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改革的重新定位_金融论文

论金融改革的重新定位_金融论文

论金融改革的再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其务 陕西财经学院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金融模式必须与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相适应。政府主导型储蓄——

投资积累模式,要求建立“国家垄断信用”的计划金融制度;社会主导

型储蓄——投资积累模式,需要“国家调控信用”的市场金融制度。

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制度改革,要形成有利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促进、引导储蓄转向产业投资的机制;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劳动致富

的机制;有利于分散政府风险,提高效率的机制;有利于调整国有企业

资本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机制;有利于建立金融负债制约金融资

产扩张的制衡机制,以提高金融制度的贡献率。

国企负债过度、银行超负荷运转、赤字财政负担的根本出路,在

于构建与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相适应的社会主导型储蓄转向投资的积

累机制,改革“国家垄断信用”的计划金融制度,建立“国家调控信用

”的市场金融制度。

***

一、融资市场化的政策导向

1996年以来金融发展的新动态,反映了融资市场化导向的发展趋势

1.实行加快证券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启动以国债为主体的公开市场

2.从4月1日起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3.从5月1日起降低银行存款、贷款利率;扩大国际收支人民币经常

项目下的结售汇和用汇范围,年底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4.研究完善法定准备率和备付金率的措施,减少再贷款的运用。

5.上海推出“贷款合同转让”新品种,标志着中国银行资产证券化

6.深沪股市从谷底冲出2,000点和800点,而且将保持增长走势。

7.银行存款从5月份开始出现增长幅度下降。

8.1—4月外贸出口呈负增长走势。

9.基建投资和技改投资,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等于零增长或负增长

10.市场即期消费需求减弱,工业产销率下降,周转困难,停产、

失业率上升。

上述十大动态能够说明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就逐

个分别看都反映了各自的变化及其导向,这是不难加以解析的,但是,

综合起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似乎可以作如下判断:

①1—5项综合起来反映了融资市场化证券化的政策导向,对社会资

金分配流程实行供给分流的措施,这将有利于为企业改制和银行商业化

构建市场环境。

②7—10 项综合起来很可能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已经出现需求不足

,至少是结构性需求不足的趋势,需要相应采取若干刺激需求的措施,

标志着上一周期的结束,新一周期的开始,在坚持“适当从紧”政策的

基础上,对宏观调控需要作结构性的调整。

③第6项是宏观经济变量综合作用的反映,经济景气的先导征兆。

融资市场化导向在客观上反映了国民收入结构与储蓄结构和投资结

构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

二、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的新变化

我国始于1979年的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

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如下特点

1.国民收入结构从“集财于国”转变为“分财于民”。

结构财政企业居民(占GNP%)

197832.124.9 43.9

199018.719.3 62.0

199511.821.0 67.2

2.财政收入从集中转为分散,形成中央与地方、预算内与预算外平

结构财政总收入预算外相当于

中央(%) 地方(%) 预算内(%) 预算外(%)

197870

3010031.0

199060

4010092.2

199450

50100102.0

3.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可支配收入占GNP比例从43.9 %增加到1990

年的62%,现在达到近80%,居民储蓄占社会总储蓄的比率从15%上升

到现在的70%。

4.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模式,从财政主导型转向预算内、预算

外和银行信贷“三足鼎立”结构,并且快速向金融主导型转变。

结构预算内预算外银行信贷总金额

(%)

(%)(%)

(亿元)

1978 68.1 21.1

10.8 1,645.4

1990 35.8 29.3

34.8 9,241.2

5.国家银行的信贷收支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一是负债从对

“国家负债”转向对“居民负债”,财政性存款占总存款比重从1978年

的44.1%下降到1990年的3.2%, 而居民储蓄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重从

