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文学艺术美化习俗,匡正时弊,陶冶人心,引导人类感情理性流向及升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无穷的威力,在塑造世界。”其社会作用巨大,无庸置疑与赘述。
新近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的大中学生读文学作品的人数,仅占10%左右,尤其是中学生,课外读物,90%是教辅读物,其现状堪忧。究其原因,除科技发展带来多媒体出现,考试评价等因素外,关键还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任课教师,他们有着直接和重大的责任。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总量应至少达到400万字,其中初中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必要。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面谈点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以渊博的文化素养,激起学生接近和爱好文学。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跟上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出合格人才。
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知晓文艺复兴,领略e时代……成为一个杂家,并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到见解、独到感悟、独到的信念,并能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等特点,发挥能说会道的特点,侃与课文有关的奇闻佚事,使之迷恋老师无所不知,进而迷恋语文。在讲授作品时,运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情趣,把他们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受到陶冶,逐渐产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接近之,爱好之。
其次,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化、提升。
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加大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而所选课文,大都是作家和作品形象鲜活个体、才华和感情的流露,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概括领域及其深刻性,直接在精神和人格诸方面给人以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化、提升,既责无旁贷,有得天独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人文因素,给以熏陶渐染。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引导感悟那无名战士为部队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老舍的《小麻雀》中的关爱情怀,高晓声《摆渡》而嗤之世俗。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人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勇敢面对现实,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最佳的教育载体。观《勇气》,坚定捍卫和平的信念;读《未选择的路》,培养开拓创新之思维;赏《紫藤萝瀑布》,感悟生命长河的无止境……充分发掘利用,给以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它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唤醒起生命意识,感悟在生命闪光的河流上前行,会看见更美好的彼岸就在前头,从而鼓起坚强生活的勇气,善待和珍爱生命,积淀起高尚的情操。
此外,还应该课内外结合,引入和延伸,激励多读古今中外的鲜活的人文书籍。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成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新观念。将课外引入课内,拓宽教材范围,或古典,或时文,或报刊杂志,或网络等媒体,这些的引入,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学习。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知识举一反三,巩固深化。这样,学生耳濡目染人情、人格、人生百态等人文因素,自然会收到春风化雨之功效。
再次,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有意、有序、有机地传授有关基础知识,为培养和提高欣赏与创作能力奠基。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还应该在语言文学的理解感悟、吸收运用的过程中,融入各种体裁特点和基础知识,并且做到:
有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落实到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中。
有序,即围绕课程标准,循序渐进地由易到难地在教学中进行。
有机,即贯注和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水乳交融,有机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学体裁特点、文学欣赏要领和文学创作等基础知识,渗透于课文的教学活动,给予引导,点拨,促进,使之积淀一定的文学常识和能力,达到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忌上成文学课。因为中学语文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不是大学的文学课。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充分运用课文这一载体,发挥好“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这一特点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学生论文; 文学论文; 人文论文; 文学作品论文; 素养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论文;