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山东单县274300)
【摘 要】目的:探究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及PAI-1、GL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AI-1、GLP-1水平以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AI-1、GLP-1水平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PAI-1;GLP-1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且患者多伴有胰升血糖素-1样肽(GLP-1)分泌缺陷。GLP-1是由肠道所分泌的一种物质,可将其归为肠促胰岛素,可对胰岛素和胰岛β细胞再生起到促进作用[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是患者纤溶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调节因子,可将其判断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是否失调的标志物。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及PAI-1、GLP-1水平的影响,探究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对象为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仅采用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治疗。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年龄为35-67岁,平均年龄为(51.66±3.28)岁,患者的病程为2-8岁,平均病程为(5.16±0.9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26例,患者的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52.08±3.84)岁,患者的病程为2-9岁,平均病程为(5.69±0.74)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胰岛素促泌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100014,2010-12-31生产单位: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沙格列汀(进口药品,美国,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注册证号:H20110229,2011-05-0)治疗,胰岛素促泌剂初始使用剂量为2.5mg,早饭前使用,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可适当增加使用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7.5mg,沙格列汀使用剂量为5mg。
实验组患者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进口药品,德国 Bayer Vital GmbH,注册证号:H20130033,2013-01-17)治疗,初始使用剂量为50mg,最大使用剂量为100mg,每天使用3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AI-1、GLP-1水平以及大血管病变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计算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AI-1、GLP-1水平,行t检验,用率(%)表示大血管病变发生率,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对比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6.00%,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4405,P=0.0063)。
3讨论
2型糖尿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未给予有效的血糖控制,可进一步引发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大血管病变极为常见。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尚未研制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特效药物,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只能够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避免大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2-3]。
沙格列汀是一种新型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是一种二肽基美-4抑制剂,可对患者机体内外周血液中的二肽基美-4抑制剂起到降解作用,使患者机体内GLP-1的含量得以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效控制血糖。阿卡波糖主要作用部位为患者的肠道和使升高血将使GLP-1得以提升,与降糖药物共同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可达到保护血管的效果[4]。胰岛素分泌剂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帮助胰腺继续产生胰岛素,甚至胰岛素水平可超过正常人。胰岛素促泌剂作用原理:通常机体内存在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两种,可维持平衡水平,而糖尿病患者会打破二者之间的平衡,出现血糖异常情况,胰岛素是降糖激素,当其分泌异常时,会使血糖显著升高,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是对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起到促进作用,胰岛素促泌剂主要作用于胰岛细胞,可提高胰岛细胞的活性,并能够促进其与糖分结合,最终达到降糖效果[5]。
综上所述,胰岛素促泌剂、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已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稳定血糖,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伟, 王立, 万桂英. 血浆PAI-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研究分析[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28(21):31-33.
[2]马一方.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CRP、PAI-1、t-PA、Fbg水平的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 3(3):16-17.
[3]赵蕾. PAI-1与不同年龄阶段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J].临床医学, 2017,23(25)158-159.
[4]周善存, 王少波, 梁志丽. 联合检测PAI-1、t-PA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师杂志, 2015, 2(s2):75-76.
[5]王光亚, 张素芬, 李新胜. 血浆APN、PAI-1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18, 48(32):91-92.
论文作者:盛晨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血管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水平论文; 格列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