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研究论文_王艳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研究论文_王艳

陕西省延安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相应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城市集中供热可以解决住宅供暖和工业供暖的问题,改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本文研究了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能耗

引言

供热实际上是指通过热源产出的热水,经由管道方式被输送到城市各个区域,通过集中供热的应用可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效率,降低成本损耗。随着供热工程规模的逐渐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逐渐提高,因此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中依然还存在着诸多挑战。

1集中供暖概述

供暖业务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供热管网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城市供暖是通过燃煤锅炉房为人们提供热量,以满足城市供暖需求。但是,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不仅会起到污染环境的作用,还会导致严格消耗不可再生能源,从而逐步增加经济成本。集中供热方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行成本,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热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实现节能减排。加热热负荷是城市中央供暖系统中唯一的热负荷,随着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加热热负荷通常用作加热调节的基础。加热调节是使热负荷变化规律与放热散热装置相匹配,并尽量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现象。在加热调节过程中,它通常可分为个体调节,局部调节和浓缩。调整三种方式。其中,集中供热调节是最重要的方法,具有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施的优点。

2集中供热协调优化控制策略

如今,供暖规模逐渐增加。通过传统的加热方法不可能实现热源的分析和热网的运行和监督。热量评估不准确,这是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具体表现是热源调节不能满足用户的热量需求。在用户总热量的高峰期,热源设计的容量远远不够。当热源的供热不足时,加热系统的加热效果不均衡。每个用户都需要调整阀门并增加流量以满足他自己的供暖需求。该操作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每个热交换站的液压不平衡。可以看出,缺乏自律,供暖系统的集中供热效果不好,但从目前集中供热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采用单独的管理系统,供热网和热源分开控制,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程度不能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这对供暖业务的发展非常不利。

3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

3.1集中供暖系统中的锅炉运行热效率低

根据国际规定,锅炉的热运行率需要达到80%以上,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仅实现了63%的热运行效率,远远超过国际标准。根据中国对民用建筑锅炉热运行效率的规定,我国锅炉热运行率的最低标准为68%,但我国锅炉的实际运行效率仍与标准有一定距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原料和燃烧充足率是影响我国锅炉热运行率的关键因素。由于集中供热原煤的整体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硫,灰和杂质,导致锅炉燃烧率不符合标准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热管网传输效率低

城市的中央供热需要通过供热管网传输。为了有效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加强对供热管网运输效率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将计划的热传递与实际热增益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加热管网的输送效率。根据中国有关加热管网运输效率的相关规定,集中供热系统需要达到90%以上的传输效率。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输电管网仅实现了65%的输电效率,这主要归功于当前的供电。热管网漏热,水力不平衡,热损失等热损失问题受到严重影响。

3.3加热和冷却不均匀,导致能源浪费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单向下游系统仍是主要系统,缺乏相应的控制设备直接影响城市集中供热的协调。加热区中的热和热不均匀的问题是显着的。在加热条件下,居民家庭无法获得基本的室温。他们只能依靠采暖炉,空调和其他加热设备,这会导致能耗增加。对于因集中供暖而室温过高的用户,需要经常打开门。热量消散,造成严重的热量浪费。同时,供热部门在相关监管标准的要求下不断增加供热负荷,导致集中供热能力过剩,用户房间没有相应的控制和调整系统。过多的热量只能浪费,这对能源有效。城市环境的利用和改善极为不利,直接限制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对策

4.1提高锅炉的热运行效率

锅炉的热运行效率直接受锅炉燃料的影响。因此,有效解决目前低锅炉热运行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使用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来代替高污染,低燃烧的原煤。目前可供选择的清洁能源主要包括电力,天然气,天然气和高效煤粉。另外,应加强控制系统的配置和改进,通过观察仪表的数据,实现热量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锅炉的热运行效率。

4.2提高供热管网的保温性能

绝缘层在加热管网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合理确定绝缘层的厚度,并应在国际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虑。应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绝缘层厚度,以确保按要求确定。随着集中供热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热管网的直埋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保温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防热保护功能。此外,较常用的保温管技术还具有预制直埋保温管技术,也可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中国目前的保温管和保温材料主要由高密度聚乙烯和氢-聚塑性预制聚氨酯制成。

4.3液压不平衡对策

为了有效提高集中供热的热能利用率,使居民的供暖效果最好,有必要注意供暖系统的水不平衡问题:首先,要准确计算出水力。在设计中央供暖管网时,供热部门需要加强对水力设计的重视,有效协调各分支网络的阻力。其次,必须加强供热管网试运行阶段的调试工作。必须提前调试标准。设定压力差和流量;三是通过设置和安装温控控制阀,实现用户对室内热量的有效调节;四是加强集中供热管网的实时监控,及时处理供热管网异常情况。

4.4运营调整分析

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调节热量:质量调整,数量调整和分阶段调整。其中,质量调节的原则是在保持供热管网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循环水泵的连续运行。这种调整方法易于操作。然而,由于整个泵站的运行负载是额定的并且始终保持满载工作状态,因此需要高运行成本;体积调节模式的工作原理是热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热量循环和加热系统中的热量返回。随着外部温度升高,水流速度降低。该模式对液压平衡有更高的要求,并且非常容易受到液压不平衡的影响。通过泵站的变频控制,分级调节模式可用于有效调节加热管网的回水速度和流量。调整供热。此外,通过相关变频器的设置,方便最终用户调节温度。持续优化调整方案,改进调度指令的执行,并根据绘制的加热曲线及时分析和调整回水温度。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利用集中供热系统为用户提供热量,符合中国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能耗问题。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应负责通过审查锅炉建筑材料和燃料使用来提高使用效率。此外,应及时修改和更换旧设备,同时保证居民的正常供暖,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能耗,提高供热效率。

参考文献

[1]韩广凯.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15):11.

[2]徐智坤.自动控制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整体节能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78.

[3]杜长城.关于城市集中供热节能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3):276.

[4]胡永德,柴渭川.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7,(19):61-62.

[5]肖宝云.中国城市供热发展与改革情况[J].区域供热,2014,11(07):162-164.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问题研究论文_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