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园建设”深化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论文

以“三园建设”深化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论文

以“三园建设”深化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

苏 伟

党的十九大以来,沛县坚持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扣土地集约化、居住集中化、产业园区化、服务均等化、管理社区化“五化”目标,加快建设“农村大公园”“农业大花园”“农民大乐园”,聚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大公园”展现崭新模样

长期以来,村庄布局分散、农村基础配套欠缺、农业经营方式粗放、农民致富渠道少是沛县“三农”工作的突出短板,城镇化加速发展缺钱、产业集聚缺地、城乡统筹缺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突出制约。2018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沛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把推进搬迁集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农村活力、活化农村发展的“先手棋”,聚力推进沛北矿地融合搬迁集聚示范区、都市拓展集聚示范区、西部集中居住示范区、东部滨湖生态田园示范区四个片区建设,走出了一条以集中居住拓展发展空间、以环境提升促进乡村转型、以美丽农业催生美丽经济的新路子。

以三种模式推进“三个集中”。 按照生态城镇和田园乡村相得益彰的原则,推动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对于一般村庄,采取“庭院式住宅+微田园建设+股份合作经济”模式,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和群众自筹,建设以庭院小楼为主的新型集中居住小区,在保证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同时保持了农村风貌。复垦新增耕地由村集体牵头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收入按股分配。鹿楼镇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该镇全域推进村庄搬迁集聚,预计2021年底将完成9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的集中居住。对于历史资源遗存丰富、具备旅游资源优势的村,采取“乡土化改造+乡村旅游+民居食宿”模式。把微山湖畔的安庄村、汉文化底蕴丰厚的刘邦古村作为重点,放大生态和文化优势,打造滨湖生态休闲村、历史文化传承村。对于涉煤涉矿避险搬迁的村,采取“集中安置+有产权住房+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人口向城区、镇区和园区集聚。截至2019年5月,杨屯、安国、龙固三个镇已完成30个行政村、1.83万户的搬迁安置工作。预计到2020年底,沛北三镇近60%行政村将搬迁进镇,形成15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15万人口集聚、15平方公里开发区(2018年底获批省级开发区)的产业新城。

以“三村建设”引领整治提升。 立足村庄的区位条件和基础,按照“整治达标村提升村容村貌、美丽宜居村实现‘五美’标准、特色田园村达到六项引领”的原则,分类引导、全域推进,形成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整治、纵深拓展的态势。对1000个整治达标村,重点推进道路户户通、厕所革命、绿化亮化、庭院美化、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基础工作,营造干净清爽的人居环境。对100个美丽宜居村,突出提升功能品质,重点向“科学规划美、生产发展美、创业富民美、村容村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发展。对10个特色田园村,更加凸显浓郁乡土气息,尤其注重公共空间和建筑景观的相融相生、天人合一,打造形成“一户一品味、一树一景观、一花一世界”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五段镇正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镇建设,预计2019年底将率先全面完成镇域“三村建设”计划,带动全县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环境整治上取得更大实效。

在赌场、地下钱庄生意中如日中天的连卓钊,自2005年以来,开始美化自己的公众形象,以期通过慈善公益路径跻身政界。这是商界成功人士的惯例,亦有政坛灰色通道的指引。

可以看出,存在“学校管理层不重视数据利用;未形成制度,决算数据利用率不高;认为未形成横向对比数据库,数据很难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差距,表明区外高校在对决算报表利用方面做了很多改良,信息化已把财务人员从手工计算分析数据转为运用EViews等专业统计软件来分析趋向。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大花园”形成清晰脉络

“强一”突出特色高效,致力打造美丽农业。 按照“特色成块、基地成片、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基本思路,以黄河故道和微山湖片区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为引领,做大做强绿色稻米、优质果品、养生牛蒡、高效芦笋、辣椒制种、设施西瓜、生态肉鸭、特色水产八个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分散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沛县是全国最大的牛蒡种植基地,牛蒡种子曾搭乘神舟飞船经历了太空“一月游”。2018年以来,全县新增高品质牛蒡种植面积2万亩、总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2019年上半年,“沛县牛蒡”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敬安镇依托辣椒制种院士工作站和辣椒科创小镇建设,发展推广辣椒新品种268个,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亩均产值2.5万元。2019年6月,该镇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农业有资源不代表有产品,有产品不代表有产业,有产业不代表有效益。2018年以来,沛县针对农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品牌不响等问题,确立了“百万亩良田、百亿元产值”目标定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标准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三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精细化实施农业“2811工程”,加快构建“强一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通过对3个英文译本分析比较,仅27个术语在3个译本中译文一致(其中一处t3漏译),其中16个术语在中文版中出现2次以上。共有135个术语的译文不一致。所以,这一立法文本中名词性术语一词多译现象十分常见。

