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唐生明,唐玉杰,陈宇,粟美娟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检验的3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3例,对照组采用微柱凝胶法检验,研究组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检测的灵敏度。结果:研究组163例中相合例数为150例,次侧凝聚例数为13例,不相合率(阳性检出率)为8%。对照组163例中相合例数为133例,次侧凝聚例数为30例,不相合率(阳性检出率)为18.4%,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30例次侧凝聚包括研究组13例次侧凝聚,对另外17例次侧凝聚标本进行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发现仅1例检测出次侧凝聚,表示对照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于研究组(18.4%VS8.6%)。结论: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法各有所长,临床应合理结合检测需求选择检验方法,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输血检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微柱凝胶法;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04-02

输血是一种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治疗方法,常被应用于临床急诊抢救和手术治疗中,而确保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保障是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目前临床多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进行输血检验[1],但是这两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临床应用并不能相互代替[2]。本文主要探究了临床输血检验中这两种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检验的326例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输血检验适应症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3例,对照组男92例,女71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1.7±2.4)岁,其中,供血患者75例,受血患者88例;研究组男94例,女69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1.9±2.2)岁,其中,供血患者77例,受血患者8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微柱凝胶法检验,微柱凝胶卡(西班牙戴安娜)、谱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等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检测方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为(-)则表示交叉配血相合,即为阴性,若检测结果为(+/-)、(+)、(2+)、(3+)或(4+)等则表示交叉配血不相合,即为阳性。

研究组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聚凝胺试剂等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采集2滴受血者静脉血分离的血清放入1试管内,随后加入1滴供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采集2滴供血者静脉血分离的血清放入2试管内,随后加入1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分别将0.65mL低离子介质加入1、2试管中,混合均匀后在室内放置30s,再加入2滴Polybrene试剂,混合均匀后放置15s,然后,采用3000r/min速度离心2min,倒掉上层清液,保留0.1mL液体,出现凝集后,分别将1滴解聚液加入1、2试管内并轻轻摇动,若在1min内凝聚消失,表明配血完成,结果为阴性;若凝集未消失,表明配血失败,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检测的灵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检测的灵敏度对比

研究组163例中相合例数为150例,次侧凝聚例数为13例,不相合率(阳性检出率)为8%。对照组163例中相合例数为133例,次测凝聚例数为30例,不相合率(阳性检出率)为18.4%,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30例次侧凝聚包括研究组13例次侧凝聚,对另外17例次侧凝聚标本进行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发现仅1例检测出次侧凝聚,表示对照组检测的灵敏度高于研究组(18.4%VS8.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检测的灵敏度对比[n(%)]

 

3.讨论

交叉配血试验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临床应用的交叉配血检验方式有多种,如酶法、盐水配血法、微柱凝胶法及低离子聚凝胺法等,其中,酶法操作方法较为复杂,盐水配血法具有操作简便、使用设备少等优势,但其难以准确检验出受血者的不完全抗体,且易引发患者出现一定的输血反应,增加患者输血检验的风险和痛苦[3-4]。微柱凝胶法与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是临床新型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均具有检验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同时,其还能有效检测出患者体内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从而能有效提升患者临床输血检验的准确度。低离子聚凝胺法的检验原理是利用一种高价离子季胺盐多聚物——聚凝胺,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使红细胞表面唾液酸携带的负电荷发生中和,并促进红细胞凝聚,再加入重悬液,则能快速散开凝集的红细胞,减少非特异性凝集,从而能有效降低假阳性概率,进而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的质量[5-6]。

本研究中,对两组输血检验患者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及低离子聚凝胺法检验,对比两组检验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阳性检出率(8%)、检测的灵敏度(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4%)、(18.4%),说明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能够更好的规避假阳性,而微柱凝胶法由于其次侧凝聚检测灵敏度较高,临床容易出现假阳性。不过正因如此,临床上可应用微柱凝胶法批量检测,对于非批量处理、要求准确度高的可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法,临床可灵活结合两种检验技术进行应用,提高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谷.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8):1193-1194.

[2]容文潮,马碧蓝,苏明茂,等.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及盐水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535-537.

[3]周红波.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1):92-92.

[4]胡江,方乐.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895-896.

[5]曾宾.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5):64-66.

[6]曾维芳.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7):3297+3299.

论文作者:唐生明,唐玉杰,陈宇,粟美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与微柱凝胶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唐生明,唐玉杰,陈宇,粟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