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农村资源的机制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农村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体制本质上是一种宏观上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一定的经济体制状态客观上决定着经济资源的运动(生产、分配和利用)状态,决定着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市场主体利益导向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由于市场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滞后性,会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产生市场组织畸形,使组成市场的各要素不健全,由此造成我国现阶段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和非合理化,这些情况在农村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就我国农村的现状,探讨一种合理配置农村资源的机制,以实现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十分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生产和农村资源配置的特点
1.安排生产的双层约束。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由此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结构与布局必然受农产品市场和资源条件的双层约束。由于农业生产常在露天进行,所以不论是饲养畜禽,养殖水生动植物还是种植农作物,都必须依赖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条件,否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恶化。
2.农业生产的非独立性导致农业生产者的双重风险。非独立性是指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以及自然资源优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前者使农业生产者除了要承受农产品滞销、价格暴跌所造成的风险外,还要承受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的自然风险。后者使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者因地理自然条件的优劣而出现不同的地差收入。
所以,对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要符合市场的需要,还必须综合考虑各地自然、社会的特点,时间、空间和数量的主体配合。
二、中国农业由于其劳动产品的低技术含量及外部市场的不健全,使得农业资源的低效益配置较之其它非农产业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问题
1.农业生产主体素质低下是导致农业资源低效益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文化素质低。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高达2亿以上,青壮年农民文盲比率将近四分之一,因而大部分劳动力生产技能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部分地区只能实行传统的广种薄收、粗耕粗作的种植业生产,而和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深作业和深加工无缘,因此,农产品的附加值很低。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使农村难于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产品平均成本远高于其他非农产品的单位产品平均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剪差刀”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统计,1989~1991年期间,粮、棉等农产品价格上升总平均幅度才5.5%,而同时期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上升33.4%,剪刀价差已经扩大到16.2%;农产品在成本偏高的情况下产出,却以偏低的市场价格出售,农产品成本难于得到补偿,因此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以致一些省、市大片田地荒芜。第二,大量素质低下的劳动剩余人口的存在。在整个有生产能力的3.6亿劳动力中剩余劳动力有1亿之多,其中大部分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滞留在农业内部的这些大量剩余劳动力,不仅增加自身的消费,减少了农产品市场供给,也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产品效益低下。人力资源作为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不仅没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农业现有资源的缺乏限制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26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2.4%;森林资源人均1.64亩,只有世界水平的14.1%;草地人均2.94亩,为世界水平的31.4%。农业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农业生产向多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而只能实行以温饱为主要目标的自给、半自给型的耕作生产。这样,有限的资源就不能实行综合立体的利用和弹性灵活的有效配置。第二,对农业的投入水平很低。长期以来,为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一直实行歧视性的农业政策。为了达到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在不同的阶段上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加重农业的贡赋,农业一直处于低收入和生产资源净流出的状态。农业的负态投入或投入很低,使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脆弱,农村教育、道路、医疗、电力、水利设施等非常落后,这些情况反过来使农业生产的状况更加恶化,农业经济出现了负态的“马太效应”。
3.农产品市场扭曲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规则不健全和农业本身对市场规则不适应,使农民与社会各界进行市场交易时,经济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交易规范的制定权往往掌握在非农民手中,农民只是单方面的接受者。因此,交易的规则、时间、地点和价格等等大多不利于农民。另外,由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不便,因而也限制了农民出售农产品的选择空间。农民选择交易对象的余地小,可比价格信息量少。因此,在交易中常常受到对方的欺诈和哄骗。第二,农村市场仍处于发育阶段,市场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以金融市场为例,同城市相比,农村金融市场起步晚,发育慢,发展不平衡,形态不完备,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存在着市场覆盖面小,金融商品单一,市场运行的行政色彩较重,市场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农村在资金本来缺乏的情况下,不能实行资金的融通与共享。与此同时,劳务、技术、土地等市场也刚刚起步。这不仅造成市场竞争的不合理,而且给农村合理安排生产,正确配置资源增加了难度和盲目性。
三、农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政府还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干预
我们所讲的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是在不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提下实行的有效保护,即要在培养和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增加农业的投入,并使这些投入能真正留在农业部门并转化为农业投资或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据经济学家研究,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根本原因是就业结构和资产占有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总产值中,农业的份额已下降到不足20%,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保持在60%左右。城市占有全部国有固定资产的70%以上,达1.5万多亿元,而农村的国有固定资产占有量不到30%,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实现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政策,加快农业基本设施建设,使农业和非农业资产构成比例合理化是正确配置农业资源的基础。农业保护政策的另一层含义是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与服务引导,改善农业生产和流通条件,加快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并制定优惠政策,完善保障措施,促使剩余劳动力的多维转移。
