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应用,对风景园林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实践海绵城市理论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海绵城市理论;应用研究
引言
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环境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一些新思想、新理念也相继产生,“海绵城市”作为新兴雨洪管理概念被正式提出,可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形成稳定生态系统,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了进一步了解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阐述,以供参考。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里海绵城市理念首次被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里重点提出:在城市排水系统提升时应率先考虑将有限雨水留下来,依靠自然力量实现排水,打造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所谓的海绵城市即将城市比喻成海绵,有较强的“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遭遇降雨时可就地或就近吸收、渗透、净化雨水,进行地下水补充,实现水循环调节;在干旱缺水下可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合理利用,使水在城市里的迁移活动更“自然”。换句话说即依靠渗、滞、蓄、净、用、排等一系列生态化技术,建构低影响性的雨水管理系统。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合理应用,可确保我国城市在环境友好型背景下稳步发展。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理论是一种新颖的理论,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在运用此理论时,使城市具有类似于海绵的性质。同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或者环境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时,能对环境进行精确判断。此外,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会发生许多自然问题,如沙尘暴,而在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引下,治理人员的治理水平便会逐渐提高。首先,在运用海绵理论的过程中,此理论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在工作人员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将使城市建设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其次,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便能使城市与海绵理论联系在一起,且在运用正确措施的情况下,使城市处于较快的发展趋势中,进而对城市的建设力度便逐渐加大。在此基础上,城市不透水面积便处于不断减少的发展趋势中,并能减少对水源环境的破坏。最后,其对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建设功能,以前在人类运用传统手段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未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现今,海绵城市理论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修复功能,在运用海绵理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对城市环境具有精确的了解,从而在发挥海
绵城市功能的前提下,促使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2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
2.1园林道路规划设计
现今在管理城市过程中,大多数城市运用的管理方法较为陈旧,当城市下暴雨时,容易产生内涝。而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应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原则,在分析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可以采用环状路网方式进行设计。此外,在运用城市海绵理论的过程中应实行间隔绿化带的方法,绿化带能减少城市环境问题发生的频率。由此,在规划园林道路的过程中,建设人员要掌握不同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对于道路两边的树木,工作人员应在对树木生长情况具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再正确选择路面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提高材料的渗透性,选用质量较好的材料,因此,在运用此理论的过程中,建设人员需对城市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从而使风景园林处于积极的发展趋势中。
2.2规划风景园林渗水透水装置
为了保证城市的园林景观能够得到充沛的灌溉补给,需要着手在城市道路表面铺设具有渗水透水功能的装置,让雨水能够快速渗流到地下,为地下土壤提供水分供给。例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便是被设计成了一个“海绵体”,使用雨水收集装置以及绿色屋顶快速收集雨季的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地下,经过地下过滤系统的净化之后,再流经至雨水循环系统,为城市风景园林的土壤和植被提供灌溉。最终将渗透到地下的水分一并收集到生态滞留塘里,加快塘体表面水蒸气的蒸发速度,带来多次的降雨过程,从而利用雨水收集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奥林匹克公园的节水护水效率,强化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能。目前,奥林匹克公园铺设的渗水透水面积已经达到了17hm2,负责收集、渗透和过滤雨水的管网长度已经超出了60km,每年的总蓄水量能够保持在130万m2左右,其中几乎有一半的水量源自对于雨水的再次利用。
2.3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景观里,依靠园林绿地里的人工湖、河道或溪流等多种水景,也能够实现雨水收集。以往园林水景规划设计方面,设计者通常会把池壁与池底固化,使整个水池呈现出封闭状态,虽更利于换水与管理,不过对水体和外界自然交换和渗透带来了不便,该形式的蓄水池仅可在雨量充沛的时节里展现其优势,但其它季节里还需另依靠自来水实现园林用水需求,无疑是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一种表现。基于此,设计者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应根据城市具体地形给予综合分析考虑,对低洼处作合理规划设计,使雨水可自然的向低洼处汇集,进而形成园林水面。另外,水岸或水底需保持或部分保持渗水作用,也属于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目的。风景园林规划里,妥善处理雨水的合理存储与景观园林规划间关系,也属于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生态效益的关键。
2.4在建筑物规划中的实践
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园林建筑物时,也要将海绵城市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设计人员要对园林建筑物的规划布局进行整体把握,同时结合园林区域的地形与地貌特征,致力于建立一套降水收集体系。在降水过程中,建筑物上的雨水经过其暗渠进入滤水槽,将这些降水储存起来,也可以将流水管与流水槽连接在一起,把降水引入到绿化带的种植槽中,以此作为园林中各种植被的灌溉水源。对于滤水槽的内部铺设,可以采用砾石或卵石等材料。此外,建筑物的屋顶也可以开发成降水收集的位置,在建筑物顶部建设花坛等设施,将降水有效净化和渗透,之后这些降水逐步流到浅沟内,并进一步往下部渗透。
结语
我国多个城市的建设情况表明,应用海绵城市理论于风景园林规划环节中,能够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海绵城市理论综合了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框架,属于集大成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要求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人员,全面了解海绵城市理论发出的倡议,综合考虑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做到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把控。
参考文献:
[1]张韬.浅析景观生态学———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06):129.
[2]邹宇,许艺青,邱灿红.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5(9):65~71.
[3]王祝根,李晓蕾,张青萍,等.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道路绿地设计策略[J].规划师,2016(8):51~56.
论文作者:刘宝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理论论文; 雨水论文; 风景论文; 园林规划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