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消费需求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在“短缺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用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话,那么,在“过剩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增加需求,扩大消费,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理论研究的重点是“生产经济学”问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论研究的重点则是“消费经济学”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受到消费需求的约束,消费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必须发展消费经济。而发展消费经济离不开消费热点的引导和拉动,消费热点可以刺激消费需求的膨胀与扩张,它是消费需求增长的发动机,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
一、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因而是最终消费,是引导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消费需求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购买消费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需求能力,它是市场对消费品的一种真实需要。
(一)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运行
1.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方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1)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对象并创造生产动力,从而把新的生产需求生产了出来。较高的消费需求可以刺激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消费需求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水平、规模和速度。(3)消费需求的结构决定经济增长的结构,合理的消费需求结构为全面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创造了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均衡消费需求问题,消费需求决定着供给,消费需求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点,消费需求的层次越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经济增长方式在消费需求的影响下得以向前发展。
2.经济增长的质与量制约着消费需求的质与量
经济增长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影响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品。(2)经济增长的规模制约着消费需求的规模,经济增长规模越大,消费需求规模也越大。(3)经济增长结构制约着消费需求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合理,消费需求才能够得以扩张和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的是产品数量扩张。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由于这类产品的质量档次与科技含量低,产品在消费需求中的弹性和层次也低。低层次的消费需求只能与低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在低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由于消费需求受到经济增长本身质量上的限制,从而使得消费需求难以得到质量上的提高和数量上的扩张。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方式已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消费需求更多的是注重产品的质量档次与科技含量,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由于其消费层次高,因而能够诱发消费者进行更多地消费,并且,这种诱发还会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可以说,产品的质量档次与科技含量对消费需求的发展与扩张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消费需求与微观经济运行
消费需求对微观经济运行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消费需求是推动企业进行经济增长方式选择的一种力量。
有需求,就必然有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消费需求的扩张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市场本身就已经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使自身的产业结构变化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在考虑市场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扩张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消费需求是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决定的,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不平衡的,因此,反映在消费需求上就会表现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需求导向性经济,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一定会引导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企业采取不同层次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如果市场消费需求充足,产品供不应求,产品的价格水平趋高,这时,企业就会在价格趋高利益的驱动下,选择与原有技术水平不变的增长方式进行产量扩张。反之,如果市场消费需求不足,产品供过于求,产品的价格水平趋低,此时,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住自己原有的利益并增加收益,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成本,使其产品的低位价格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或者进行产品的优化与升级,或者开发、研究并生产出新的产品。
由此说明,企业千方百计追逐利润的结果,最终都会使其处于消费需求的约束下进行生产扩张,而消费需求的约束,又必将使所有的企业都逐步走上强化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与科技含量提高的集约型增长轨道。
(三)一般消费需求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需求,首先就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和拉动作用。但是,在消费需求中,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需求都能刺激经济增长的,因此,要区分一般消费需求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的不同。例如,基本消费品是用来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人们对基本消费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缺乏弹性的需求其增长幅度是有限的,它除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外,并不会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也正如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上的支出比例就会减少。因此,基本消费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有限的,它只能作为一般的消费需求,而不能把它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同理,低级消费品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因为,它是人们在低收入水平时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需求。但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就会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需求结构开始由低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转变,而低层次消费需求则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渐呈降低趋势。因而,低级消费品的需求也不能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
要使消费需求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使人们的消费需求由偏重数量型向量、质兼顾,以质为主的消费需求转变,只有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科技含量,让消费品的消费能够满足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欲望,并通过价格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来调节和刺激消费品供给的增长,由此引导和拉动经济的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扩大高级消费品的需求才能刺激经济增长。
从刺激经济增长的角度去挖掘扩大消费需求的路径,并不是要让所有具备消费高级消费品的居民去自发地购买其所需要的商品,而是选择一种或几种高级消费品作为社会消费需求扩张的客体对象,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张。在这里,只有社会消费需求的相对集中才能产生消费需求扩张的累积效应,才能使该种消费需求迅速成为一种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二、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
消费热点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格局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里为消费者大众普遍认同,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消费品的经济现象。它是经济运行处于良性状态下的一个重要特征。
刺激经济增长需要消费需求的拉动,而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寻找和培育消费热点,通过消费热点来引导和发展主导产业部门并进而带动经济增长。这是提高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路径。