以三项机制汇聚各方力量。 围绕推进农村大公园建设,探索建立“系统谋划、协同推动、广泛动员”的工作机制。坚持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系统谋划激活“地、水、绿、产、居”全要素的现实路径,实现居住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有机衔接,最大化地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牵引性作用。坚持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角度,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协同推动的工作机制,形成财政涉农资金与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民自筹资金自主补充的多元投入渠道。坚持从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角度,构建共创美好人居环境的动员机制,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更多参与建设和管理。2019年上半年,全县通过广泛评选、财政资金奖励的方式,动员每家每户发挥自主创意,在前庭后院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既刷新了小村庄的“颜值”,又激发了农户投身美好家园建设的热情。

拓展“家门口”就业空间,让农民群众更顺心。 同苏北大部分农村一样,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乏力,乡土人才回不来、留不住,是沛县乡村振兴的最大制约,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更是外出就业农民的最大牵挂。近年来,沛县从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入手,努力为各类人才在农村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乡土人才回流,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研究出台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从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和配套服务等方面,鼓励支持返乡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建设,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梦想。

三、提升小康成色,“农民大乐园”呈现祥和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群众对收入、生态、乡风等方面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色。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沛县坚持从农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入手,深入开展“推进重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攻坚行动,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生态修复、文明提升的乡村转型之路。

“连三”突出文化体验,着力培育美丽经济。 围绕“汉刘邦、微山湖、黄河故道”的“一帝一湖一河”人文生态资源,讲好人文故事,培育新型业态,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健康养生深度融合,重点实施汉文化景区、沿微山湖生态旅游带、沿黄河故道休闲农业观光带“一区两带”三条线,规划建设“汉源三景区、生态三湿地、帝相四古村、休闲八景点”的“3348”重点项目工程,精心打造“大汉之源寻根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等旅游线路,让游客在“刘邦故里、帝王之乡”的田园乡村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不断导入人流,聚集人气,实现美丽经济效益。2018年以来,全县新增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1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旅游特色名镇2家,全年接待游客量达100万人次。

“接二”突出品质品牌,着力拉长产业链条。 立足资源禀赋,集聚多元要素,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经营水平,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提质增效,以工业生产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肉鸭、果蔬、稻米等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合理匹配、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县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4家。肉鸭形成以忠意、桂柳等为龙头的集孵化、饲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蔬菜形成以海通、天顺等为骨干的集研发创新、种苗繁育、应用推广、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创汇特菜产业体系。健全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普遍推行“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模式,建设直属式、契约式订单生产基地,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实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与农民致富增收双赢。2018年以来,全县新增村企对接基地30万亩,联结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破解生态难题,让农民群众更放心。 作为全省仅存的县域煤炭生产基地,沛县的生态负担和转型压力相对沉重,“一层煤灰一层土”一度是部分矿区乡村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全县PM2.5浓度也一度在全省排名靠后。2018年以来,沛县下大力气规划再造“两湖三廊多片区”大生态系统,加强微山湖水源地保护,加快安国湖国家级湿地建设,打造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徐沛快速通道生态造林和景观廊道,形成“点线结合、片区融合、布局合理”的生态涵养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生态再造,按照“基本农田整理、沉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的“四位一体”治理模式,启动3000亩龙湖湿地、7600亩洪福湿地建设,真正把采煤沉陷区“历史包袱”变成生态财富。按照“雨污共治、改水改厕、垃圾分类、生态提升同步推进”的原则,系统解决乡村生态治理瓶颈问题,守牢农村生态安全底线。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民群众更舒心。 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认真研究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给乡村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和各类配套服务要素融合。建强村级文化阵地,把文化讲习所纳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必选项目,成为开展理论学习、文化宣教、农技指导活动的重要平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选树“最美邻里、最美家庭、乡村好人”等身边典型,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增收空间,保证村集体、村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全面推进阳光村务建设,搭建涵盖阳光扶贫、三资管理、产权交易、信息公开、廉政监督+村务卡的“5+1”阳光村务平台,把村务全面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根据农民集中居住特点,优化村级政务服务功能,推行全要素网格化管理,发挥“新乡贤”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形成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提升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2)“闹”中有序,收放自如:“动”起来还要“收”回来。上文中提及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有一个共同特点:能让课堂活跃起来、热闹起来。毋庸置疑,语言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些新型模式可协助师生创造生动的英语学习情境,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强调“闹”和“动”,更要保证教学活动的规范性、秩序性和系统性,要做到动静结合、“热闹”过后学有所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考验的是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实干定力,必须始终从群众需求和意愿出发,从发展阶段和自身基础出发,从动机和效果的一致性出发,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科学把握城乡差异性特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加快实现五大振兴。突出产业振兴,核心是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突出人才振兴,重点是政策给力、农民努力、社会各界出力,激发“三农”人才队伍活力,实现“逆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突出文化振兴,本质是加强思想引领、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激活乡村文化活性因子,实现“以人化文”向“以文化人”转变;突出生态振兴,关键是树牢绿色理念、筑牢生态屏障、优化人居环境,增强村庄吸纳和承载能力,实现“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转变;突出组织振兴,根本是筑牢基层堡垒、深化阳光扶贫、织密全要素网格,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实现“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转变,高质量完成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沛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刘志刚

标签:;  ;  ;  ;  ;  ;  

以“三园建设”深化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