四、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前提下,要用大农业和大科技、大生态环境的观念来看待农业的资源配置问题
1.用大农业的思想来配置农村资源。大农业指要把农业生产和发展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加以考虑,达到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农业投资决策、农业项目评估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与综合经营,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配套跟上,即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加快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加快林牧渔副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在资源的配置使用上实现最优的组合。农业的配套开发与经营,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立体流动的需要,也给农村闲置劳动力的选择提供了可能,使这部分人能在群众需求与农业生产之间拾遗补缺,既解决自身的谋生出路,又可方便人民群众。另外,农业的立体开发也可克服由于市场信息获得不充分不准确而导致的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
2.用大科技的思想来配置农村资源。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我们所指的大科技是指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用科技的手段来处理,来解决。第一,对农产品的开发,在运用知识密集型技术的同时,要大力拓广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农业要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应用和开发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但这种技术由于我国目前资金有限和农业劳动力资源过剩,尚不能大力发展和应用,因此必须以发展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要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实技术进步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实现农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现实手段。这种劳动密集型技术有二个特点:一是占用劳动力多;二是资本占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发展和引进相应的深加工、深处理技术,尤其要注意发展一些传统手工和半机械化技术,多生产一些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且原料丰富的高技术手工产品。第二,在开发农业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把普及中等教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重点目标。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目前有3.6亿农村劳动力。由于长期对农村教育投入偏低,使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低素质的劳动者供过于求,而高素质的劳动者严重短缺。因此,中国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当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然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普及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体系。首先,要坚决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减少以至消灭农村学龄儿童的文盲、半文盲,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普及初中教育。其次,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加强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学基础设施十分简陋和短缺,有的整个乡才有一所学校。针对这些情况,必须有重点地进行资金投入。再次,要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技术的农民。因此,在实现扫盲目标后,必须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同时鼓励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接受再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以不断地更新知识,增长聪明才智。
3.用大生态环境的思想来配置农村的资源。我们所讲的大生态环境思想是指我们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时,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用生态农业的观点来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取得尽可能大的利润,资源配置要以利润为取向,判断一种生产方式好坏或是否可行的标准是利润的大小。生态农业则是以生态学为原理,以农业生态系统自我循环为基础,以提高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为手段,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只有当市场对农产品的取向不违背生态农业的要求时,生态农业才能发展。然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总是变化的,所以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总是曲折的。要实现农业经济的这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我认为采取以下措施是有必要的。
第一,积极宣传生态农产品对人民健康的益处,促进社会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是决定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而社会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必须加以引导。
第二,改变某些方面的农业财政政策。如取消对化肥、农药等石化产品的财政补贴,将这部分补贴转到对农产品价格的支持上。这样可以减少农业对这些价格的过量使用,从而使生态农业在成本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第三,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只有当生态农业技术取得长足进展,并使生态农业在成本支出和产出效率上比其他生产方式更有利时,生态农业才能占居主导地位。
第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教育。因为愚昧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第五,缓解农村生活能源严重不足的矛盾,积极寻找替换燃料。农村生活燃料目前主要是植物秸杆、茎叶和木材,仍然未摆脱伐木当柴,掘草为薪的原始生活方式。仅此一项,估计全国每年要烧掉6亿吨以上的生物能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的破坏。
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必须贯穿在整个农业建设的始终,这是生态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五、合理配置农村资源是一个宏博浩大的工程,必须联合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
进行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种综合复杂的过程,包括对农村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水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的综合配置,由此牵涉到各级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因此要求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各项政策,共同对农村教育、市场组建和规范化、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业项目的配套经营进行调控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