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6.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师的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6.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师的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笔谈——6.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笔谈论文,博士生论文,关于加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诸多任务中,规范导师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其中又以规范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为最关键。除了应该遵守国家对高校教师的一般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还必须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同时也应该实行严格的管理。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第一,必须尽快明确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这是一个有针对性的话题。因为,有的学科点上的博士生导师并非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或是以其名气支撑这个学科点,或是为了解决一些人的博士生导师资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这个学科点实际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有的学科点设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之外,其教师也大都从专业课教师中去找,而当确定了这个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之后也不要求他们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就造成了这个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对于这一点,必须下决心加以规范。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必须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这个学科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必须是真学、真信、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二是注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几个新的特点,即研究内容上的整体性、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教育对象上的公共性。正是这三个特点的相互连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特殊的学科定位。我们应该用上述两点去要求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那些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要求的导师应该进行必要调整。

第二,必须真正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2005年12月才增设的,现有6个二级学科。这些新学科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二级学科。根据新学科的学科界定,导师队伍需要下决心调整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明确自己在新学科建设中的学术分工,尽快进入新学科的前沿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个别导师至今依然延续着自己原先所从事的二级学科的思路去设计新的学科。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新学科的新定位上来,使自己的研究方向归口到新学科的要求上来。

新学科的确有一个建设的过程,急于求成不行;但是为了培养出新学科的专门人才,慢腾腾也不成。在这个问题上,博士生导师应该首先勇敢地承担起学科开创者和建设者的历史重担。为了做到这一点,作为导师需要边学习边实践,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认识新学科,熟悉新学科,建设新学科。特别是已经担任了这个新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建设的任务。

各个学科点的当务之急,不是铺摊子。二级学科点应该全力将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建设好,一级学科点也不必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二级学科都设置全了,而是要突出重点。就当前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和导师实力等实际情况来看,一级学科点应该集中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几个二级学科,而把其他几个二级学科作为学科点自身的特色和特长加以设置,不求一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上的导师来讲,需要耐住寂寞,分工协作,稳扎稳打。需要精心设计学科研究方向,每一位导师需要根据学科建设的总体设计在几年时间里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学科研究方向上,抓紧抓实,抓出成果,抓出经验来。这样做,速度似乎慢了些,但是它合乎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反之,很可能会顾此失彼,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第三,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学科建设的实质在科研工作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应该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这种研究不仅包括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发展史研究,而且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点热点难点研究。

博士生导师理应是有关学科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应以科研成果确立自己的学术地位,用科研项目支撑研究生的培养,用科研水平树立自己的导师形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使自己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见地的学者。

就操作层面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应该主持有省部级以上(含)的重大科研项目。现在,省部级以上的课题设置逐渐多起来了,经费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条件(当然,我们希望课题设置再多一些)。

设置重大科研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出重大科研成果。各个学科点应该根据情况规定博士生导师必须达到的最低科研成果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规定,作为岗位考核最低量的要求,每位博士生导师每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应少于3篇;同时又不唯成果量论,凡是论著获得了学校、省部级、国家级的奖励则准予在一至四年里免考核。对于那些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被停止博士生导师资格。

其实,对博士生导师在课题和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不仅是为了导师本身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需要。博士生的培养不是以开设多少课程为特点,而是以科学研究训练为主线。博士生的科研训练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导师在吸收博士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同时应该有能力支付一定量的助研经费。这一点,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已经从2007年就开始实行了。

为了促使博士生导师的不断进步,应该要求并支持导师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会议,在学术交流与研讨中获取最新信息,开发灵感,提高水平。

第四,必须统一归口到独立设置的二级组织机构管理。学科建设不仅需要专门人才来做,而且需要有专门机构来管。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即2008年5号文件)精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体运作。文件中规定,各高校都要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这个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这个二级机构的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

独立设置二级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组织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重要的学科平台。从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大背景下,在我国重点高校,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今后将要申请一级学科的院校,把独立设置的二级机构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样做,将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将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

标签:;  ;  ;  ;  ;  ;  

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6.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师的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