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功能结构、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功能,加快构建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A
1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巨大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作单独列出,同时将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提升到新高度,由原来的“城乡根治”的政治方针转变为城乡结合,一体化发展。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作为这个重要历史任务的参与者具有深刻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学习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坚定不移的开展下去。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既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也要将环保理念代入其中,通过利用党中央的有利政策与市场有利机制,建立一个低碳环保的能源系统和生产模式相结合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路径是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在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按照可持续发展发挥方针,对低碳经济进行发展和创新,尽可能的减少由于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最终是环境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农村建设实现共同解决。
2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2.1坚持以人为本
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扭转以物本思想到人本思想上来。改变物本突出、人本不足的状况,既要注重城镇经济功能的健全完善,又要重视文化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和作用发挥,更要重视农民工、失地农民、城镇拆迁居民等大规模群众利益的维护和保障。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以产业结构化带动城镇人口规模、素质、布局的优化,防治人口急剧膨胀对城镇建设的负面影响。明确功能分区,打造比较优势,发挥好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和地区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行高密度城市建设模式,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改变城市人居环境,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灵魂。
2.2注重城镇品质
城镇发展质量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城市发展质量问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加快提高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二是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现有主要针对城镇户籍居民的义务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支持和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到已经入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三是实施保障安居工程。对当前各类条件简陋、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的危房加强改造力度,积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四是完善城市交通服务功能。实施出口路升级工程、乡村道路改造工程、城市修补工程,形成城市内外畅达、城乡互联互通、公共交通布局合理的交通新格局。
2.3信息化管理方式
科技信息的发展进步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的工作手段来进行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为了给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针对目前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的现象,治理人员应当积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开放群众交流渠道,让人们可以在平台上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实时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上开放群众监督渠道,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当中来,检举社会上的不公平事件,还可以鼓励人们对治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共同进步发展。
2.4环境综合治理
我们要充分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珍贵性以及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根本上理解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基于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对经济的建设确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当下环境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继续对生态坏境为所欲为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对环境污染的打击,其次我们应该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对着经济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多,土地资源急剧减少,树木资源也早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们要重对现有珍惜资源的治理力度,以高良涧街道办村镇建设服务站为例,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加强对绿植资源的种植,在道路两侧,河塘周围一切可利用的土地都利用的起来。
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 25%,部分地区甚至仍处于严重缺水状态。因此,相关土地产生“流失现象”后,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水土流失,最后导致流失现象愈加严重。(2)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保护。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对工业进行调整,在具体实施中地方政府应做到带头作用并鼓励人民采用有机肥料,减少对土壤的污染。,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使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不再恶性发展,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3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
3.1推动碳交易发展
第一,继续开设交易平台,争取开设省级交易平台,扩大影响力。第二,开设碳交易信息平台,打通信息鸿沟,提速碳交易落实。第三,推动 CD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推动绿色低碳城镇化的发展。第四,完善绿色低碳城镇化的经济路径,诸如推行碳税制度、制定碳预算方案等。
3.2优化绿地系统
绿色低碳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减排方式之外,还应当在增汇方面努力。即提升城市的二氧化碳收集转化的碳汇能力。绿地是碳汇能力的主要载体,所以应当在城市中大力发展绿地生态系统,消 除 城 镇 化 带 来 的 高 浓 度、高 强 度 二 氧 化 碳。从法律手段加强绿地建设,鼓励公民参与到植树造林中。政府部门应当要合理规划,采取复层群落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有效搭配,多种植一些生长快、循环性强的植被等措施。另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到碳汇系统的维护难易度和成本,降低日常维护的能耗。在建筑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植被的通风采光问题,考虑建设环保公厕,建设建筑顶层花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多使用可以循环、低碳、使用周期长的材料等。
3.3政府主导、配套跟进
绿色低碳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城市的多样性和城镇化的复杂局面下,必然要求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政策保障以及措施跟进。首先,加大财政的倾斜力度,鼓励开发多种低碳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改变基础设施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收益不高的缺点。其次,做好低碳城市规划,要对城市的空间布局、时间结构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生产、生活、自然条件等多个因素,统筹安排,促进城市规划和国家整体能源规划保持一致。再次,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环境法》、《节约能源法》的修订工作,制定能源专项法规,确保低碳城市化法治化的发展。再其次,深化体制改革,分担低碳发展风险,推进低碳价格体系的形成。构建低碳排放定价机制、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成立生物化石能源交易市场,确保能源交易的市场化和优化。最后,扩展政策范围,确保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技术、税收、资金、能源等价格政策的有效执行,倾向于低碳采购、降低排量,最大程度发挥低碳城市的宏观管理作用。
结束语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不仅仅是物的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远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年度重点任务部署,加大改革力度,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效,努力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实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映,江叶帆.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与创新路径探索[J].中外建筑,2017(12):91-95.
[2]徐延明. 新型城镇化中的财政支持效果评价与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3]张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济南市产城一体化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周楠.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转型探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7.
[5]周强强.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低碳路径选择[D].宁波大学,2017.
论文作者:童颖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城镇化论文; 低碳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路径论文; 城镇论文; 经济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