消费热点的形成以宏观市场上某类商品的有效消费需求的急剧放大和持续增长为标志。在理论上,消费热点可分为自发性消费热点和引导性消费热点两种类型。自发性消费热点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市场的自发作用引发而形成的消费热点。引导性消费热点是在政府的消费政策、价格政策、消费信贷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舆论的鼓励与引导下,引发和促成的消费热点。正确理解消费热点,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构成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的消费品具有大众性、高需求弹性、高档次、高价值的特质(如住房消费)。大众性是指这种商品是消费者大众都可以从其消费中获得消费效用,因而拥有潜在消费欲望,并且有消费能力或通过增加收入具有消费能力消费得起的商品。高需求弹性是指当某种商品成为消费热点时,这种商品就有着巨额增长的消费需求和较高的边际效用,不具有消费刚性,不存在消费饱和。高档次是指这种商品能够用来满足消费者大众的高档生活需求,消费它们能够使生活水平显著地提高一个档次。高价值是指这种商品属于大件或贵重商品,必须具备相当的收入水平或消费能力才能实现其消费,消费它们必定释放较大数额的社会购买力。以这种特质的商品为客体对象,消费热点就能对社会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即哪种商品成为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就会在社会总消费量中显著扩大它的消费比例,并由此带动该产业部门的发展与壮大,带动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带动经济增长。
2.消费热点带动的消费行为具有可塑性。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大众可以在消费时序上提前实施以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为消费需求的消费行为;可以把消费决策向消费热点调整,把消费目标指向消费热点。这就是说,受消费热点拉动的消费支出、消费时序和消费动因都是有伸缩性的:在某种商品没有成为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时,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不会急于实施对它的消费;没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不会把对它的消费作为未来消费的目标;消费者大众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消费需求中,最终实现的那种消费需求是分散的、随机分布的。当某种消费热点出现后,情形就不同了,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立即实施这一特定内容的消费;没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也会把实现这种消费作为追求的明确目标;在一定时期里,通过攀比效应,社会的消费支出会集中到以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所对应的商品上。
3.消费热点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里社会对某类商品的消费需求快速而持续地增长,或某种消费方式的普遍兴起和流行。消费热点作为一种消费经济现象,首先它会直接表现在流通领域。例如,在某个时期,判断是否形成了消费热点,形成了何种消费热点,要看该时期流通领域是否存在某种商品快速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这里,一是消费热点的作用时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而不是短暂的瞬时或3-5天表现出来的一种市场供求关系的随机变化,也不是与消费热点本身性质无关的无期限的消费(如基本消费品的消费)。其次是某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如果不具有快速而持续增长的特征,那么,这种需求只能算作是一种流行性消费现象,而流行性消费的表现形态是市场需求具有很快的地域转换性和时间转换性,它不具有广泛而持续增长的特征。再次是体现消费热点的市场需求必须是宏观市场上的有效需求,局部地区或微观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的迅速或持续放大,不能视为消费热点的形成(也许是消费热点出现的信号),而只有当这种消费需求迅速放大遍及为一种全国的消费现象时,才可称得上是消费热点的形成。
例如,以我国出现的住房消费热为例,2005年,我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77万亿元[1],占当年人民币贷款余额19.5万亿元的14.2% [2]。同年,我国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房消费1.42万亿元,占当年我国商品房销售总额的95%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97%[3]。可见,房地产业在我国银行贷款和居民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有资料显示,我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57个相关部门存在着直接与间接的引导和拉动关系。 2001年,我国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 1.9%-2.5%,200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5759万亿元,占当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78%和 GDP的8.6%,同年,我国居民商品住房财产比重占我国居民家庭总财产比重为47.9%[4]。另据报道,2004年,深圳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219家,主营业务收入886.12亿元,利润总额128.91亿元,解决就业人员56.07万人[5]。上述情况说明,房地产业对我国和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关重要,并且已经成为引导和拉动我国和我市经济增长的消费热点。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由于房价上涨过快使得住房供应结构出现了不合理的状况,为了使房地产业能进一步引导和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要求各地区把调整我国住房结构和控制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并要求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对此可以预测,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今后1-2年内,若每人能够增加1个平方米的住房消费,我国就需要增加13亿平方米的住房供给。又假设按照每平方米商品住房均价2000元的需求价格计算,仅此一项,我国的房地产业就可以形成2.6万亿元的消费需求,而这2.6万亿元的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引导和拉动又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可见,消费热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诱发过剩经济进行消费扩张的助推器,是经济增长的引导和拉动力量。一句话,消费热点就是经济增长本身。
三、实现消费需求、消费热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情况千变万化,都是消费需求变化的反映。因此,重视、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关注、培育消费热点的形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导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任何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消费热点的形成,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客观要求。因此,要使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符合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与人类消费的本质要求,就要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节约资源角度出发,而决不能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浪费为代价来满足人类消费需求的变化。
2.要转变社会消费观念。我国经济已经由传统的供给导向型经济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经济,因此,要充分认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引导和拉动作用,认识消费需求的扩张对消费热点的产生与形成作用,认识消费热点对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消费热点,鼓励人们增加消费性支出。
3.要创造优良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热点的升温。消费热点的形成、发展与消费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消费环境不好,消费质量欠佳,必然会影响到消费需求的发展。这是因为消费者大众不仅需要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而且需要舒适优美的消费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消费环境的改善,是刺激消费需求的基本物质条件。
4.要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素质。提高消费者的素质,是提高消费需求质量、发展消费经济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的客体对象尤其是消费热点的客体对象具有向高档次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高档次的消费特征可以满足人们高档次的消费需求,也只有高档次的消费需求才能够引领经济发展的潮流,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提高消费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让更多的消费者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丰硕成果,这既符合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又能够更加有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的物质财富由“短缺经济”转型到“过剩经济”,因此,消费需求、消费热点、经济增长之间才有着如上所述的关系,这是社会进步与物质繁荣的表现。由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求导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识到只有扩大与实现消费需求,培育与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与发展,才能实现“消费需求——消费热点——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消费者市场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消费者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