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薛淑梅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薛淑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在国内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各领域用电需求越发不断扩大,且各时段电力负荷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给电网系统带了更大的负荷。为满足当下社会的用电需求,必须依托于当下的电子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智能电网系统。而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不光能够提高现今电网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够为其运转的稳定性给以切实的保障,由此加强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是必要的。

关键词:电力通信;智能电网;应用

前言: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部分,电力通信技术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电力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其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企业应当引进电力通信技术,与智能电网有效结合,进一步满足人民的电力需求,因此研究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电力通信和智能电网概述

1.1电力通信

简单来说,电力通信属于各电力部门相互通信的过程。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通信至今已有不止 60 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电力系统只是借助这些通信方式进行调度,处理事故。比如,电力线载波、电缆,其发展规模并不大。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负荷也飞速增长,电力系统已提出全新的要求。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可以保证较大范围中电力系统集中调度,有效提高发供电安全性、经济性,确保电能科学分配。电力通信也是电力市场商业化运营的关键所在,是调度自动化、电网安全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1.2智能电网

就智能电网而言,被称之为电网智能化,即 martpower grids,建立在双向高速网络基础上,优化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比如测量、传感、控制[1]。安全、高效、经济是其发展方向,可以最大化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在运行过程中,智能电网和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相互融合,可以保证电能传输中多个环节得到动态控制,科学监控客户用电全过程,避免出现违规用电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力通信、智能电网二者间存在某种联系。电力通信是智能电网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组成要素,电力通信质量关乎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1新能源领域应用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自然能源组成部分。不可再生能源利用现状的改变离不开智能电网的开发利用,还可以科学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在能源方面的客观需求,有效缓解日益加重的能源危机。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技术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全面、深入研究新能源接入技术、控制技术,为新能源并网埋下伏笔[2]。智能电网技术人员要根据并网具体要求,采用合理化方法,优化利用电力通信,优化调整电力通信结构,确保接入新能源后,电力通信系统可以自动化调节电力供应多个方面,比如功率、电压、建立在智能电网基础上的新能源系统,更好地发挥新能源多样化作用,最大化提高其利用率。

2.2配电领域应用

在运行过程中,智能电网需要不断向智能变电站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数据,是一项重大任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电力企业需要准确把握这点,多层次优化利用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智能平台作用,动态监测变电站各方面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确保变电站处于高效运行中。在智能电网运行中,作为关键性组成要素之一,配电网需要合理分配多种电能,电力通信不断被应用其中,实现安全、快捷的通信,确保多样化储能元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用户用电方面的客观需求,科学配电。在电力通信作用下,智能配电可以科学测试网络通信等,不断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性,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有着较高的自诊断能力,较强的兼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变电领域应用

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系统属于智能电网在电力服务方面的关键性要素,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高效的变电系统。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电力企业要根据地区各方面情况,优化利用电力通信,科学选择智能化变电设备。要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构建科学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稳定性。电网终端大多由智能变电站等自动化设备构成,在运行中为了实现对整个智能电网中智能变电站的控制,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数据监控设施,以此监控整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到控制客户端中,从而有助于控制人员及时了解智能变电站在每个阶段的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智能变电站因为运行错误发生安全事故。

2.4输电领域应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通信也会被应用到输电领域,远距离传输电力资源,最大化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实现大容量传输,优化配置电力资源,避免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在输电领域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借助电力通信,全方位动态监控电力系统,全面、深入了解电力运行各方面情况、出现的各类突发事故、智能输电线路具体运行情况等,实现不同单位、机构乃至装置间的电力传输,统一处理海量的电力信息数据,有效提高其准确率,更好地作用到不同方面,也为电网整体输电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力企业当前运用的智能电网中的输电网络可以实现大容量、远距离传输,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输电网络在实际运行中实现较低的电力消耗。

3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要求

3.1电能计量功能的要求

将电能计量系统应用在智能电网中,且对计量系统要求相对较高,和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的电能计量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新的电能计量系统不仅应当具备传统电网相对常规的测量功能,同时还应当实现分时段电能累计与双向计量等要求,而这也正是智能电网当中电能计量最基本的特征,意义十分重大。基于此,智能电网对于电能计算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事故进行预处理,同时,还需要具备自动采集与分析统计等多方面功能。上述功能对于智能电网和未来电网的衔接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3.2即时信息功能的要求

所谓的即时信息系统,也被称作 SIS。该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能够针对处于运行状态的电网数据展开深入分析和处理。但是,为了确保即时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一定要有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同时,应当对国家电力数据网络进行合理地运用[3]。其中,系统可以自动公布信息内容,以保证社会公众对于电力系统相关信息内容的及时了解,与此同时,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数据提供了有效保障,增强其安全程度。最关键的是即时信息系统能够在信息隔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3EMS 系统功能的要求

通过对 EMS 系统的运用,能够对指定信息或数据展开合理分类和整合。该系统运行原理是:当系统获取数据信息以后,可以针对数据内容进行程度划分,并且展开分类处理。随之系统就会按照数据信息种类分别进行发送,对于紧急数据信息,可以将其发送至即时信息窗口,以保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的方式。不同接口所接收信息的数量以及类别存在差异,甚至在传输速度方面存在极大的差距。这样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实时处理,数据和数据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也能够有效地解决。

总结:

电力信息通信是推动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成果,是实现智能电网有效建设的关键,因此,研究电力信息通信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应用新技术十分重要,不仅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优化电网结构,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提升电网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郭宝财.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12):244-245.

[2]刘蕾,李思逸,王凤敏,何成峰.浅谈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02):75-76.

[3]石际.电力通信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6):50-51.

论文作者:薛淑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薛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