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1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肝硬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40-02
Effects of the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Methods 100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healthy education,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oth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Effects of the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uld shorte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Liver cirrhosis nursing; Clinical effect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肝脏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而引起的一种弥漫性肝部损伤,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内分泌高压、肝功能障碍、消化道不适等症状,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损伤大等特点[1]。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要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还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期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48.98±12.47)岁;病程6天~14年,平均病程为(9.86±3.36)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15例,病毒性肝硬化32例,其他类型肝硬化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8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49.24±11.85)岁;病程5天~15年,平均病程为(10.07±2.87)年;疾病类型:酒精性肝硬化13例,病毒性肝硬化34例,其他类型肝硬化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一般环境护理、个人卫生护理指导、用药指导、口头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指导:护理人员对待入院患者要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介绍病区环境、就医环境以及主治医师,使患者对入院治疗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患者贴心提供服务需求登记卡,及时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积极建设良好的护患关系。(2)强化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每天2次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保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2度左右,湿度在55%左右;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每天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拖地2次,紫外线对房间消毒1次,严格控制探视人数,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每天2次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并定期对床单、枕套等进行清洁护理。(3)心理护理:由于肝硬化治疗周期长、恢复缓慢,易引起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首先要取得其信任,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患者的性格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现阶段肝硬化疾病的治疗水平和目前取得的临床效果,给予患者正能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并发症防治方法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注意饮食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视频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患者掌握自我保健方法,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5)听取患者反馈:通过定期发放服务需求登记卡和护理工作质量调查问卷,及时掌握患者的护理需求,听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汇总、总结、整改,有利于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6)出院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出院教育与指导,帮助患者收拾物品;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为方便院外指导,将科室咨询电话提供给患者,有利于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无效: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有效: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恢复,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愈:患者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有效+治愈)/总数×100%。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统计描述各组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x-±s,天)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c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肝脏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而引起的一种弥漫性肝部损伤,长时间的治疗易引起肝硬化患者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因此除了对症治疗外,要配合科学、细致的护理措施。
全程优质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尽可能避免医患纠纷[4]。本研究探讨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入院指导指导帮助患者能迅速融入治疗环境,积极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增强舒适感;强化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卫生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针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特点,积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和自我保健方法,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健康;听取患者反馈要求护理人员及时反馈患者合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对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和改良,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出院指导为患者提供满意度出院教育与指导,方便患者寻求院外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从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使诊疗过程和谐进行,避免医患纠纷,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压力,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敬华.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242-243.
[2]陈华燕.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5):451-451.
[3]万敏.肝硬化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20):165-166.
[4]陈兆霞.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233-234.
论文作者:张育玲,龚继燕(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患者论文; 肝硬化论文; 全程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