20.3%上升到58.5%,现在已经接近70%,二是资产结构发生逆向变动

,负债从国家转向居民,而资产则从流动资产转向固定资产,短期资金

长期化、高成本低效益,信用风险双向扩张。

上述变化特点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储蓄、投资合一的政

府主体,一元化、集中化、封闭化、实物化的收入分配流程,在经过17

年的改革之后,已经转变为以企业和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开

放化、货币化的收入分配流程。这种变化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成长。

三、融资结构与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结构错位的效应分析

国民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的变化,具体表明经济发展的钱袋子从政府

转到居民部门了,银行从用政府的钱,转变为用居民的钱。从上述分析

可以明显地看到,1979年以前,政府是储蓄者,也是投资者,国家银行

的钱也主要是政府的,国有企业使用政府和银行的钱,它们都是同一所

有者,实际上是政府的钱,政府自己用,自享收益,自担风险,一锅“

大锅饭”,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积累模式。但是,经过17年改革,国民

收入流程结构变了,政府还是投资者,居民变为主要储蓄者,政府通过

国有银行采取高利率政策向居民借钱,然后由银行给企业用。这样,政

府借居民的钱通过银行给企业用,是债权人坐享收益,债务人承担风险

,说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积累模式,已经转变为社会主导型积累模式,

而融资结构仍然是一元化的国家银行垄断的计划金融,这样,就导致融

资结构与收入分配流程结构的错位。

融资结构与收入分配流程结构错位,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居民高债

权、国家高债务、银行高利率、企业高成本,以“四高”为特征的不良

债结构,出现目前“三维”债危机——即政府债危机、金融债危机、企

业债危机。这就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和运行机制,已经

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矛盾,大有恶化到不能再维持下去的局面。

因为,由银行用高利率向居民举债,由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使用,就产

生了高成本的投入与低回报的矛盾,直接引致社会债权人坐收高利,国

家作为社会债务人承担风险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见,传统的“国家

垄断信用”的制度,已经走向负面,实践要求尽快转变为“国家调控信

用”的市场金融制度,从根本上改革社会融资结构,构建与收入分配流

程相适应的筹资和投资方式。

我们从收入流程结构与融资结构错位产生的后果中,还可以看到,

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国有企业负债过度,国有银行超负荷运转,政

府出现赤字预算,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矛盾,集中到一点是融资结

构与收入结构错位的制度性矛盾表现。解决“三维债危机”,根本出路

在于重建社会主导型的储蓄转向投资的积累模式,使储蓄者和投资者的

行为与利益在市场基础上重新结合起来,形成“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储

蓄转化投资的机制,这就叫做从“债权人”钱袋子里拿钱解决债危机。

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一讲企业负债过度,就是盯住财政要拨款

,盯住银行搞废债,这只能是走进死胡同,因为他们都是“债务人”,

千理万理没有钱是硬理,不具有可操作性。一讲银行超负荷经营,力不

从心,信贷资金不足以应付需求,就是不惜血本、拉存款、借高利贷,

或倒逼扩张通货膨胀的办法,去保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需要,也只能导

致“硬负债、软资产”、“高成本、低回报”的恶性循环。一讲提高财

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缩减赤字,就是考虑如何重新集权、收权,提高财

政收入比例,只能导致损害新机制效益,重走政府主导型的高积累——

高投入——低效益——低消费的老路。

四、建立社会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制度基础

实行政府主导型积累向社会主导型积累转变,最基本的微观经济金

融基础,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制度,以此形成:①以市场为基

础的筹资和融资机制,把投资主体与储蓄主体重新结合起来,达到“收

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率的资金配置和积累机制;②社会资金从国

家集中按计划分配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交易实现配置,提高资金

商品化、融资市场化、信用证券化水平基础上,建立“借贷制”,取代

“供给制”。这是建立商业银行制度和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体系以及金融

市场体系的制度基础,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生成和发展的微观金融基础。

那么,现实转变的难点在那里?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转制的难点可

以列举许多,而最现实最具体的难点,在我看来就是国有企业的资金需

求刚性与国有银行的资金供给刚性之间的“高度粘合”。为什么会形成

这种不能分离的粘合?根源在于缺少协调企业转制与社会稳定的社会保

障体制,国有企业不能破产、工人不能失业,原因就是没有发放救济金

