23]。王铮[3]对8所院校和医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职业期望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已婚、家庭工作、和谐关系的研究生对于自我发展的期望值相关[24];研究生认为高工资、高职称其临床职业期望越高[25]。
四、意义及期望
(1)意义
随着护理事业不断发展,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2010年1月国务院第27次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26]。周秀秀[27]等人对101名在校护理研究生调查发现,毕业后愿意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仅占26.7% ,而MNS、APN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面对这种尴尬局面,护理硕士研究生应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协调自我价值实现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平衡[28]。我国MNS教育刚起步,对于其培养方案尚在探讨中,国内研究调查在课程学习、临床能力训练、学位论文相关研究三个重要培养环节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29]。
4.2期望
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职业期望受多方面影响,如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用人单位、培养方案、自身认知等,多方面有效衔接,提高职业认同感以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30]。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学术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驾齐驱,在兼顾护理学硕士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推进护理学专业硕士的发展。
五、讨论及启发
(1)提高职业认同感,体现自身价值。我国临床护理学历层次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待遇、角色定位应合理区别对待,对于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齐头并进,用人单位与学校做好衔接,更能有效发挥所学专业方向。
(2)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从小做起。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护理研究生,不愿从事临床工作,心理落差大。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经验色彩,临床一线工作夯实基础理论、丰富临床经验。
(3)正确的培养方案、健全并规范组织体系。护理事业的发展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方针,护理研究生多种培养模式共同发展、加强教育的师资力量、严格控制教学质量,定期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刘秀娜.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13.
[2] 韩剑童,王燕,李燕,等.天津市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择业效能感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85-987.
[3] 王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职业期望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5.
[4] 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3):19.
[5] 尚彦彦,钟玉杰,王敏.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24-26.
[6]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Nurse Practitioner/Advanced Practic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es[EB/OL].[2010-05-21].
http://www.icn.ch/pulications/advanced-practice/.
[7] 邵欣,李峥.美国护理专业化发展现状对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启示[J]. 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10): 30-32.
[8] 李亚洁.护理研究生教育[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9] Tanner C. Developing the new professoriate[J].J Nurs Edu, 1999,38(2):51-52.
[10] Drennan J, Hyde A. Social se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regulation for Master's degree for nurse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8,63 (5):486-493.
[11] Gerrish K, Ashworth P, Mc Manus M. Some dilemmas of master's level nurse education[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0,32 (4):834-841
[12]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National Review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2:Our Duty of Car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 and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Canberra, Australia, 2002.
[13] Primimo J. Nursing around the world:Japan preparing for the century of the elderly.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2000,5.Retrieved September 20th,2007,from http://www. nursingworld.org/ojin.
[14] Andersson E. From vocational training to academic education: the situation of the schools of nursing in Sweden[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1999,38 (1):33-38.
[15] Yarnoz A.Nurse education in Spai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02,22:311-318.
[16] 杨巾夏,陈翠萍,段霞,贺学敏,李艳艳,张志英,蒋金.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就业体验的质性研究[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5,30(7):6-8.
[17] 吕慧,张丽萍.护理研究生职业期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6,15(3):225-228.
[18] 闵学琴.两性职业期望差异的实证比较研究[J].浙江学刊,2004,6:208-211.
[19] 尚彦彦,钟玉杰,王敏.护理研究生的职业期望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654-1656.
[20] 陈婧,钟清玲,杨美芳.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Mar,2015,30(6):74-76.
[21] 陈婧.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3:6.
[22] 侯睿,朱秀,陈华,等.护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009):38-39.
[23] 候萃.河南省护理硕士毕业生需求状况研究[D].河南大学,2013:5.
[24] 周雅停高校教师工作一家庭关系与职业倦息关系的研究中国商界.2010.8(24):316.
[25] 黄敏,何袓龙,王影,等.护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中华全科医学.2012,3,10(3):446.
[26]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护理硕士(MNS)[EB/OL].(2010-10-22)[2015
-03-10].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gjjl/szfa/hlss/index.shtml.
[27] 周秀秀,于静蕊,石瑞君.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校护理研究生择业意向调查[J]. 护理研究,2011,25( 3) : 673 - 675.
[28] 彭保艳,李晓敏,刘 莹,杜玉凤.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与社会需求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5):490-496.
[29] 尼春萍,徐莎莎,画妍,王晶,尉怀怀,刘喜文,史瑞洁,苏向妮.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5,29(9):3394-3396.
[30] 杨巾夏.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5):1182-1185.
作者简介:路静静;1990年2月2日;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
成巧梅;1970年3月;女;汉族;河南省济源市;
魏凯;1977年11月17日;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
职称:护师;主任护师;主管护师;
单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论文中作者排名:路静静;成巧梅;魏凯;
期刊接收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河南省人民医院
期刊接收电话:13803858342
邮编:475004,450000,450000
论文作者:路静静,成巧梅,魏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职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 硕士研究生论文; 河南省论文; 我国论文; 因素论文; 护士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