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储蓄银行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大好局面。金融业也随之活跃起来,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有银行正在向商业银行转化。由于存款是立行之本的理念已被银行界人士所接受,因而相当一个时期里,各银行储蓄存款任务越来越重,储蓄存款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最后导致了你争我夺的“储蓄大战”,这种局面严重地危害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下达了文件制止在开户、存款工作中的不正当竞争的种种作法,同时要求当地人民银行要做好工作,保证一方金融秩序稳定和平安。但是“储蓄大战”时起时伏。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经几年来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储蓄大战”和不正当竞争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储蓄银行。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储蓄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
表现之一:请吃请喝拉存款。有些银行单位把着眼点瞄准了工矿、企业、学校、部队的储蓄存款大户,采取经常不断地宴请这些单位的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经办人员吃吃喝喝等手段,达到将这些单位储蓄存款拉到本行来或将已存到他行的存款撬拉到本行来之目的。
表现之二:以物易钱拉存款。有些银行单位见某存款大户的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差,就以赠送办公用品等为条件,将该单位的户头和存款拉到本行或重新给该单位下达存款任务,达到存款余额后再实施以物易钱的目的。有的地方各银行间不惜血本,相互攀升提高以物易钱标准,达到拉存款客户和从他行撬拉到客户的目的,形成储蓄存款恶战。
表现之三:以给实物拉存款。有的银行或储蓄机构在储蓄业务柜台上采取给各种精美的纸兜、布兜、电话记录本、油笔、钢笔、挂历、台历、钱包、茶具、餐具、手拍等实物,诱惑储户到本行存款。
表现之四:扩大现金使用范围拉存款。有的银行或储蓄机构以满足单位存款大户的现金使用,而违反现金使用管理规定拉存款。
表现之五:“公款私存”拉存款。有的银行或储蓄机构为了完成储蓄存款任务,将单位存款以单位财务人员的名义存到储蓄所,形成公款私存;有的银行单位为完成储蓄任务,不择手段地将单位存款硬转为储蓄存款;有的银行单位违反利率管理规定,将财政性存款拉到储蓄存款付息等等。
表现之六:以不正当的银企关系拉存款。有的银行单位为了拉存款,竟采取为存款大户单位的领导、财务主管人员公车私用、报销招待费、报销个人医药费、报销个人旅游费用等手段拉存款。
表现之七:发放贷款转存款。有的银行单位年末为完成储蓄存款任务,竟给企业发放贷款转存储蓄款,下年初又将此笔贷款如数收回,给银企双方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二、储蓄行业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危害
危害之一:非储蓄人员背储蓄任务影响本职工作。有些银行单位为保储蓄余额不下降或有较大的增长,竟将有奖有罚的储蓄存款任务下达到全体员工身上,给职工造成了压力,影响了他们本职工作,特别是不做储蓄工作的其他职员,为了不挨罚而丢下本职工作四处去拉存款,家人和亲朋也都帮着拉存款,老子扔下自己的工作为儿子拉存款、丈夫为妻子拉存款的事是屡见不鲜,给家人和亲朋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危害之二:储蓄存款余额“水分”大,数字游戏得不偿失。由于储蓄任务阶段性考核使工作人员坐立不安,特别是到月末、年末前几天更是心急火燎,为此就得不择手段地到处拉存款,不管公款、财政性存款、贷款,还是存在他行的存款一律拉存。由于工作人员的辛勤劳累和奔波,使一个行月末或年末前几天的储蓄存款上升几十万、几百万元,等到下月或下年初增加数额马上就下降了,带来的问题:一是银行帐面存款增加而实际可用资金没有增加;二是考核个人储蓄任务完成了,储蓄单项奖得了,可是单位的储蓄额又降下去了。这样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数字游戏危害极大。
危害之三:实行储蓄单项考核奖易造成职工违纪拉存款。不完成储蓄个人任务就得受罚,要想不受罚就得拼命去拉,不管什么款千方百计弄到手才是真本事。因此,有奖有罚的储蓄任务指标落实到人,容易促使职工违纪,同时也给金融统计带来虚假性。
危害之四:不正当的储蓄竞争造成内外关系紧张。一是造成行与行之间的矛盾,由于各行都围绕本行利益千方百计地拉客户、拉存款,使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如某地某银行给企业贷了几百万元的进化肥款,卖化肥款却被另一个行开车接走了,使两行由此产生矛盾,并状告到当地人民银行。二是造成银行内部职工之间关系非常紧张。由于人人肩上扛着储蓄任务,你拉我也拉,拉来拉去却拉到内部职工一个存款单位和对象上,不仅同志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到职工的其他工作。
危害之五:相互竞争增加资金成本的同时,也给金融秩序带来不安定。金融辖区内的储源是有限的,各家银行都为完成自己的储蓄任务指标,去千方百计的争取,否则储源就流向他行,除了不正当竞争外,多数采取开展上浮利率的大额存单存款,以宣传品为名发放实物拉存款,多提储蓄代办费开销不合理的费用等。你办我也办,经批准的行超额度办,未经批准的行偷着办,办来办去储蓄余额是增加了,但资金成本也高了,甚至是赔本买卖。
危害之六:中央银行为“储蓄大战”大伤脑筋,各家银行在开展储蓄存款业务上由有序竞争发展到不正当竞争,甚至违纪经营。中央银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基层央行召开了会议、传达上级行文件,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和规定,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金融监管的内容之一进行监管。尽管这样强调和要求,但在储蓄存款业务中,违规违纪的行为和事件时有发生,专业银行举报,个人反映情况,当地央行检查处理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危害之七:追求高额度储蓄存款观念与拉动内需启动消费政策相悖。国家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先后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助学贷款、交纳储蓄存款利息税等政策和手段,促使居民储蓄变投资、储蓄变消费,可银行所采取对内部职工完不成储蓄存款任务,不给奖金、不发工资甚至下岗的高压政策卡住储蓄余额不准下降,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和做法与现行的货币政策相悖,有碍国家提出的拉动内需政策措施的实施。
三、建立储蓄银行的几点建议
1.鉴于当前各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乱拉帐户、乱拉存款的现实,借鉴国外做法,建立储蓄银行势在必行。
2.取消各家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业务;企业派生存款限制额度和时间。
3.以邮政储蓄机构为轴,调入其他银行领导及业务骨干重新组建各级储蓄银行。
4.依据有关政策,兼顾各家银行利益、存款人的利益,处理解决好老存款划归储蓄银行事宜。
5.建立储蓄银行后,各家商业银行再贷款由储蓄银行一口出,当地中央银行监管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