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开展价值研究论文_柯桃,马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在护理工作中对新生儿开展鸟巢式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在常规新生儿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实验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改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鸟巢式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工作;价值研究

新生儿是指从结扎脐带到出生后28天内这段时期的婴儿【1】。据统计,新生儿在婴儿死亡中约占2/3,不满一周的新生儿死亡数目占据新生儿期死亡总数的70%【2】。由于新生儿的各个系统皆不成熟,如呼吸道的管腔较狭窄,支气管黏膜柔嫩,纤毛运动差,血管较丰富,容易导致呼吸困难、呼吸道阻塞及感染;经过结扎脐带,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动力发生了变化;虽然出生时新生儿的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其食管下括约肌较为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达及胃处于水平位,易呕吐误吸;肾功能不成熟,肾小球浓缩功能差;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皮下脂肪较少;免疫功能不成熟等【3】。因此,处于新生儿期的儿童,出生一个星期内的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极高。故在儿童护理中新生儿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10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护理模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106例,告知新生儿家长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中男性新生儿有34例,女性新生儿有19例,出生时间为5—19天,平均出生时间为(9.3±3.6)天,平均出生体重为(3235.7±198.2)g。实验组中男性新生儿有30例,女性新生儿有23例,出生时间为6—23天,平均出生时间为(11.6±2.8)天,平均出生体重为(3391.9±201.1)g。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出生时间、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4】:①在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腔内的黏液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的消毒并结扎脐带;及时记录Apgar评分、呼吸、体重、身长、心率与体温,根据评估将新生儿送入相应的新生儿病房,对于正常的新生儿应尽早的鼓励并进行母乳喂养。②保温:在新生儿出生后应该立即使用适宜温度的毛巾擦干并且采取保暖措施使新生儿处于中性的温度中。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包裹。③呼吸管理:新生儿仰卧时为避免其颈部弯曲可在肩下放软垫。④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遵守隔离制度,时刻把无菌原则放在首位。⑤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⑥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及脐带残端的清洁;选取吸水性强且柔软的尿布防止新生儿出现红臀。⑦预防接种:出生三天的时候接种卡介苗;出生一天内、1个月及6个月时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⑧筛查:在新生儿出院前要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听力筛查。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使用鸟巢式的方法来包裹,具体方式是:把浴巾的对角卷成“鸟巢”式的椭圆并使用胶布进行固定,将新生儿全部包裹起来,调整宽度与肩部平齐,高度和接口高度分别约为10厘米、5厘米,接口部位放置新生儿的头部及肩部,将新生儿四肢尽量靠近身体并呈屈曲状,确保新生儿蜷卧在“鸟巢“中。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即身高、体重、头围。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新生儿出院前,向家长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式

将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于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则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的对比

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增加的身高、体重、头围分别为(11.08±2.14)mm、(20.83±3.61)mg、(4.92±1.69)mm。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增加的身高、体重、头围分别为(14.76±2.88)mm、(27.43±3.71)mg、(7.53±2.44)mm。实验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对比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对比 例(%)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医疗环境要求的提高,很多家长非常重视新生儿的护理环境,因此新生儿的护理模式必须进行优化,提高家长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常规新生儿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实验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改善新生儿的成长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温金玲.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4):234-235.

[2]何亚伟.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5):779-780.

[3]李婷. 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219-220.

[4]卢燕萍.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14-115.

论文作者:柯桃,马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开展价值研究论文_柯桃,马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