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燎原小学 陈翔翔
摘要:聆听是音乐欣赏课程中最直接的教学手段,会直接影响演唱教学中音准、技巧和表现,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聆听”之上。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效聆听”,以及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有效聆听”。
关键词:小学音乐 聆听 课堂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由此,新课标也将聆听列为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这充分说明了聆听在音乐学习这一范畴中的重要意义。聆听是音乐欣赏课程中最直接的教学手段,会直接影响演唱教学中音准、技巧和表现,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要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聆听”之上。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效聆听”,以及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有效聆听”。本文从教师教学策略的角度,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来具体阐释对于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课前,透析音乐经验、音乐作品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会导致教学过程中无法对音乐聆听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在聆听有效性这个方面丧失“话语权”。因此,教师课前要先“备音乐”,包括根据学生的音乐经验和生活经验选择音乐作品的曲目,充分熟悉音乐作品的相关文字、乐谱资料以及所规定的教材内容,反复拟设教学过程等,从各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够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音乐认知,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课堂教学的过程草图,为引导学生的有效聆听奠定一个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课中,聆听引导
课中音乐聆听的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聆听之前、聆听之中和聆听之后。
1.聆听之前
前苏联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指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如果能伴随一个良好的口头讲解,聆听过程则会更加受人欢迎。由此可见,对提高聆听有效性而言,关注聆听之前至关重要。聆听之前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导入性的地位,应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形成聆听期待;二是进行知识性的引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做好铺垫。
一般而言,新奇性和突然性等都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采用“设问”的这一语言结构来谈话。“设问”这种语言形式在服务音乐内容、沟通师生思维、抓住学生心理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兴趣感都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能够为聆听之前所需要的聆听期待做好准备。在“设问”中,问题的关键并不在“问”本身,因此学生的回答与否并不那么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键点在于学生的自主思考或由教师协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设问”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情绪感,从而产生聆听期待。
2.聆听之中
聆听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即使激发出了强烈的聆听期待,如若没有恰当的聆听方法,也是无法实现有效聆听的。作为教学聆听的引导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聆听技巧,培养学生的聆听方法。
(1)安静的氛围
传播学原理表明,音乐传播的有效性与传播环境有关。音乐聆听需要的环境是一个安静的课堂氛围。我们的教学评价往往倾向“活泼”的课堂气氛。“活泼”的气氛无疑是为了更好的参与音乐,体验音乐,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耳朵却缺失了另一种重要的音乐体验方式――安静聆听。为营造安静氛围,可以在初次欣赏音乐之时,要求学生闭上双眼静下心来聆听,感知高低、强弱、节奏、调性等音乐要素,并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绪,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的想象与联想,使音乐无形的艺术形象通往具象的想象形象,前往一个具有广阔空间的想象世界。
(2)问题与思考
在欣赏的过程中,乐曲所能带来的感受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往往很难自己独立把握,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言简意赅的方向性引导,在不扰乱听音乐的前提下辅助学生更好地捕捉音乐的通道,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中一步步走入音乐之中。
(3)要素与特点
音乐是由各个音乐要素组成的,包括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等,由此构成了音乐的表现手段。重点突出的音乐要素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些重点音乐要素,对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做出恰当的引导,并将这些音乐特点表达出来,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度与专注力。
3.聆听之后
音乐聆听往往伴随着音乐理解的问题。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即在艺术层面上,音乐是难以理解的,但在教学层面上,音乐又是需要学生去理解的。实际上,音乐难懂,但这不代表音乐不能懂,问题在于教学的角度与方式。音乐课堂中聆听教学“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自主理解的缺失。因此,在音乐聆听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生成”, 把课堂的音乐聆听延续到生活的每一个部分。譬如,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音乐,联系课中所聆听的音乐,与同学们进行分享,由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锐度和感知力。
三、课后,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堂结束的课应该是一个新的教学起点,每一次音乐欣赏教学过程的结束是下一次教学过程的铺垫。因此,教学之后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当反复审视教学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学生表现是否得到充分调动等等。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螺旋式深化的结构,事实上,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每一次的循环都不应是机械重复,而是一次深化,在总结中为新的教学积累经验,完善教学方法和聆听措施,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实现一个新的提升。
总之,对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们学会聆听,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实现与音乐的共鸣,享受音乐带来的另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陈翔翔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问论文; 教学中论文; 是一个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