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冯辉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冯辉

身份证号:41020319791002****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居住人口也不断增加.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生产生活的用水量也在快速增加,为了保证居民的日常用水,并对污水进行及时处理,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管道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市政工作.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市民的供水效果,还会对城市的排水效果产生影响.对于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修建技术,都是相关人员需要认真探讨的要点.文章对主要对各种管道的布置特点和关键的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输水管网;截流式排水管道

引言

市政给排水管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既有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环境、新建工程地质地貌复杂性的影响,使得管道布置设计技术无法满足需求。为此,研究人员应对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在明确局限控制工作开展方向基础上,提升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划的科学有效性。

1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的应用现状

作为维系城市运营正常化的基础设施,市政给排水工程,其建设应遵循科学系统原则进行规划设计。然而,因工程所处的现代化建设环境日趋复杂,管道布置与设计技术运用存在诸多不利条件,这不仅降低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也会影响城市防洪排涝与废水处理工作的开展。为此,应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通过分别讨论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运用情况,来提高整体建设效果。

2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规划

进行给水工程规划时,首先要明确规划设计的目的与任务。其中包括:规划设计项目的性质,规划任务的内容、范围,有关部门对给水工程规划的指示、文件,以及与其他部门分工协议事项等。

(1)规划和地形资料:包括近远期规划、城市人口分布、建筑层数和卫生设备标准,区域附近的区域总地形图资料等。

(2)现有给水设备概况资料:包括用水人数、用水量、现有设备、供水成本以及药剂和能源的来源等。

(3)自然资料:包括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对水量、水质、水压要求资料等。

(4)制订规划设计方案:在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通常要拟订几个较好的方案,进行计算,绘制给水工程规划方案图,进行工程造价估算,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选择出最佳方案。

(5)绘制工程系统图及文字说明:规划图纸的比例采用1/5000~1/10000,图中应包括给水水源和取水位置,水厂厂址、泵站位置,以及输水管和管网的布置等。文字说明应包括规划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方案的组成及优缺点,工程造价,所需主要设备材料以及能源消耗等。此外还应有附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

3市政给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策略

(1)输水管网控制。输水管网,包括将水资源从自然储存状态输送至水厂的原水输水管线,以及将清水从城市水厂输送至管网的输水管线,因此,其运行控制效果会对水厂供水带来影响。为此,输水管线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人员应结合地形与管线设计情况来提升水资源输送效率、质量。

(2)配水管网控制。配水管网是指,将经水厂处理的清水输送至供水区域内各用户的管网的系统。根据不同的作用,配水管网主要由干管以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干管到用户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组成。干管管径较大,用于输水到各地区,其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至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沿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在用水量较大的街区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干管一般按城市规划道路布置,但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和重要道路下通过,以减少今后维修开挖工程量。分配管是从干管取水供给用户和消火栓,管径较小,以将干管输送来的水资源进行分配。接户管,主要用于用户家中用水管道的接入。

(3)给水管道规划控制。由于城市对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需求不同,因此,规划控制人员应结合市政平面规划图进行统筹设计调整。1)将水资源供给安全可靠性作为依据,通过保证水资源污染影响,来将断水范围控制在理想状态。2)当满足城市基本供水需求后,就可尽可能控制管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3)通过对给水管线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来强化市政给水管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即将水压水量控制在既定范围内。

(4)控制管道设计分类。布置分类:给水管网的布置可分为环管网和树枝状管网两种。环状管网指供水干管之间都由另外方向的管道互相连通起来,形成许多闭合的环。一般在大中城市给水系统或供水要求较高时,或者对于不能停水的管网,均应采用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每条管都可以由两个方向来水,供永安全可靠性大,降低了管网中的水头损失,节省动力,管径可稍微减小。另外,环状管网还能减轻管内水锤的威胁,有利于管网的安全。环网的管线较长,投资较大,但供水安全可靠。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发挥给水管网的输配水能力,达到既工作安全可靠,又适用经济的目的,常采用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如在主要供水区采用环状,在外围周边区域或要求不高而距离水厂又较远的地点,可采用树枝状管网,这样比较经济合理。树枝状管网的干管与支管的布置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形态,其主要优点是管材省、投资少、构造简单;缺点是供水可靠性较差,一处损坏则下游各段全部断水,同时各支管尽端易造成“死水”区,在用水低峰管道内水的停留时间较长,水质会恶化。这种管网布置形式适用于地形狭长、用水量不大、用户分散的地区,或在建设初期采用,后期再发展形成环状网。

4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与技术控制策略

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根据城市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水体情况,以及污水的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因素确定。下面几种是以地形为主要因素的布置形式。

(1)正交式: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各排水流域的干管可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大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这种布置称为正交式布置。正交式布置的干管长度短、管径小、造价经济、污水排出迅速。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因此,在现代城市中,直接排放形式仅用于雨水排除。

(2)平行式: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为了避免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可使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基本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及河道呈一定斜角的形式敷设,这种布置称为平行式布置。但是,能否采用上述的平行式布置,取决于城镇规划道路网的形态。

(3)截流式:在正交式布置的基础上,沿河岸再敷设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并输送至污水厂,这种布置称为截流式布置。截流式布置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制的污水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此种情况下,区域性的管截流总干管需要截流区域内各城镇的所有污水输送至区域污水厂进行处理。对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因雨天有部分混合污水泄入水体,对水体有所污染,这就是合流制的缺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运用的合理与否,需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以提高管道布置设计工作的适用性。事实证明,只有这样,不同建设条件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才能可靠的服务于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军华.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80.

[2]姜天.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01):53-54+57.

论文作者:冯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与技术论文_冯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