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建筑业与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坑工程项目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此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开挖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现场施工条件差等特点导致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工程的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基坑工程支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高效开展。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重点
1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1.1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质量的保障
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当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而每个地区的地质条件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为保障工程建成后的质量,必须在工程建设开始之前对于建设区域的地质状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在结果中反映出当地地质环境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程各个方面的设计,从而避免在设计中出现重大的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1.2 岩土工程勘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工程建设中,如果没有进行详细的岩土勘察,很可能使得工程在施工建设与建成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岩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等部门可以全面掌握工程的地质与岩土状况,了解在建设中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的因素,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以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在近些年,由于岩土工程勘察没有严格实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少见。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形成重大经济事故。还可能会带来人员伤亡,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保障工程安全方面,岩土勘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1.3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出现安全事故,还是存在设计上的不合理,都会对工程的建设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降。一方面,安全事故与设计不合理会造成严重的工期拖延。工期的拖延会使工程无法如期完工,从而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是工程建设中各项决策的依据,只有确保结果的科学性,才能为工程建设中材料、技术、机械设备、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从而确定各项投资的规模。如果岩土工程勘察没有落实到位,很可能会导致不合理投资,出现经济效益的损失。
2 深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问题
深基坑工程事故分为设计施工管理引起的支护体系破坏、影响相邻建筑物使用受影响等原因。深基坑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决定造成深基坑工程事故原因有很多方面,大致可分为管理原因及技术原因。管理原因指因管理缺陷导致深基坑工程事故,其主要有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等参建方原因。勘察单位进行工程勘察时未认真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造成勘察资料提供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符,一些单位在勘察时忽视了专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设计中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导致发生因地下水引发的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技术原因指因勘察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技术原因导致的深基坑工程事故。其主要表现在勘察资料不准确,深基坑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完善,设计计算不准确及施工方法不当等。勘察资料是设计的基本依据,勘察资料不详实准确,勘察结论不完备、不正确都会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风险。因深基坑勘察失误造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勘察测量资料不完善、参数不准确、勘察中未按规范要求与工程实际确定勘察及范围等。导致勘探孔位距离过大影响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勘察范围为支护结构可能设置的地段,在开挖界外2倍基坑开挖深度内进行布置,勘察点应布置在基坑周围,间距为20cm左右,勘察孔深度应满足整体稳定性的验算要求,对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弱土层,勘察范围适当扩大。在实际深基坑勘察中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如未查明场地中某地段软土层,对软土层未进行特别处理,则会在施工中留下重大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据统计因设计不当造成基坑工程事故占总数的40%左右,其中包括盲目设计、支护方案选择不当、治理水措施不科学、设计人员缺乏经验等。因基坑工程勘察方面原因引发的事故占6.4%左右,应引起基坑工程勘察部门的重视。
场地勘察是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的关键依据。深基坑地岩土工程质条件勘察报告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对邻近建筑物与地下设施类型及临近地下管线图,地下结构平面图等在深基坑工程设计前应详细勘察,勘察数据失准必然为工程施工设计带来不利影响。
3 深基坑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
3.1 岩土工程勘察要求
首先岩土勘察范围、勘察深度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设计开挖深度以及现场岩土工程条件确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其次,岩土工程勘察需要设置坑外探测点,坑外探测点的设置尽量选择在深基坑开挖边界2-3倍的距离内,这样可以保证勘察数据与施工现场数据一致;再者在岩土工程勘探过程中,合理控制勘探孔深度,以基坑开挖深度为标准,控制在开挖深度的2倍左右。如果深基坑底部有软土层或者是存在承压含水层,则岩土勘察深度必须超过软土层或承压含水层深度。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为了保证深基坑侧壁满足稳定性评价以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勘察中,要充分考虑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及周围地下含水层以及隔水层层位、埋深、分布状况等因素,同时要准确了解不同含水层的补给方式、水力联系,准确测量各个含水层渗透系数、影响半径,之后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事先制定解决措施。
3.2 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深基坑支护工程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岩土工程内部条件以及施工现场外部环境因素,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这样可以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内部条件评价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岩土分布状况来确定,所以首先要了解现场岩土分布情况,然后对施工场地、地基稳定性、不同土层工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次工程现场外部环境评价主要是对周围不利因素、外来水体及其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影响进行勘察评价,避免基坑开挖过程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3.3 水文地质勘察要点
首先,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对现场地下水类型的分析,明确施工现场气候条件,熟悉基坑底部地下水分布状况,同时根据施工设计要求确定深基坑开挖深度,全面了解地下水风水层、含水层水位,明确埋深和埋设厚度等。通过这些数据及时地了解地下含水层水位变化,实时观察水位变化是否会导致基坑管涌、突涌等情况发生。同时借助室内渗透试验、注水试验等方法测量粘性土质的渗透系数,通过抽水试验的方法测量砂土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同时计算含水层渗透影响半径,为基坑开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其次准确设定抗浮水位,设定抗浮水位可以结合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地层水实测的最高水位来确定,如果施工现场水位资料不能提供有效信息,需要结合实地勘察测量结果确定的最高稳定水位、周围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地下水补给方式等来确定,如若施工现场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则必须测量承压水水位,时刻注意承压水水位对于抗浮水位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工程的建设是许多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在深基坑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与技术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为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必须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建设水平,从而确保深基坑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于大鹏,李哲兴.岩土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242.
[2]杨文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微[J].中国设备工程,2017(13):210-211.
论文作者:韦宏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岩土论文; 工程论文; 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含水层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深度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