开饭的稳定制度条件。

我们都知道,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大包大揽,生老病死全包下来

了,没有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财政保障体系在

改革中逐渐解体了,但是,与财政保障相对的社会保障体制并未建立起

来,为了社会稳定,政府就只能利用国有银行通过贷款来维持现行体制

,这就是导致目前的“三维债危机”的制度根源。

因此,构建社会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制度基础,最具有现实

可操作性的着力点,应该是加速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为企业和银行转机

建制,创造稳定的条件,这是解开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资金需求

与供给刚性“高度粘合”机制的首选“启动器”。那么,用什么办法建

立社会保障体制?从理论上讲,一是财政拿钱,天经地义,但拿不出钱

来,没有可操作性;二是,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正在启动

,效果也还可以。但是,太慢了,我们现在的经济承受能力等不及,拖

不起。怎么办?我认为有一个可选办法,就是把银行现在用于维持旧体

制的“准救济”性贷款,改作支持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特种证券投

资,构造一个协调企业银行转制与社会稳定的制度机制。在做了这件事

之后,其他改革措施也就有了实施的条件。这种办法也就是运用金融手

段,从拿钱维持旧体制转变为拿钱买新体制的办法。

五、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心和改革措施的再探索

90年代金融改革应该根据国民收入流程结构特点,从“国家垄断信

用”转变为“国家调控信用”,构建社会主导型的储蓄转化投资的积累

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产业投资,防止滋生食利阶层;有利于促进分散

风险,提高效率;有利于调整国企资本结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有利

于建立金融负债与资产规模相向制衡;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劳动致富

的市场金融运行机制。就是说,建立金融“三个体系”——中央银行宏

观调控体系,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做到“两个”真正—

—把中央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都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导型积累模式,形成有利于提高金融制度贡献率

的运行机制,跳出传统的行业性的思维方式,把金融改革定位在制度创

新的基础上来。

当前可能选择的改革措施至少应考虑10个方面:

1.调整金融发展战略,从数量增长转向效率提高,运用金融手段支

持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为国有银、企转制创造一个足以协调改革和

稳定的制度条件。

2.改革单一的高利率政策,实行有利于推进储蓄分流,构造“收益

与风险”、“分财与分险”对称约束的利率政策,形成货币与资本分流

,消费品市场、储蓄市场、国债市场、企业债市场、股票市场、金融债

市场协调发展的机制。

3.有步骤地发展共同投资基金,培育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主体,创

造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以利于社会主导型储蓄转向投资的积累机

4.调整信贷政策,提高技术改造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和第三产业贷

款的比重,促进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

5.进一步理顺金融制度结构,正确定位政策金融、国有商业金融和

地方商业金融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发挥金融制度的整体协调功能。政策

金融承担“政府转移支付”,国有商业金融发挥国内国际大融资功能,

地方商业金融为区域经济、民营经济和三产提供金融服务。

6.规范货币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构建有效配置资金的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速商业信用票据化,证券化;发展以国债为

主体的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展资本市场,防止货币市场行为

7.加速发展保险市场,尽快启动“人寿保险”业务,把金融服务深

入“家计财务”领域,更有力地服务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8.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对内全方位开放,形成多种金融机构有

序竞争的格局。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扩大地区间的机构引入。

9.规范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遏制政策金融行为商业化。可

以考虑从新增财政性存款和邮政储蓄存款中按不低于20%比例转作政策

性银行资金来源,构建保本微利经营条件。

10.尽快建立国债、企业债和货币供应量、 贷款规模相互制衡机制

,防止国债发行规模单方面扩张,避免社会信用总量膨胀,这是当前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衔接点”。

标签:;  ;  ;  ;  ;  ;  ;  ;  ;  ;  ;  ;  

论金融改革的重新定位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